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度选择得好,可使作文出彩。下面介绍选定角度的做法。一、根据题旨选择事物的属性湖北招生考试《出彩作文》2004年11月号下半月《人生如药》和《如水人生》,这是以“人生”为话题写的同主旨而载体不同的两篇文章。两文意同“象”异,同一立意植根在不同事物的属性中:《人生如药》选择药“苦”的属性,《如水人生》选择水流“曲折”的属性,所表达的主旨都是“人生坎坷”。  相似文献   

2.
生如夏花     
郑海珍 《高中生》2010,(5):53-53
本期擂台的“两位选手”是来自陕西西安市第26中学的新叶文学社和来自湖南安化县第一高级中学的紫翎文学社。新叶文学社曾被陕西省作协确定为“中学校园核心文学社”,本期选送《生如夏花》和《我的弟弟》两篇文章;紫翎文学社的校刊获得过“全国九十九佳优秀编辑奖”,他们推出《怀念夏天》和《堂哥》应战。谁的文章更胜一筹?还请广大读者品评。  相似文献   

3.
周盈 《青海教育》2010,(6):24-25
《记承天寺夜游》一文,除去标点,全文仅85个字。初读文章,文字质朴,感情淡然,似乎仅凭这85个字很难读透隐匿在文字背后的“闲人”的韵味和深意。而要让人生阅历较浅的学生感受作者的复杂情感,体会作者的胸襟和人生态度,正确理解文章主旨,确实很不容易。  相似文献   

4.
沈丽娟 《教书育人》2007,(11):40-41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里的“路”是指作者的思路、文章的中心。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文章的每一章节,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乃至每个标点,无不都是围绕文章的中心展开的。因此,教学时抓住作者的这个“路”为突破点,循着作者思路总览全局,理清文章的结构和内在联系,就可以收到纲举目张之效。在《炮手》一文教学中,我尝试了叶老这一教学理念。现以《炮手》一文为例,阐述我的这一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教师博览》2014年第6期刊登了杨康的文章:《贫困生,我一生最高的荣誉》,这篇文章让人过目不忘.文章讲述了作者自己当年读初中时,漂亮的班主任老师帮助“我”这个“贫困生”减免并补交学费,并鼓励作者“不断超越自己,努力改变贫困人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人生单元”,所选文章都与人生修养、人生理想有关。其中第九课《我的信念》是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一篇文章。文章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兴趣、爱好和情操,表现了她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魅。  相似文献   

7.
今年的高考英语出现了一件的非常巧的事,那就是湖南卷的完形填空题与湖北卷的一篇阅读理解题(C篇)“撞车”了,两篇文章均选用了《纽约时报》(NewYork Times)2005年11月27日刊发的一篇文章——A lesson from bananas andnuts,只是两者对原材料的“改造”方式稍有不同。下面我们登出这两篇“撞车”的文章以及《纽约时报》的原文,供同学们欣赏。我们建议同学们在阅读本文时,除注意我们给出的解题分析外,最好能将这三篇文章作一比较,看看真正的高考题是如何“造”出来的。2006年湖北卷阅读理解C篇The young boy saw me,or rather,he saw the …  相似文献   

8.
中华书局1965年版《后汉书》标点可谓精审,这已是众所周知的公论。但近来数见有关《后汉书》标点问题的商榷文章,因更知古籍整理工作之难。今不揣浅陋,亦复举出《后汉书》中数例可疑标点,略陈管见,以求正于方家。1、帝问使人:“惜所亲爱为谁”,对曰:“护军黄防。”(《邓禹传》,页604)  相似文献   

9.
“新基础教育”的探索,是从两篇文章和一个人开始的。1994年4月,中国《教育参考》杂志发表了《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作者从对时代精神的分析入手,阐述了以“新人形象”为核心的新教育理想。10年之后再看这篇文章,我们发现,这是一篇“新基础教育”改革的宣言。1997年9月,中国的《教育研究》杂志又发表了同一作者的另一篇名为《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文章,这是第一篇从“生命”的视角来探讨教学活动的文章。许多学校将文章复印后分发给教师,自发组织学习和讨论。一些教师培训机构也将该文作为阅读教材。很快,该文的观点和内容不仅被…  相似文献   

10.
“马铁丁”是谁?葛胜华,陈玉秋高中语文课本选了两篇署名“马铁丁”的文章,一是第一册的讲读课文《俭以养德》,一是第五册的自读课文《骄必败》。可是课本没有作者介绍,教学参考书也只字不提。“马铁丁”到底是谁呢?其实“马铁丁”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至少在中国当...  相似文献   

11.
张伟兴同学问:《错字小议》一文里在谈到“正和误和平共处”的错字时,举了“一个不大容易遇到”的例子,即1981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第八版上的一篇小文章《“启示”的变化》。作者认为这篇小文章“连标题带正文,两个‘启示’,四个‘启事’,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表示作者(编者?校者?)还拿不定主意呢?”但就是没有直截了当地指出“错”在哪里。究竟“错”在哪里呢? 《“启示”的变化》中两个“启示”和四个“启事”是“正和误和平共处”了。将两个“启示”都改为“启事”可不可以?可以,但完全没有必要改,改了反而会削减这篇文章的艺术魅力。我认为文中两个“启示”是作者有意写的两处错,并不是“拿不定主意”而出现的错字。其一,正文中“过去学生宿舍楼门口屡屡露脸的‘遗失启示’被‘招领启事’代替了”这句话里的“启示”,是“过去学生宿舍楼门口屡屡露脸的”,是作者有意展示的贴“启  相似文献   

12.
读《“倚马”的人是谁?》(《语文月刊》2012年第9期),大为惊诧。该文作者将众多方家认同的断句“唤袁倚马前,令作”弃于一旁,重新标点为“唤袁,倚马前令作”,进而提出“倚马”者是桓温的观点。这般自信,不知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3.
<正>九年级上册教材《论教养》一课后,编者推荐了作者德·谢·利哈乔夫所著的《善与美书简》一书中的多篇文章。和那些生硬地灌输“鸡汤”的议论性文章不同,利哈乔夫凭借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与我们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善与美书简》中的文章与其说是作者在表达对不同问题的看法,不如说是在引导我们主动思考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生的标点     
一篇文章,因为有标点而存在变化,使读者随标点所在而去抒情,去辨析;人生也像文章一样,因标点的存在而变得精彩、繁华。  相似文献   

15.
百花园     
一“点”之差标点符号不可有可无,它在文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有的文章不加标点,往往影响读者的阅读和理解。因缺标点或标点不当而产生歧义或闹笑话的事也时有听闻。今举两则如下: 不用退稿某初学写作者给报社投稿,稿件末尾写有“不用退稿”几个字。他的本意是:“若不采用,请退稿。”但因“不用”后面少了个逗号,编者却理解为“用不着退稿”,“不必退稿”。意思完全反了。谁胜谁败? 某中学篮球队到异地与兄弟  相似文献   

16.
季振邦 《新读写》2011,(9):54-54
丁雨涵同学的这两篇文章,总的感觉写得还是不错的。一、不错的内容。应该说这两篇文章,都是有比较充实的生活内容的。《路》写了“我的卧室正对着一条马路”给作者带来的烦恼,并慢慢习以为常的过程;又写了在一次春游中见到一位乞讨老妇人受辱后麻木不仁的情状。《谁把流年暗偷换》写“我”的叛逆,写“我风华正茂”而父亲却如何“逐渐老去”。从这些内容看,  相似文献   

17.
我们作了一个调查:挑选两篇2002年全国高考北京卷作文、4篇2003年全国高考全国卷作文、1篇全国高考上海卷作文,请同学们阅读后评选出最好和最差的。评选过程中对两篇文章的争论非常激烈。高考江西满分作文《公则生明》被认定为最差的文章,而高考低分作文《人生规则》则被认定为最好的文章。围绕《公则生明》、《人生规则》的优劣,学生们争论得面红耳赤。学生所持的观点是:《公则生明》没有什么值得读的,说了一个无须说的大道理;《人生规则》毕竟有自己的感悟。我们不妨选摘两篇文章的段落来体会体会:朱镕基总理将“公则生明,廉则生威”这句…  相似文献   

18.
《湖北教育》2000年第12期上登载了覃章俊同志的一篇文章——“要冲出研究语文的误区”(以下简称覃文),读后很有一些感想。 覃文主张要“学习语文”,不要“研究语文”,什么是“学习语文”,什么是“研究语文”,作者没有明确界定,从覃文中揣摸,“学习语文”大概指的是运用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注重对文章整体意象的把握,外在形式主要是重朗读、重感悟;“研究语文”大概指的是注重对文章的  相似文献   

19.
现在,在我们周围,有一部分同学写作文、做句子时,常常不加标点符号。有的全段没有几个标点,更有甚者只在文末加上一个可怜的句号。有人说:“只要把文章写好了就行,标点加不加没关系。”,“是写作,又不是加标点!”其实不然,一篇文章的好坏,标点符号起了重大的作用,它能使文章条理清楚,读起来朗朗上口。一篇文章题材好、内容生动,如果没有正确运用标点符号,读起来便会杂乱无章,摸不着头绪。  相似文献   

20.
“要是那时候没有失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是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中的一段文字。对于这段文字,无论是中学、中师、中函教材,还是其它分析文章,其编写者无不将其视为作者的议论和评价,并认为作者“未能指出路瓦栽夫人悲剧产生的社会原因,而是归结为偶然发生的细小事件”,进而认定作者是通过情节的发展在证明人生无常、祸福不定这样一个“资产阶级的世俗哲学”(见1987年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学参考书》)。对于这种理解,笔者实在不敢苟同,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段文字并非是作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