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足球比赛中射门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出不论是头球射门,还是脚球射门,运动员都必须加强各项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结论:射门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在要求运动员注重技、战术训练的同时,还要加强射门意识和射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掌握射门方法、提高射门水平,是培养少年足球运动员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射门技、战术的训练,本文总结了以下一些训练方法。 1、抢点射门的训练:目的是提高直接抢射近门球的能力及在跑动中对球落点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足球守门员最应具备的素质是良好的预见能力。包括:能正确预见球飞行的路线及其落点,运动员射门的时刻和射门的方向,比赛场上的形势和变化等。对守门员应安排较多的提高预见能力的训练,这种训练应占全部训练的60%。为了防住禁区内攻来的球,要多安排接扑近距离来球的训练。训练尽量与实战结合,以提高守门员的预见能力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4.
足球运动号称世界第一运动,其影响程度真可谓家喻户晓,世人皆知,在比赛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精彩的射门。对运动员来说,只有掌握了有力、准确的射门技术,才能完成比赛得分任务。下面介绍一种合理而有效的培养足球射手的训练方法。这种训练方法,需要运动员每天都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训练,无论是刮风下雨都不应停止训练。1.练习前应做10-15分钟准备活动,包括:走、跑、跳跃及柔韧性练习,尤其是踝关节和膝关节的活动。2.训练时应在各“靶点”完成一次或多次射门。3.3-4名运动员可同时进行练习,并分配3-4名运动员帮助拣球和算成绩,射…  相似文献   

5.
足球比赛中。射门能力的好坏,决定着一个球队的得分能力.是比赛取胜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射门能力呢?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我们认为,应注重抓好下列几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6.
运动训练加强运动训练的科学性,正确处理训练中诸因素的关系—对当前运动期刊 训练工作的几点看法1第廿五届奥运会游泳比赛的启示1谈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问题1谈谈短跑运动员的柔韧性1我国女子七项全能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2七海女子短跑运动员技术诊断之一一裴芳等百米跑全程速度、步频、步幅2 的分析优秀足球运动员射门活动结构特点的研究2对上海游泳年龄组耐力水平现状的分析3从当前足球训练现状找我国足球水平不高的原因3关于张伟民400米栏训练的一些体会3女子400米栏的训练和技术3我对游泳专项力量训练的几点体会4…  相似文献   

7.
射门     
射门是进攻的最后部分。进攻的目的就是把冰球打入对方的球门。冰球运动员在进攻过程中应该时时注意,守门员是如何站位的,哪一个角空着,并按照这些来决定射门的方法和把冰球射向哪里。比赛的结局取决于良好的射门,所以,每一个冰球运动员都应该善于射门。有力量的高个的运动员通常射门是强有力的,技术水平高的运动员则依靠射门的准确性来取胜。优秀射门手力求选择最有利的射门姿势,同时还要善于从攻区的任何点射门。最有效的射门是从中距离射低球,近距离射门最好的目标是球门的两个上角。最危险的射门是直接把球打向球门,例如在距离球门七米的地方用快拍射门。射门有多少种类呢?它们并不多。  相似文献   

8.
手球的训练和比赛离不开各种形式的射门动作。运动员根据自己在球门前的位置和守门员的站位情况,在瞬间进行射门。射出的球由于角度的不同,会有各不相同的命中率。本文以1985年全国青年比赛和全国联赛及第五届世界锦标赛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对各种不同角度的射门方式进行对比,并就其具体效果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各种射门方式的不同效果了解,从中探索具有相对较高命中率的射门方式在我们日常训练中的实践意  相似文献   

9.
王欢 《体育世界》2013,(4):31-32
本文对蓝球运动中持球突破技术的不同分类进行分析,总结持球突破中在时机判断、位置、起动、加速及保护球等方面的共性因素,提出意识的培养、速度的变化和突然性是运动员掌握技术的关键。在现代蓝球运动中,强有力的突破能力,是衡量一个运动员个人技术能力与攻击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在平时应着重加强训练和培养。  相似文献   

10.
潘盛华 《游泳》2009,(2):41-43,54
支撑跳跃技术是水球运动中较关键的技术之一,不论是接球、传球、断球或射门均要用到跳跃技术,而女子水球运动员的跳跃动作不论是技术要求上、训练安排上、强度节奏上和细节方法上都不完全雷同于男运动员,而必须要根据女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去探索女子水球的训练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冰球技术、战术的最后目的是争得射门得分的机会,它是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的全面综合体现。目前,我国冰球射门技术虽有提高,但距世界先进水平仍差距较大,必须重视射门技术的训练和提高。本文就一九八四年全国冰球甲级联赛二千八百场比赛,对运动员在不同距离、位置和采取不同方法的射门及射门的不同高度,进行了临场调研。目的是想揭示射门得分的规律。为此,我们谈点粗浅看,愿与同道切磋。  相似文献   

12.
《体育师友》2022,(1):35-37
阐述足球情景训练的原理和重要性,以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一对一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探讨足球情景训练在发展青少年球员一对一能力中的具体运用思路和设计:个人情景的一对一训练以“保持球权”和“打破平衡”为情景主题,在中前场和边路区域形成一对一时,通过护球、摆脱、突破的方法来提高球员一对一的能力和信心;团队情景中的一对一训练以“保持球权”“赢得空间”和“完成射门”为情景主题,通过攻防队员人数对比的不同,培养球员具备执行技战术的能力,建议在具体的训练操作中要有针对性地围绕主题、目标、要求和组织来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一、加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全面技术的训练,避免过早从事固定位置的训练。现在不少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过早地从事单一位置的训练,久而久之,就形成在固定区域,运用固定的技术,养成在场上移动少、站着等球的习惯,这样不利于  相似文献   

14.
<正>在足球比赛中,比赛双方对时间与空间的争夺异常激烈,头顶球射门技术的运用不仅能让运动员占据空间,又能争取时间。但由于训练不足,基层比赛中运动员运用得也不够多,经常出现头顶球射门的意识差、对高空球的处理不合理的现象。笔者结合多年的训练和比赛经验,现提出以下练习方法,和同行进行交流。一、"手足球"比赛(一)练习方法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若干组,每组5人,且每组各安排一名队员为守门员,在一块篮球场或者一块40米×30米的平整场地内设置两个球门,然后让其中的两组学生进行足球比赛。  相似文献   

15.
射门技术是水球运动最复杂’难度最大的技术,特别是水球运动迅猛发展的今天,激烈对抗性越来越强,许多比赛只以一球定胜负,说明比赛争夺空前激烈,从而对射门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射门分为直接和间接;根据距离分为远、中、近射门;根据举球状态又分为定位和流动射门;根据人和球的位置又分为正面,侧面和背面射门;同时存在高弧度、低弧度和直线球、吊球等各种射门。从这些分类来看,要想完成射门就必须熟练掌握不同位置,不同方向的各种手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参加3届亚洲冰球联赛的齐齐哈尔市冰球一队射门与被射门临场数据统计分析,认为射门技术动作与射门次数关系密切,个人射门技术动作对比赛起重要作用。因此,对个人射门技术动作能力的培养与射门质量效果的训练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有位置分工,位于多位置的队员,一般讲都具有所在进攻位置的擅长技术,这种擅长技术是运动员长期训练,反复摸索的结晶。位置比较固定的运动员,必定有自己熟悉的进攻区域,有自己习惯的投篮点,比如长期活动于三秒区附近的中锋,在他熟悉的进攻区域——即使防守严密,层层人墙,他也能如入无人之境,自如地运用技术。但如果把他拉到七、八米以外的外线区域来进攻,即使对方防守松动,而他作进攻动作时,也好象缺了点什么……。当然我们绝不赞同运动员在比赛中跑动的位置固定、呆板,然而过硬的基本技术和习惯的进攻区域绝不矛盾,技术全面的“满场”和“遍地开花”的运动员在比赛实践中是极为罕见的。  相似文献   

18.
羽毛球多球训练的生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羽毛球运动训练与运动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系统测试与研究广东省羽毛球队运动员三次国内外羽毛球大型比赛、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与多球训练的血乳酸及心率的变化.研究结果:羽毛球多球训练,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而且也能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术;同时,羽毛球多球训练中,其球数、组合、运动时间与间歇时间的不同,训练的目的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少年篮球运动员球感的形成和培养,涉及到心理、生理和训练手段等多方面的因素,深入认识和理解与球感相关的诸多要素,准确地掌握少年篮球运动员球感形成和培养的内在规律,科学地把握球感训练中的关键环节,从而快速有效地提高少年篮球运动员对球的控制和支配能力,为他们日后篮球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多意图训练的概念和意义对抗性项目的优秀运动员,在激烈的比赛中,完成一个动作的同时,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图。这种能力,我们把它叫做运动员的多意图能力。也有人把多意图能力叫做意识。如足球、篮球运动员的第一个意图是篮球,无人阻抢时,使球按要求路线向前滚动。第二个意图是要摆脱对手的拦截,运用假动作越过对手。第三个意图则要观察和考虑全场双方的阵容,在瞬间阵容和位置的变化,自己在何时以么动作把球传到最有利的位置,或起脚射门。在球类项目的比赛中,场上核心队员要起到穿针引线和指挥全场的作用,必须具有多意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