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诸城——上古明君舜帝的故里,中国“孝文化”之乡。“至今东武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的浓厚文化氛围。使得诸城自古以来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的诸城市密州路学校,就坐落在这方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热土上。  相似文献   

2.
诸城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是连接半岛和内陆的交通枢纽,素有"海岱通衢"之称。这里因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化石群而被命名为"中国龙城",因诞生了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又有"舜帝故里"的美誉诸城历史、人文资源丰厚。自上古虞舜发端,悠悠岁月孕育了孔子的弟子公冶长,《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金石学家赵明诚,清代重臣"浓墨宰相"刘墉,  相似文献   

3.
仲启维 《中国德育》2013,(10):50-51
抓德育——以传承虞舜文化为切入点诸城是"舜帝故里",舜是千古一圣,今古仰之。"其仁于天,其智如神",贤德彪炳青史。龙城中学依托地域文化资源,以传承虞舜文化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开辟出一条针对性强而又效果明显的德育工作新途径。虞舜文化的核心是"孝"。德育的目标在于人格的养成,孝德是一切道德的起点,是自我人格完善的基础。"孝"蕴涵了中华传统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2013,(5):F0002-F0002
诸城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辖13处镇街、1个开发区,常住人口108万,位列全国百强县第33位,被誉为"中国龙城·舜帝故里"2007年以来,诸城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山东诸城,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中国龙城、舜帝故里"之美誉。古有公冶长、张择端、赵明诚、刘墉;近有王尽美、臧克家、王统照、王愿坚等。"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完美地诠释了诸城浓厚的人文底蕴。浓郁的书香哺育了诸城教育持续、健康、富有内涵的发展。让孩子们好好读书,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是我们不变的价值追求。2012年起,在"语文主题学习"项  相似文献   

6.
历代咏舜诗词数量众多,且不乏名篇佳作。总体来看,这些诗词的文化蕴含大致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讴歌舜帝的美德、成就与影响;二是哀叹舜帝时代历史久远,舜陵幽渺难寻;三是悲悼舜帝“南巡”不归、夫妻离散,表达因舜庙与二妃祠荒废冷寂而产生的满腹幽怨;四是想象舜帝与二妃漫游仙境、乘风驭云的美好情景,蕴含对舜帝无限的思念与美好的祝愿。  相似文献   

7.
舜帝最后一次南巡是否到过苍梧九嶷山,这直接关系到舜帝是否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北方某地出于发展旅游经济的需要,提出舜帝根本没有到过衡山、九嶷山。本文从传说故事、史实依据、考古发现三个方面,结合舜帝老来南巡动因以及路径分析,认为舜帝南巡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8.
究竟如何给夏朝建立之前的历史人物虞舜的形象准确定位?史学界、艺术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论文试从武艺的角度切入历史,探讨供奉在九嶷山舜帝陵里的持剑舜帝铜像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独创性,力图从史料中发掘舜帝身上的尚武元素,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舜帝武艺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和于家于国所起的重大作用,与读者一道去"发现"(其实是"还原")包裹在虞舜仁德灵魂之外的勇武之躯,以便重新深刻认识虞舜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特质,将一个武功卓著的虞舜形象推介给大家。此外,论文还涉及了对"中国梦"与"尚武精神"紧密联系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教育》2010,(9):F0002-F0002
山东省诸城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地处青岛、潍坊、日照、临沂四市交汇处,总而积2183平方公里,下辖13个镇(街道),208个农村社区,106万人口。诸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下恐龙化石蕴藏丰富,享有“中国龙城”、“舜帝故里”的美誉。诸城是全国综合发展实力百强县、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教育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和山东省社区教育示范区。  相似文献   

10.
舜出生地是垣曲"诸冯山"还是永济市"舜帝村",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学术问题.对有关"舜帝故里"永济论的主要证据,不论是文字记载,还是遗址遗迹,多都与舜出生地无关,主要是为纪念舜都蒲坂时的功勋,而修建的庙字及其历次重修情况.其遗址遗迹,亦当全是建都蒲坂时,舜曾指导耕田、捕鱼、制陶,发展生产,为民解愠,为民阜财或开展生产活动的地方.这都属于纪念地,并非舜出生地.今之永济舜帝村,不在深山之中;其周围不远处,也没有舜初年耕稼渔陶时居住过的场所和古负夏城.今之永济舜帝村,不符合先秦名著<孟子>对舜出生地的四点论述和<史记>对舜出生地补充论述.所以,不能算是"舜帝故里".舜出生于垣曲诸冯山,"帝舜故里"在垣曲.  相似文献   

11.
杨登明 《教育》2011,(5):31-34
诸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诸城因上古名君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诸冯村而得名。汉代置县,宋代为密州州治所在地,苏东坡在此任太守,曾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千古诗篇。诸城还是全国罕见的恐龙化石宝库,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鸭嘴恐龙化石就出土并陈列于诸城,因此,诸城又称“龙城”。3月18日,《教育》旬刊记者来到诸城,对位于潍水之滨的诸城繁华中学课堂改革创新模式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2.
两大考古发现--湖北郭店楚简和山西尧舜古城遗址的发现,为舜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材料.由舜帝实践经儒家总结的道德文化包含了人伦、职业、社会、宇宙四个道德层次构成了四大特点.舜帝精神主要体现在自强不息和"天下为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舜帝所造之《南风歌》,既是其以德治国的回顾,也是其以德治国的憧憬,更是其欲达"内圣外王"之境的目标。舜帝一生,践帝位39载,修身治国,内圣外王;恭谨劬劳,兀兀穷年。"观风俗之盛衰",究治国之大要;入蛮夷之地而察民风、制良策,逢寝食之时亦不忘"解吾民之愠"、"阜吾民之财"。终使三苗臣服,万民拥戴,为继踵者"内圣外王"竖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南风歌》艺术再现了先民对温情南风的礼赞,折射了舜帝德孝仁义之操守的光芒,也表达了舜帝(或曰"先民")的美好心愿。因之,"南风"是一种象征,是一个寄托,而《南风歌》则是先民一根强大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4.
舜帝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始祖,也是最有研究价值的史前人物。对舜文化的研究,是本世纪以来一个新兴的话题。随着"以德治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话题越来越普及,"舜文化"一词也逐渐成为流行语,因为无论是"以德治国"或是"和谐社会建设",都需要到舜文化中去寻找思想资源;再加上"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推动作用,对舜文化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热门话题,成果也越来丰富。然而,能展示集体研究实力的厚重成果则还是比较少见。今年3月,湖南省舜文化研究基地和永州市舜帝文化研究会的同仁共同合作,出版了一套包括10部著作的《舜文化研究文丛》。一次性推出如此有分量并达到较高水平的集体成果,这在全国舜文化研究领域尚属首次。5月14日,由湖南科技学院、永州市社科联和永州市文联联合主办了一次"舜文化研究与《舜文化研究文丛》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学者40余人,提交论文和书评20多篇。这里选编了6篇书评的主体部分,以笔谈的形式刊出,以飨读者并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舜帝葬苍梧之山九疑,是为零陵,本为史家所公认.钱穆先生却撰文说舜葬在湖北西北部汉水流域,从而引起争论.鸣条、苍梧一般说来是一个区域性地名。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确凿无疑。舜帝是中华道德文明的开创者,孔子是道德文明的集大成者和传承者,各地建庙祭祀舜帝和孔子,显示出中华政治伦理之重要特征。事实证明,舜帝陵只有一座,而舜庙很多,这正如孔庙只有一座,而文庙很多一样。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背面     
魏剑美 《课外阅读》2007,(6):32-32,33
一舜帝姚重华被称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始祖",《史记》称"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并记载舜帝"勤民事,苦忧人,只为苍天不为身"。其之所以能登上帝位,也与他的"德"名有关:尽管他的父亲瞽叟、继母以及同父异母的弟弟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德育》2013,(10):I0002-I0002
诸城龙城中学于1998年建校,坐落在古圣先贤虞舜的出生地——风景秀丽的潍河岸边。学校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共有83个教学班,近5000名学生。学校秉承"让每一位学生走向幸福之路"的办学宗旨和"沐舜帝蕙风、拓幸福之路"的校训,确立了"做人为先、全面发展、造福人类"的育人目标。学校开设了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课程,幸福教育、孝德教育、立志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吃苦教育以及"文明青  相似文献   

18.
人殉是上古最为盛行的殉葬方式之一。本文认为,娥皇女英二妃追寻舜帝到南方,并为舜帝溺水殉情的古代神话实际上是一则最早的人殉记录。  相似文献   

19.
舜帝传说情节单元与民间故事母题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舜帝传说与民间故事有着宽广而深刻的联系,一方面,原生态舜帝传说的情节单元作为原型对民间故事的母题产生着源远流长的影响.另一方面,民间故事母题当中的因子又渗透到再生态舜帝传说当中使得舜帝传说更为丰富多彩.舜帝传说中包含了大量民间故事的传统主题和母题原型.而民间故事中,难题考验故事、孝子故事、灰姑娘型故事、两兄弟型故事、仙女救夫型故事和恋人殉情故事与舜帝传说的情节单元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究竟如何给夏朝建立之前的历史人物虞舜的形象准确定位?史学界、艺术界见仁见智,莫衷一是。论文试从武艺的角度切入历史,探讨供奉在九嶷山舜帝陵里的持剑舜帝铜像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独创性,力图从史料中发掘舜帝身上的尚武元素,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舜帝武艺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和于家于国所起的重大作用,与读者一道去“发现”(其实是“还原”)包裹在虞舜仁德灵魂之外的勇武之躯,以便重新深刻认识虞舜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特质,将一个武功卓著的虞舜形象推介给大家。此外,论文还涉及了对“中国梦”与“尚武精神”紧密联系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