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关汉卿所处的元代的特殊时代背景,在他的杂剧中浪子形象频频出现。他们或放荡不羁、不受约束,或劣迹斑斑、臭名昭著。而这两类浪子形象在反映关汉卿这个现实生活中的浪子和批判黑暗的现实、腐朽的官场的作用却是殊途同归的。  相似文献   

2.
职中生越来越难教,不仅在学习上难教,在思想上也很难沟通!他们当中一些所谓的“浪子”就更是如此。作为教育第一线的班主任,要从各个方面去教育和关心他们,让他们彻底摆脱“浪子”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柳永向来被看作是风流放荡的浪子,但浪子身份所包涵的人生意蕴实际上是丰富而复杂的.浪子无根,思乡怀人之作在柳词中虽不为人注意,却蕴涵着深厚的人生悲哀.浪子又富有才情,当求取功名不得时便发为牢骚,逃于歌酒,而其对时代、人生的忠实歌唱其实更具生命姿采.浪子天生疏狂多情,在与歌妓们的泛爱之外,他对真情的执着追忆与咏叹,更是人生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相似文献   

4.
柳永向来被看作是风流放荡的浪子,但浪子身份所包涵的人生意蕴实际上是丰富而复杂的。浪子无根,思乡怀人之作在柳词中虽不为人注意,却蕴涵着深厚的人生悲哀。浪子又富有才情,当求取功名不得时便发为牢骚,逃于歌酒,而其对时代、人生的忠实歌唱其实更具生命姿采。浪子天生疏狂多情,在与歌妓们的泛爱之外,他对真情的执着追忆与咏叹,更是人生最动人的篇章之一。  相似文献   

5.
欧洲19世纪文学史上出现了一批在社会地位和思想体系上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作家,他们有民主主义的进步思想,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对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动摇了资产阶级统治永世长存的乐观主义。他们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赞扬。高尔基对于这些作家称之为资产阶级的"浪子",并肯定了他们的作品的价值。以高尔基的观点为出发点,从意识形态性质上进一步分析"浪子"身上的矛盾以及他们的作品的意义,有助于深刻理解"浪子"作家及其作品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唐代的文人士子们在其小说创造中塑造了丰富的浪子形象,这些浪子形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狎妓的浪子,另一类就是游手好闲的浪子。笔者在这里探讨了形成浪子形象的几个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妓女制度的存在、游乐玩耍之风、门第等级观念、人的欲望的需要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并关注了“浪子”这一形象的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7.
火爆浪子     
《海外英语》2012,(6):21-21
最经典的场景,最生动的对白,最地道的表达,尽在“影视对白”。跟着明星学英语,let’s go!本期影片:《火爆浪子》  相似文献   

8.
元杂剧中的文人形象主要有三类:怀才不遇的寒儒,风流狂放的浪子,愤世疾俗的隐士。他们是元代文人三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映射出元代文人群体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的普遍的文化心理状态,表现出他们的不满与抗争,梦幻与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元杂剧是元代文人的命运之曲。  相似文献   

9.
宽容是一种美.因为有了宽容,才使浪子有了回头的决心;因为有了宽容,才使那颗犯错的心有了悔改的余地:当你选择宽容时,你就给了这个世界无比的荣耀,而你将得到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祝福,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是一个大量产生精神"浪子"的时代,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大师,鲁迅给传统"浪子"形象赋予了更多的现代精神内涵。在鲁迅的文学世界里,作为永世流放的"异乡人","浪子"是寻找的主体,是肩负时代启蒙重任却又置身于虚无之境的知识者。鲁迅笔下的"狂人"、"过客"、"孤独者"等"浪子"群像,也是鲁迅对自我精神形象的变形书写。  相似文献   

11.
宇宙里有一颗叫冰星的星球.顾名思义.他们那里是一片冰雪的天地,而且有着非常发达的文明.问题是.他们那里太冷了.于是他们就在宇宙中搜索一个适合居住的星球。终于.他们找到了地球.于是他们带着他们最先进的武器来进攻我们。  相似文献   

12.
<正>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真美,总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人内心深处最薄弱的地方,感觉仿佛是被那幸福的闪电击中了,又不全是,那个叫做幸福的家伙在与我们捉迷藏,好像就要抓住,却又转瞬即逝。本文将立足文本,感受诗句营造的特定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还原深陷三种情结纠缠中的海子的真实形象。一、浪子情结来自安徽农村,毕业于北大的海子有着诗人天生的浪漫情怀,亦有着深深的浪子情结。他像李白,放浪形骸之外,四海为家,飘泊无定。幸福是什么?对他来  相似文献   

13.
柳永在文学方面的师承对象首先是赋,他词作中称引最多的是宋玉。宋玉的儒雅狷进与柳永的风流疏狂,使他们的作品分别充满了贫士风雅和浪子风情。作为浪漫主义诗人,宋玉的辞赋成为艳情之祖,柳永的词作抒发相思之苦。登高忧君的思想和念远怀人的情怀,表现了他们所追求的君臣美政和双美理想,以及因仕途坎坷而带来的失意之情。  相似文献   

14.
对于智障儿童来说,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在提高他们最基本的社会适应能力上,让他们初步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最基本的数学问题.因此,我认为智障儿童的数学教学必须面向现实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柳永在文学方面的师承对象首先是赋,他词作中称引最多的是宋玉。宋玉的儒雅狷进与柳永的风流疏狂,使他们的作品分别充满了贫士风雅和浪子风情。作为浪漫主义诗人,宋玉的辞赋成为艳情之祖,柳永的词作抒发相思之苦。登高忧君的思想和念远怀人的情怀,表现了他们所追求的君臣美政和双美理想,以及因仕途坎坷而带来的失意之情。  相似文献   

16.
《今日教育》2013,(3):45-45
这大概是中国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中最默默无闻.却又最责任重大的一幅群像——在乡村的三尺讲台上.他们辛勤耕耘,传递着知识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7.
2009年高考一结束.笔者与全市各高三历史老师针对当年高考全国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进行交流,他们普遍提出试题除了难、偏特点外。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严重超纲”.这是他们在2009年指导学生备考中始料不及的.也使他们在2010年备考中深感困惑.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8.
拜伦和雪莱     
拜伦和雪莱,这两颗十九世纪英国诗坛的巨星,在许多方面有着相同而又不同之处。如果把他们的异同进行一番比较研究,不无裨益。拜伦和雪莱的最为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都出身贵族而又彻底背叛了他们的阶级,成了高尔基所称的“资产阶级的‘浪子’”。他们都一贯赞扬法国大革命,同情工人运动,醉心于革命所广为传播的自由与平等的理想,认为它是人类历史上的光辉时期,而极其憎恨反动  相似文献   

19.
同样反映封建大家庭的命运,《憩园》与《激流三部曲》存在着许多联系。浪子形象的塑造,不仅表明了这种联系,而且显承出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现象的更深层的思考。浪子形象的变化,带来了作品主题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信任的力量     
有这样一个故事:深山古寺里的一个小和尚突然动了凡心,从此他穿梭于灯红酒绿之间,放浪形骸。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想起自己半生荒唐,他翻然悔悟,披衣而起,快马加鞭回到了寺里。他跪在佛堂前,请求方丈原谅,让他再次皈依佛门。方丈看着这个浪子,冷冷地说:“要让我重新收下你也可以,除非——”方丈信手一指供桌,“桌子也会开花!”供桌怎么能开花呢?浪子失望地离开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