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内蒙古博物院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元上都遗址文物事业管理局协办的"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与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 1年年会"于201 1年8月24-2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召开,来自国内外30余家遗址博物馆和科研机构的50余名代表围绕当前遗址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热点问题,交流经验,分享成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年会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院长田静主持,内蒙古博物馆院长塔拉致欢迎辞。  相似文献   

2.
遗址本体是考古遗址博物馆最具特色的不可移动文物和特殊藏品。因遗址环境的脆弱性和复杂性,且持续的考古发掘和原址展示对遗址本体有一定的要求和影响,相较于综合博物馆,考古遗址博物馆在藏品管理工作中面临更多的困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作为我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先行者,多年来深入思考与积极探索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保护、研究、利用,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科学管理+全面监测”共同作用下的不可移动文物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了藏品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遗址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文物藏品与出土地点关系清晰,未经“异地”迁移,遗址博物馆采取原址陈列的展示方式,场景直观,更利于观众理解和接受,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与遗址的原真性。但是一般遗址博物馆的空间都比较大,增加了环境控制和改善的难度,遗址本身以及出土文物都面临着各种不利环境因素的侵蚀,为了达到原址展陈的目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就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方法,保障文物及遗址在原址展陈过程中处于安全健康的状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直坚持“边发掘、边保护、边展示”的原则,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以彩绘秦俑保护、铜车马保护修复、土遗址保护为代表的可移动文物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收获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保护材料单一、保护工艺不完善等问题,还需要在保护工艺优化,保护材料甄选等方面做出改善与努力。  相似文献   

4.
《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与城》,许卫红著,中信出版社,2020年11月谈及中国历史,秦始皇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人物。他横扫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护社稷。在普通人心中,他的确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皇帝。今天,我们能够了解秦始皇的唯一凭证,就是兵马俑和古咸阳城遗址了。作为一名考古“大咖”,本书作者带领读者走近秦始皇的“地下军队”和“不动产”。  相似文献   

5.
张勇 《兰台世界》2014,(9):47-48
对于历史上秦始皇的“坑儒”事件,人们常常认为它是秦始皇为了钳制思想、强化统治而对读书人实施的一个歧视、迫害与残杀的举措,是秦朝暴政的重要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6.
对于历史上秦始皇的"坑儒"事件,人们常常认为它是秦始皇为了钳制思想、强化统治而对读书人实施的一个歧视、迫害与残杀的举措,是秦朝暴政的重要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7.
遗址博物馆作为现代人类与古代遗址之间的沟通媒介,为我们了解历史文化提供了最形象的教材。如何全面、真实地展示和保护遗址的历史文化信息,协调现代建筑和古代遗址间的平衡关系,协调博物馆专业化保护与观众普及化欣赏的平衡关系,从而更好地为遗址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无疑是当前遗址博物馆建设规划和展示设计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作为福建省首个考古遗址类专题博物馆,在其规划建设过程中,整体以"补山"为理念,在做好遗址本体保护工作的同时,通过场馆展示、标识展示和局部复原展示等全面真实地展示遗址价值,是对我国遗址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8.
自我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于1958年建成后,我国遗址博物馆的数量与日俱增。然而究竟什么是遗址,什么是遗址博物馆?目前在我国尚无统一的定义。遗址博物馆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详细辨析了二者的异同,以期为针对不同类型博物馆开展分类指导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梁淑辉 《兰台世界》2023,(1):142-145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又通过“书同文“”车同轨”等举措为统一公文体制在全国的推行扫清了障碍。秦始皇大力推进公文改革,统一公文文种、区分行文方向,制定并完善公文行文规则,形成了崇尚实用的公文文风。由秦始皇主导的秦朝公文改革,推进了我国古代公文的规范化发展,并奠定了我国古代公文的基本体制与形态。  相似文献   

10.
桦甸仙人洞遗址是东北地区一处重要的旧石器遗址,时间跨度从旧石器早期之末或中期一直延续到晚期,属于典型的小石器工业类型。原料以角岩和石英为主,其他原料次之。剥片以锤击法为主,偶有砸击法。工具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石钻、琢背小刀等,其中以刮削器为主,工具修理以锤击单向加工为主。工具毛坯以片状毛坯为主,加工长度指数及加工宽度指数较低。古人类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策略获取原料,原料利用率相对较高。该遗址的发现,为恢复古人类的生存环境,探讨人类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人类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特点和适应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两千年前《史记》的《秦始皇本记》和《蒙恬列传》中曾二度出现"隐宫",此后的注家异说纷纭,莫衷一是。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发掘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又两次出现"隐官",1987年袁仲一先生把秦始皇陵兵马佣坑、秦都咸阳遗址、阿房宫遗址等地陆续发现的陶佣、陶马、砖瓦上的文字集为《秦代陶文》,其中收录带"宫某"  相似文献   

12.
日前,中国刑警学院赵成文教授大胆破解了兵马俑的烧制时间以及制作之谜。赵成文说,自己两次在兵马俑上看到“辛卯”刻字出在同一个地方。他说:“‘辛卯’是农历年份,这里是指公元前210年。”他认为,这是秦始皇驾崩之年的标记年代。据此判定秦陵兵马俑烧制于公元前210年。根据俑坑中留下的麻草鞋印,当时人在夏秋季节才穿草鞋,据此进一步预测,兵马俑应是秦始皇驾崩后的秋天开始烧制的,烧制兵马俑是秦始皇临终前的圣旨。  相似文献   

13.
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之中,秦始皇"以法治国"管理思想的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秦王朝能一统天下,国家经济、军事力量均有了较大的发展,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制度的秦王朝。  相似文献   

14.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下令焚书,这是以行政手段破坏图书流通的严重事件。最早使用这种手段的是先秦法家。《韩非子·和氏》载:“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过,燔《诗》、《书》而明法令……孝公行之。”此事虽不载于《史记·商君列传》,但与商鞅重农战、贱游学的主张相符,应是可信的。秦始皇采用李斯的焚书建议,是继承先秦法家的传统,但其焚书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商鞅所为。一是商鞍当时的秦只是一个诸侯国,而秦始皇焚书是在统一后的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是一次全国性行动,二是所焚国书的品种数量十分巨大。《史记·秦姑皇本纪》载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规定的焚书范围。  相似文献   

15.
以吏为师是李斯的发明,经秦始皇认可,便成了秦朝的国家政策。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和《史记·秦始皇本纪》。  相似文献   

16.
赵耀 《兰台世界》2013,(11):39-40
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之中,秦始皇“以法治国”管理思想的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秦王朝能一统天下,国家经济、军事力量均有了较大的发展,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制度的秦王朝.  相似文献   

17.
秦始皇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在战乱结束的同时也带来了百家争鸣时代学术繁盛景象的结束.为了便于对这一庞大帝国进行统治,秦始皇一方面推行整齐划一的政治与文化政策,特别是文字的统一为以后出版活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着力推行法家的治国思想,禁绝诗书,以吏为师,对出版、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总之,针对这样一个破坏与建设并存的时代,有专家认为,对所谓的"焚书坑儒"事件也应该重新认识,这纯粹是一个政治思想上冲突的表现,将"焚书"和"坑儒"事件合并,容易使人迷失当时的真相.  相似文献   

18.
袁晓莉 《新闻世界》2012,(7):327-329
琅琊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市琅琊镇台东村,为齐国及秦汉时的著名文化遗址,是我国著名的秦汉遗址和海洋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琅琊台在琅琊山上,三面临海,一面接陆,海拔183.4米,山顶平敞,周长150余米,因山形如台并位于琅琊山而得名,《山海经》记曰:"海边有山,形如台,在琅琊。"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曾南登琅琊,徙民3万户修筑琅琊台,并立石颂德,  相似文献   

19.
马兴 《兰台世界》2011,(11):76-77
尧都平阳在传世文献中有明确记载,襄汾陶寺遗址可为其提供佐证。尧葬地的具体地望已不可考,舜都蒲坂。舜葬地在九疑山更为合理,马王堆出土帛书地图、玉琯岩古舜帝陵庙遗址的发现为其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20.
秦始皇统治时期,对他统治下的秦朝文人、秦朝文学作品和创作活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几个方面分析秦始皇统治年间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活动带来的影响,以及这一时期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进步、发展和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