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动作速度和负荷重量的关系在负重力量练习过程中动作速度和负荷重量成负相关关系。换言之,就是当负荷重量增加时,练习的速度必然会降低;反之,当练习的负荷重量减少时,练习的速度就会随之提高。完成练习次数和负荷重量也称负相关关系。采用相同的动作结构,负荷重量轻时一次性完成动作的次数会较多,而负荷重量增加时完成次数就会减少。  相似文献   

2.
快速力量是力量与速度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力量素质 ,它具有力量和速度的综合特征。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所用的力量越大 ,速度越快 ,则表现出的快速力量就越大。快速力量训练要处理好负荷量与动作速度的比例关系 ,使之能与专项运动要求相一致。无论是保持动作速度增加负荷 ,还是保持负荷提高运动速度 ,或是同时增大负荷和提高速度 ,都能有效地发展快速力量。下面介绍发展快速力量的负重练习法。负荷重量 :快速力量训练中 ,若负重过大 ,影响完成动作的速度 ;反之 ,负重过小 ,又难以表现出快速力量。一般多采用本人最大负重的 4 0 %~ 70 %的强度 …  相似文献   

3.
指训练中同时兼顾练习负荷与练习速度两个因素的爆发力训练方法。运动实践证明 ,发展爆发力的有效方法 ,是同步改善爆发力的速度和力量成份。在发展爆发力的过程中 ,要不断地根据比赛所需的专项力量与专项速度这两个因素来调节爆发力训练。当采用较小的负荷发展爆发力时 ,它对发展爆发力的速度成份有好处 ,但是 ,对于提高爆发力的力量成份却作用不大。反之 ,如果将练习负荷重量超过比赛的条件 ,过份地强调力量训练 ,不利于发展肌肉间协调性 ,会造成速度因素下降。因此 ,调节好训练中力量 (负荷 )与速度 (动作速度 )这两个因素的关系 ,是同步…  相似文献   

4.
整体动作速度力量素质训练负荷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红外光点运动分析系统和三维测力台系统,对整体动作速度力量素质负重训练的最佳负荷重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离体肌上实验建立的希尔方程,不适于描述整体动作的力速特点。发展整体动作速度力量素质的最佳负荷重量占最大荷重的百分比,与传统训练理论相比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多样化和重视身体弱势肌群。一、力量训练的动作速度练习时,完成技术动作速度的快慢对发展力量的特性带来重要的影响。例如:练习时尽量加快动作的速度,尤其是单个动作速度,能有效地发展爆发力;练习时既注意加快单个动作速度,也注意加快动作的频率(重复若干次数),能发展一般速度力量。一般对动作的速度不作过多要求强调,若强调每次练习的负荷量或次数,能发展最大力量或速度力量。二、动力性离心退让性力量特点及训练手段退让性力量又称离心收缩力量,其特点是肌肉收缩时,张力增加的同时肌肉的长度也增加。实验证明,肌…  相似文献   

6.
随着竞技水平的提高,力量素质训练,已是当前训练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力量素质包括最大力量(又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各种力量素质的训练,通常采用负荷重量的练习法。在负荷重量的练习时,要从训练任务出发,安排好负荷重量(即强度)、练习的重复次数和组数,以及次间和组间的间歇时间。一、绝对力量发展绝对力量基本是采用本人最大力量的60%-75%的负荷重量,重复次数在8-12次,组数以不降低重复次数为主,组间歇时间2-5分钟,但基础训练应从45%的负荷重量开始,在基础训练的同时,我们的教练…  相似文献   

7.
运用三维测力台系统和红外光点运动分析系统同步测试的方法,定量测试分析运动员杠铃负重量半蹲练习过程中,人体对地面的跨伸力、对杠铃的作功率和杠铃在人体作用下运动的加速度、末速度、动量等参数指标与负荷重量的相互关系;及各参数指标的最大值与弹跳力的相关关系。为继不同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发展弹跳力的力量素质训练内容的定向化、负荷重量的定量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竞技运动成绩的突飞猛进,国际比赛的激烈竞争,对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实践证明,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达不到相应水平,要适应大运动量训练,提高技术,取得优异成绩是不可能的。掌握现代训练的基本理论,合理运用力量训练的手段和方法进行科学训练,将直接影响力量练习的效果。为此,在制定力量训练计划时,必须考虑练习手段、训练负荷、重负次数、练习组数、间歇时间、动作速度与动作幅度等各种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训练学因素,它们是科学、  相似文献   

9.
铅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应注意掌握好以下三个条件。 强度:采用最大力量三分之二以上的负重,能收到良好效果。一般优秀运动员多采用接近最大力量的负荷训练。 时间及次数:做接近最大力量负重的动力性练习时,只能重复1~3次;采用三分之二以上 力量负重练习时,可以反复8~10次,逐步提高 负荷量。每次练习可采用2~4个手段,一个手段 可进行3组。青少年不宜采用大力量练习,以中 等重量为主,但动作要快。 做静力性练习,采用最大力量负荷时,要坚持4~6秒,采用三分之二力量负荷时,可以坚持6秒以上。一个手段可进行2~3…  相似文献   

10.
力量训练能保证速度滑冰运动员有机体适应现代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大负荷的要求,提高运动员的机能潜力,使有机体的运动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认为力量训练可以概括为一般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两种类型;在发展绝对力量的训练中要注意负荷量的增加,训练的特点负荷强度大(75%~100%),每项训练完成的组数多(5~8组),每组重复次数少(1~6次),每组训练的间隔时间为3min,采用大强度训练法训练时需要很大的体力和心理准备,还应具备丰富的营养和良好的恢复手段;发展速度力量的方法一般采用本人最大负重的40%~70%的强度,兼顾力量和速度两方面的发展,练习中应尽量体会最大用力和最大速度感,一般每组重复5~10次,完成3~6组,组间间歇时间2~3min,提出爆发力训练负荷等级与重复次数以及极限用力的百分比关系;大强度间歇循环训练是提高速滑运动员力肌肉耐力的主要方法,该方法练习重复速度要快,采用最大力量50%~80%的负荷,重复在10~30次之间,间歇时间应是用力时间的2~3倍。  相似文献   

11.
速度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和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快速位移的能力。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跆拳道对运动员的速度素质的要求很高。在跆拳道训练中速度练习的重点是提高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  相似文献   

12.
身体练习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用各种身体练习等手段改善练习者的形态,提高有机体机能和健康水平以及发展其运动素质的练习。但它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具体建议如下:   一、速度练习后,进行弹跳训练,可以使肌肉、神经系统更加协调,从而使二者均衡发展;   二、耐力训练后不宜进行速度训练,可以进行小负荷快节奏的训练,如小步跑、高抬腿等;   三、耐力训练后不宜进行爆发力训练,这时肌肉处于疲劳状态;   四、力量训练后,可以进行耐力训练,有利于疲劳的恢复;   五、负重练习、跳跃练习后,可以进行不负重的快跑、跳…  相似文献   

13.
力量训练在山地自行车训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山地车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突出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的训练,在速度力量训练中宜采用大负荷与小负荷的交替练习,重复次数一般为2--6次,组数为2--3组;发展力量耐力时宜采用最大负荷的40--60%,完成练习的速度与比赛时的踏蹬频率相近,重复次数为150次左右;在专项力量训练时,大腿后群肌的训练占60%左右,腹背肌占30%左右,其它力量占10%左右.  相似文献   

14.
赛艇运动是一种以力量和速度耐力为主的运动项目,提高力量素质对提高赛艇专项水平起主导作用,尤其是冬训根据赛艇的特点采用多种不同的手法进行力量与速度耐力素质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有效地提高力量与速度耐力素质。在备战一届运动会训练中,根据我队起点低的具体情况,分别系统化地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力量训练法,分别对队员进行训练,一种是采用较普遍使用的分项大负荷练习+多项小负荷循环练习,另一种足采用减少大负荷即运用不同百分比练习而增加小负倚及轻托铃长时间练习,  相似文献   

15.
力量素质是指完成动作时身体某部分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素质是主要的身体素质,是掌握各项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1 力量训练的手段1.1 负重练习。是运用一定的  相似文献   

16.
李清  谭良德  张漓 《游泳》2008,(2):25-28
动作速度寓于具体的动作之中。如起跳速度、连接速度、翻腾转体速度、打开速度等。动作速度不仅与动作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与力量、耐力、协调性等其它运动素质水平有关。所以动作速度的发展与其它运动素质的训练和技术训练有密切联系。可见动作速度的培养,必须通过技术水平的巩固与提高,以及其它生物能力(即运动素质,如力量、协调能力等)的发展才能实现。这是动作速度训练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17.
散打运动是一项具有极强对抗性的竞技体育项目,在攻防过程中,速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章就速度在散打中的体现和应用加以论述,得出速度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它包括人体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和对外界信号刺激快速反应的能力,以及快速位移的能力。速度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和动作频率。散打对运动员的速度素质的要求很高。在散打训练中速度练习的重点是提高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  相似文献   

18.
力量素质是运动中的重要素质,是许多运动项目的基础。在力量训练过程中,尽快地提高力量的增加值是训练者共同追求的目标。 在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力量的增加值与训练过程中的动作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动作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力量训练的效果。在同样  相似文献   

19.
运用爱捷录像分析系统对速度力量训练的最佳负荷大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速度力量训练负荷的确定方法不具备科学的实用性,负荷的重量偏高,每组练习的次数偏多。  相似文献   

20.
冀虹 《中华武术》2004,(12):7-8
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理论认为,力量是投掷运动员的基础,而速度(动作速度)和速度力量又是投掷运动员必备的素质。因此,在现代田径运动训练中,力量训练已经从单一的重量要求,提高到效率的高低、效果的好坏、对专项成绩的影响程度这样的层次上。这使得运动训练更应该具备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高校运动员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行之有效的训练手段。所以,深入探讨和研究训练方法与手段,是高校业余运动训练的另一项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