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众所周知,氛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是颇具影响力的某种环境。氛围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亲和教育,就是要让师生体会到由这种环境带来的爱、信任、温暖和关怀,从而为其全面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亲"主要指亲情,体现为爱、关心、温暖、支持等";和"主要指协调、和谐,体现在适度、合理上"。亲与和"的统一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近几年来,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全方位实施亲和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多措并举,办具有亲和力的学校  相似文献   

2.
立足赏识教育,创建和谐校园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为以人为本是和谐校园的本质和核心,让学校成为师生精神成长的乐园是和谐校园的基本内容,而赏识教育的本质是尊重人、信任人、激励人和发展人,倡导的是自尊、自信、自强的教育环境,这与"和谐校园"要求学校成为一个生命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85):147-148
微文化渗透校园,已然成为大学校园生活的"增味剂"。研究高校师生网络生活现状,了解其对微文化的认知与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影响,尊重微文化的特点与现实问题,从政府、高校、大学生多层面应对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渗透到各行各业,也逐步应用到了教育教学中来,尤其在加快数学化校园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数学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覆盖校园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是一种集合了众多信息虚拟的教育环境,可以实现课堂远程教育,互动录播,资源共享等多种功能。实现数字化校园必须要求师生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和计算机基础,现代信息教育在数学化校园中的广泛应用,可以让老师实现网络备课,无纸化办公,有助于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更有助于加强资源共享,发挥信息传递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让教育理想如诗,校园风景如画,师生生活幸福如歌是我们的教育追求;让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和众多平凡的学生与"美好"相遇,从而影响并改变他们的人生,更是我们的教育追求。我希望:天成的"美好教育",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发挥潜能,做最好的自己。——题记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简要论述当下校园"微舆论"环境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微舆论"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路径,其中主要包含校园网络环境建设、完善舆论传播机制及实现学生自我教育三个维度。基于本文的分析及研究,旨在促进"微舆论"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从"生态教育"到"教育生态"我校的周边以老旧小区为多,近年随着南京的发展,学校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不断增多,他们的家庭素质、居住环境、生活条件都较为低下,这些孩子的家长多数拥有对孩子美好的教育愿望,却不具备相应的教育能力。作为一所小班化教育学校,对于这些孩子,我们可以给予怎样的关怀?我们想:既然孩子没有宽敞的家,那么我们就给他一个充满生机的校园;既然孩子没有明亮  相似文献   

8.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这一途径来实现。校园作为学生生活的一种外在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因此,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一、优化校园环境,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无产阶段革命家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同样创造了人。"校园环境分  相似文献   

9.
9月26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正是丹桂飘香的美好季节。"童书记派人为教师送电脑来啦!"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石台县小河中学的广大师生中不胫而走,整个校园沸腾了。当即将在国庆节举行婚礼的韩文科、吴玲华两位老师从池州市教体局副局长刘保权手中接过童怀伟书  相似文献   

10.
张毅 《考试周刊》2012,(58):172-172
阳光乃宇宙能量之源,象征着光明、温暖、多彩、和谐与生机。阳光教育正是借喻阳光的这些美好特性,通过一系列以人为本的“阳光环境”打造和“阳光策略”实施,形成以“阳光”为核心的教育文化,提高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实现学校精神品位提升的一种教育理念。其核心内容是打造“阳光教师”、培养“阳光学生”、建设“阳光课堂”、实施“阳光管理”、形成“阳光文化”.为实现公平教育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1.
校园"微教育",是指学校通过设立微型平台,采取微妙方法,展开微观引导,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积极参与中受到感染启发。实践中通过校园"微课堂""微晨会""微运动""微电影""微游戏""微信息"等途径开展校园"微教育"。  相似文献   

12.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长期的办学思想和师生行为的积淀与升华。无锡市港下实验小学在开展理解教育研究的进程中,营造一种"宽容理解、和谐发展"的校园人文环境,努力构建积极的人际文化、管理文化和学习文化,引导学校成员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走向相互理解,感受学校生活的美好,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省南京市觅秀街中学是南京市江宁区上坊保障房片区一所配套公办初中学校。学校现有9个班级,365名学生,生源多元复杂,发展差异较大。学校秉承"让成长更美好,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价值观,以"为成长而教育,让孩子们成为行知雅秀的人"为育人目标。学校格外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环境建设、学校文化构建和教育方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建筑错落有致,环境优美整洁。"语过天晴"心理咨询辅导室由接待室、个体辅导室、沙盘室等6个功能区组成的。配备了沙盘、心育软件系统等设施,环境温馨整洁,为师生营造了一种温暖如家的氛围。  相似文献   

14.
曾旭晴 《考试周刊》2013,(34):165-166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知识、学生学知识的场所,而是全体教师专业共同发展,学生健康成长、享受生活的精神家园。时代的呼唤、现实的思考和发展的需要,促使校长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反思如何运用全新的管理理念,转变管理职能,让校园成为师生学习工作的乐园,温馨的家园。让老师活得更精彩,让学生学得更快乐,让校园充满阳光。阳光在人们的心目中,代表着光明、温暖、多彩、和谐与活力。在此,笔者借阳光的特质,表达对学校教育本质、教育特征、教育宗旨、教育实施的理解,探索"凸显阳光教育理念,构建和谐阳光校园"的办学之路,以"阳光"孕育校园文化,彰显  相似文献   

15.
"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罗曼·罗兰曾这样说过。"阳光教育"是一种爱心教育,教师只有自己内心先"阳光"起来,才能以此"照亮"学生;而一旦学生"阳光"起来,他就能像"光源"一样,既"照亮"他人也"照亮"社会。没有"阳光"的教师,哪来"阳光"的学生?要用阳光般的爱来温暖学生,让阳光洒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6.
域外考察,于校园之内审视教育行为,于校园之外联想教育之义。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可以成为开启教育思维的钥匙。规则是行走的保障,自由是行为的境界。教育者的视界打开,教育的世界才能绚丽。管理不能成为管束,解放与激活方能抵达美好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在教育信息化纵深推进过程中,要把握当前教育信息化纵深推进方向,创新工作理念,厘清工作思路,整合与改造业务流程,制订详细的行动计划,建立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一是通过建立"高速、稳定、便捷、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和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数字资源环境,搭建高质量的教育信息化的实施环境;二是通过创建技术支持优质服务团队以及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信息化实施主体,保障以空间教学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8.
正生态园小学坐落在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生态园内,是一所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现代化学校。学校秉承"倡导人本化管理,构建生态型教育"的办学理念,营造自然、和谐、全面、均衡的教育生态环境,打造教育的"生态园"。一、打造生态校园,为了师生快乐生活学校以景陶情,以文正心,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被潜移默化,天天向上,时时向善,刻刻向美。环境是一  相似文献   

19.
共生教育之课程观倡导促成多种内容类型的互补与并重,进而实现共生理想;共生教育之环境观认为,生命化教育环境的构建是应有之义,可以使学生充分体会自然世界的美丽与精神世界的美好;共生教育之评价观坚持评价目的在于推进个人主动式发展和人与环境的共同发展。立足共生教育"三观"的课堂教学构建,课程内容应注重统一生命成长的文本规定性与生成性,环境建设彰显物质与文化的双重关怀,评价体系引领与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20.
幸福和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幸福是人性的诉求,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性的回归和发展。以实现幸福为目的的教育,应成为永远追求的理想教育。本文认为实现"幸福教育"可通过构建幸福校园、打造幸福课堂、促进师生幸福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