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责任感培养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生责任感培养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情况:活动一个接一个地开展,教育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可学生责任感培养收效却不大。于是老师们疑惑了,进而发出现在的学生真难教育的感叹。其实,仔细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因钱学森之问而持续发酵的创新人才培养议题,至今热度不减,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问题尚未引起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是我国大力培养的高精尖人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从事专业学习和研究,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较少,社会责任感也较薄弱。这样一个社会责任感薄弱的研究生群体,无法完全承担起国家和社会赋予他们的责任。因此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我们亟待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当代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建议根据研究生群体的特征,结合专业特色,以社会实践为抓手、同时通过树立先进模范及建全研究生培养制度这三方面来加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郭振有 《中国德育》2013,(16):12-14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那么,素质教育的重点是什么?中共中央、国务院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曾经明确了两点,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规划纲要》则进一步把"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一重点。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视为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要内容。以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情况为主要调查内容,基于10所中小学、960份有效问卷数据,分析得到影响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因素主要有城乡、父母教育方式、亲子关系、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学历和区域,其社会责任感水平在这6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基于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应该从学校、父母、个人三个层面出发,平衡学校、父母、自我教育对中小学生社会责任感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将社会责任感教育提高到培养什么人的重要地位。一、历史:中国是否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传统 论及社会责任感,有人认为,中国人历来没有对他人、对群体以及对社会负责的文化传统,并引用林语堂先生《吾国吾民》中的话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社会责任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动力之源,创新精神是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前提,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保证。三者作为一个整体被有机地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之中。  相似文献   

8.
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道德观逐步形成和成熟阶段,在新形势下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培养中学生责任感培养是一项育人的系统工程,本文主要从学校的学科教学、家庭教育、社区服务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社会责任感是我国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每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它是我们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基础。中小学生是我国特殊的公民,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未来中国梦的实现者。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状况却令人担忧,下面的案例就说明目前一些中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问题,我们教育者只有认真分析形成这种问题的原因,采取得力措施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才能使他们担当起社会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相似文献   

10.
11.
社会责任感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精神的基石。多年来,某些高职院校片面理解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内涵,忽视责任意识教育,致使一些学生高度自我,缺乏团队合作和敬业精神,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家庭、学校与社会应协同起来,构建包括课程、实践、活动、创新和校园文化相融合的综合性联动培养体系,打造社会责任感与职业精神联动培养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院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责任感是人的重要素质之一,社会对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表现为重个人轻社会,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大学生应该从个人、别人、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七个方面去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社会责任感是人的重要素质,社会对人才的社会责任意识要求也越来越高。职业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表现为重个人轻社会,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青年学生应该从个人、别人、家庭、集体、社会、国家和人类七个方面去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社会责任感是社会个体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心理态度和基本认知。对学生而言,社会责任感的建构和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关注、认同、行动和知识是学生社会责任感建构的基本要素,在建构中要把握其整体性、层次性和不均衡性;在培养上要注重主体性、文化导向和"交往一实践"等原则,要在认清当前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的基础上,探寻其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注重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社会责任意识与行为表现不统一;注重维护自身权利,淡化应该履行的义务。深入开展社会实践能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认知,提高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增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原则与实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通过结合浙江师范大学的实践,指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必须立足于以下原则:一是内容、目标取向上的递进性、层次性原则,二是方式、方法上的主体性、适度灌输和积极引导原则,三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原则,四是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整合原则。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素质教育再解读》指出:"我们不仅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更要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这也是解决目前社会和教育问题所需要的。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许多人只考虑个人收入和生活水平,出国不是为了学习先进技术和文化后为国服务,而是为了自己的舒适生活……"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象太普遍了,例如虎妈蔡美儿之所以如此"虎",  相似文献   

18.
武永忠 《教育》2013,(19):35
山东省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遇到了这样的尴尬情景:前不久,连续接待了好几拨来参观的小学生,由于孩子们比较小,即便工作人员讲解之后也还是似懂非懂。这就不仅起不到宣传的效果,反而给监测站的工作带来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群体必将成长为推进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有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既可帮助乡村建设,也可使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基于这一认知,首先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与意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制约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依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20.
班级参与是学生社会参与的日常形态,其同辈互动、组织驱动和师生联动等特征赋予了班级参与在社会责任感培育中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发挥班级参与在社会责任感培育中的独特作用,既需要考虑其作为社会参与所应具有的基本要求,也要考虑学生特有的年龄阶段特征,以确保班级参与的公共性、主动性和适切性等基本条件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