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很难见到“教后记”的踪影,但是近年来随着教学反思意识的萌芽,教后记已越来越多地走进教案中,成为许多学校规定的教案组成部分之一。从反思教学的角度而言,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从对教后记的定位而言,将它作为教案的一部分则是不尽合理的。教案,顾名思义,可简单解释为“教学方案”。在应用文中,“方案”属于“计划”的范畴,具有预见性、超前性;而“教后记”则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师生交流结果的反思,不属于预见的、超前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要想不断提高备课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养成一个认真写好“教后记”的习惯。上完一节课后,把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教训及时如实地记录下来,或一句话或一个片断,或颇有“分量”的文章,不拘形式,不拘长短,这就是“教后记”。但如何撰写呢?下面谈几点做法。一、课前寻求“空白”写教后记,不一定是教后才写,在教案编写好后,要备有一定空白,及时调整、修正教案。有时备课写教案与上课时间相隔较长,或在上课前发现有好的方法,需要进行浓缩。如,我在上“通分”前已将板书设计好,可在某杂志上看到一个独具匠心的板书颇有新意,就把…  相似文献   

3.
教研员除了知行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教师的真实需求,使学科教研更贴近基层教师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听后记”,是教研员及时捕捉教研活动信息、了解教师真实感受的主要渠道;是教研员反思教研活动成败、及时调整教研策略、提升教研品位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4.
教师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之后,写点后记,小结优点、检查缺点、对照大纲和教材记下学生的反响和教师教学中的灵感及对教材的质疑,这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后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一孔之见、点滴疏漏,可以三言两语、分点陈述,亦可一事一议。就某一问题作专题分析,撰写成论。我是从三个方面写教后记的。  相似文献   

5.
黎为智 《湖北教育》2005,(11):50-51
为了实施新课程改革,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校本教研在全国上下正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自我反思作为校本教研最基本和最普遍的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化学学科的特点.知识点比较多。知识点比较零碎.广大教师年复一年地从事着同一学科,甚至同一教材的教学,往往会失去新鲜感.怎样改变这利现状呢?在教学中应每讲完一节课都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和总结,写好教后记,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也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教学后记是教师执行课时计划后的及时总结,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措施的重要依据,是积累教学经验的具体素材.教学后记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在写教学后记时,不可能面面俱到.“记什么、如何记”是摆在教学工作者面前的关键问题,本文结合数学教学,阐述了对教学后记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写“教后记”是从新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的一条有效途径,但一些教师对写“教后记”在认识上存在着种种误区,有必要固本清源。“教后记”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可以引领师生教学相长。写“教后记”应是有感而发,不拘泥于何种文体形式,但要遵循实用性、具体性、指导性、借鉴性等原则,更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9.
教师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设计好教案,是上好课的前提,而课后及时地反思与后记,是教学实践的延续,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就此谈一谈笔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所谓教学后记,是指教师课后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师生交流结果的回顾与反思,并附写在教案后的文字记载。一个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除了课前认真备课、写好教案,顺利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外,课后还要对每节课的教学进行认真反思,及时分析和总结,再回归教学实践加以验证,如此自培自陶,理性上升,有序进行,终会形成独特风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教后记不属于预见的、超前的“计划”范畴,有别于教案。它通常是指教师课后写的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师生交流结果的回顾与反思,所以也叫“教学后记”,教后记作为课后教学反思的外显形式,比起教师内隐的、没有形之于书面的教学反思来,它显得更加明晰且富有条理。  相似文献   

12.
温连华 《中国教师》2012,(15):67-69
<正>新课程理念强调,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小学美术的探究教学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全面动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动脑思考,还要学会用美术语言进行描述。然后,让学生动手绘画、制作,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情  相似文献   

13.
目前,反思已被广大的教师接受且应用,学会反思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同样,反思对学生的学习、成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4.
“合作学习”是一种建立在互助合作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它是教师组织下的学生间的合作,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同学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开展的学习方式。它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了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培养了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李秀 《宁夏教育》2010,(12):31-31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早在1910年,教育家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后记。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新课程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16.
当前,众多学校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师的教案中增加“课后反思”(“教后记”或“教后感”)这一环节。目的是让教师在教学之后把有价值的东西记下来,让教师关注发生在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事情,寻找其中有意义的细节,然后去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这给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但在实践中,“教后记”却并不被基层教师所认同,  相似文献   

17.
反思,顾名思义,可解释为自我省察。而自古就有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说法,可见,反思实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当局者能够跳出自我,另眼看“我”,做清醒的旁观者,做明白的自知者。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课改之路不但崎岖不平,而且经常会让行动者陷入迷茫与困惑。因此,教学反思成了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不断前进的有效手段。然则,我们天天进行的反思到底价值几何?实在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教育》2001,(7):62-62
《画建筑》是黑龙江省版小学美术第十册教材中的一课,这是一节以建筑为题材的线描画。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从学生的作业中反映出学生基本掌握了线描的画法,但是在批改作业时,我发现可以把学生的作业分成两大类,一是临摹的作业,二是创作画的作业。因学生的水平毕竟有限,一部分创作画的质量明显不如临摹的作品。批作业时,我采用了双重标准,尽量用好的成绩或评语保护学生的创作热情,鼓励作业非常认真的同学。这个感受成为了这节课的教后记。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反思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实录课教学有助于进行教学反思。本论述了实录课教学对教学反思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实录课教学的现状,并指出实录课教学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0.
陈詠虹 《文教资料》2010,(8):148-150
本文从“课后记”入手,在课后教学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再反思”,其目的不仅是回顾过去,而且要把过去的教学与现在的教学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分析,重新认识、提出质疑,进而采取积极的方法、策略进行调整,解决新的教学实践问题。让教学更趋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