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历代众多的历史文献记载,一千多年绵延不绝池州明俗"昭明会"的文化习俗,保存至今昭明太子圣迹地面遗址,以及近几十年专家学者和文史爱好者的探索、研究,从不同角度证明了梁太子萧统曾到(游)池州,《昭明文选》的广泛传播是池州地域文化昌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初识经典《昭明文选》,初名《文选》,是由我国南朝时期梁国太子萧统主持编选的一部诗文总集,因为萧统死后谥号为"昭明",因此被后人称为昭明太子,这部书也随之被称为《昭明文选》。《昭明文选》是一部研究先秦至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学的珍贵文献资料,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相似文献   

3.
正初识经典《昭明文选》,初名《文选》,是由我国南朝时期梁国太子萧统主持编选的一部诗文总集,因为萧统死后谥号为"昭明",因此被后人称为昭明太子,这部书也随之被称为《昭明文选》。《昭明文选》是一部研究先秦至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学的珍贵文献资料,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昭明文选》收录大量先秦到梁代最具价值的文学作品。我国古代不少作家作品得益于此才保存下来,它是研究梁以前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萧统编订的《文选》是我国最早的文章总集。萧统(501—531),字德施;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幼时立为太子,未即位而卒,谥号昭明。他自幼遍读五经,爱好文学,后与刘勰等才学之士讨论篇籍,商榷古今,编成《文选》。所著已佚。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文选》,世称《昭明文选》,共选入先秦至  相似文献   

5.
刘勰与萧统     
南朝梁代的刘勰和萧统,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著名人物。刘勰撰写了《文心雕龙》,萧统编选了《文选》,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比较亲密的。据《梁书·刘勰传》记载,刘勰曾兼任昭明太子萧统的东宫通事舍人,“昭明太子好文学,深爱之。”即萧统十分喜爱与刘勰交往。萧统为什么十分喜爱与刘勰交往呢?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昭明太子即萧统,由于他编的一部《文选》(即《昭明文选》),而使他享有盛名。古代贵族向来有养士之风,如吕不韦养士而编写了《吕氏春秋》;汉文帝之侄淮南王刘安招致  相似文献   

7.
我三年前曾写过一篇《“昭明太子十学士”说》,作为首届《昭明文选》国际学术讨论会的论文,载在《昭明文选研究论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6月版)中。对于“十学士”和《文选》编辑的关系,虽曾提到,但不曾明确地指出他们不能代替昭明太子萧统对于主持编辑《文选》的地位。因此在这一篇论文中,我要补充说明我对于这一事实的看法。仍得从“十学士”谈起。  相似文献   

8.
《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文学作品总集,收录了先秦至南朝梁时的文学作品七百多篇,作者达一百三十余家,体度宏大,抉择精当,各种文体大至齐备,编篡者是梁昭明太子萧统。昭明太子选文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萧统为何对陶渊明高评低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统作为昭明太子在文化上做了两件影响后世的大事:编辑整理《陶渊明集》和主编《文选》。然而二者之间又存在着较大反差:即对陶渊明人格的高评与对其诗文的低选。究其原因,其太子身份、个人爱好与时代审美趣味等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被誉为"中国总集之祖"的梁昭明太子萧统,一直是史学界和文学界关注的对象。历史上,一些地方曾有昭明太子遗迹或因昭明太子而得名的祭祀场所、宗教或世俗建筑,昭明太子甚至成为江西、安徽贵池傩戏祭祀的神灵。一个萧梁时期的东宫太子之所以历时千年仍被后世奉祀,这不仅与其自身的道德修养及《文选》在文学史上地位的不断提升有关,也是佛教世俗化、国家、民间等各种力量的推崇与神化的结果。佛教在世俗化的过程中为吸引信众,将昭明太子吸纳到自己的神学体系中大加推崇;国家将其作为教化民众的工具;而民间则因其"神力"将他奉为地方保护神。  相似文献   

11.
《人民教育》2013,(1):65
湖北省襄阳市昭明小学创办于1903年,是当时襄阳境内唯一的官办小学堂。它的创建,点燃了鄂西北基础教育的星星之火。这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百年办学历程,给学校留下了文化积淀深厚、校风严谨和"心灵明净,爱溢天下"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2.
《文选》的编辑宗旨是"选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便来学之省览"、"作为辨析文体、指导写作的范文"、"为宣传萧统的折衷派文艺政策服务"、"对前代文学进行全面总结"与"为满足疾病缠身的昭明太子的赏读需要"等说均似非《文选》的编辑宗旨。对《文选序》与《文选》进行综合考察的结果是,《文选》的编辑宗旨当只有一个,即为方便读者阅读与欣赏内容雅正、形式华美的作品。昭明太子酷爱文籍的生活情趣与南朝统治上层爱好文学风气的盛行,是《文选》得以编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萧统与《昭明文选》●李捷《昭明太子文选》又略称《文选》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古代诗文选集。前年到香港访问,在会见南怀谨先生时,他在谈话中提到此书,我在书店留览时,也看到了不同版本的《文选》,在报刊杂志上,也曾读到援引《文选》中诗文的篇章,由此可见《文选》影...  相似文献   

14.
《文选全译》注释述评张开城(贵州大学中文系)《文选》为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所编选,故世称《昭明文选》。《文选》共选作品700余篇,有赋、诗、骚各种文体38类。所选作家作品,除屈原、宋玉等少数作家外,绝大多数是汉、魏、晋及南朝宋、齐、梁各代的作家作品,因而...  相似文献   

15.
东汉末年,五言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标志其最高成就的就是《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文人创作的抒情短诗,最早被选录在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里,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一直沿用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16.
屈原赠联     
江苏常熟县虞山东南有一个读书台,据说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昭明太子萧统读书的地方。萧统很崇拜战国时期大诗人屈原。他日夜苦读,发誓要通晓屈原著作。传说屈原为之感动,就写了一副对联赠给萧统,鼓励他刻苦读书。这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好、好、好,阅尽世文方知妙;勤、勤、勤,待闻读书不断声。传说自然是虚构的,佳话却颇有韵味,所以流传不息。屈原赠联  相似文献   

17.
齐梁时期,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撰了我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章总集<文选>.此书自唐李善加注释后,得到广泛流传,该书对于我国的文学及文学观念有着极大的影响。本文认为在文学的众多功能中,萧统尤其注重文学的审美愉情功能,其选文的标准也是以文学的审美价值为主导的。对于文学审美愉情功能的重视,正是“文学”日趋独立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普通七年(526),临川王萧宏薨,扬州刺史位缺.晋安王萧纲有强烈的回京城愿望.中大通二年(530)晋安王萧纲终于"被征入朝"任扬州刺史,萧统大为紧张,因为其前有"埋鹅"事件造成梁武帝与太子萧统的隔阂,萧统有梦"与晋安王对奕扰道";中大通三年(531)三月,萧统没溺动股,其忧更甚,隐瞒病情而导致病重身亡.晋安王萧纲明知"埋鹅"事件而未去说明,超越萧统子嗣被立为太子,有人劝萧纲要有谦让的表示,萧纲不从,有异于"立身先须谨重";且对逝世的萧统有诋毁之言."雅好题诗","然伤于轻艳"的萧纲入主东宫后,立即在政治、学术、文风上实行改革,开启了"宫体"时代."宫体"不仅仅表现在诗歌领域里,而且泛滥、蔓延到其他各种文体中.如赋、表、书、启、序、铭,等等.此即所谓"宫体"时代,这也是中大通三年的太子之争在日后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9.
茅盾作于1932年的散文《故乡杂记》堪称当时茅盾故乡——乌镇的一幅真实图画,它像一个窗户,只要我们打开它,便可窥见三十年代茅盾故乡乌镇的风貌.昭明太子和鲍廷博当我们轻轻掀开《故乡杂记》,立刻被茅盾笔下所描绘的乌镇历史风姿所吸引.他写道:“故乡!这是五六万人口的镇,繁华不下于一个中等的县城;这又是一个‘历史’的镇,据《镇志》,则宋朝时‘汉奸’秦桧的妻王氏是这镇的土著,镇中有某寺乃梁昭明太子萧统偶居读书的地点,镇东某处是清朝那位校刊《知不足斋丛书》的鲍廷博的故居.”这里,昭明太子是什么时候在乌镇“偶居读书”?“某寺”指何处?鲍廷博为何许人呢?根据史料记载:  相似文献   

20.
萧统,字德施,小字维摩,梁武帝萧衍的长子,为丁贵嫔所生。齐中兴元年(公元501年)九月诞生于襄阳。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十一丹立为太子,梁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四月卒于南京。据《南史》(《梁书》略同)本传所载: 太子美姿容,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赋诗至数十韵;或作剧韵,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又说: 时俗稍奢,太子欲以己率物,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