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意识淡漠,生命教育缺失,是目前教育所面对的一个严肃的话题。调查结果显示:有2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有15.23%的孩子曾认真考虑过自杀: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其中实施自杀而未遂者达到1.71%。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成为15至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  相似文献   

2.
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因不爱学、不会学而烦恼的孩子比例,初中达到58.6%,高中达到72.4%,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作为一名教育管理工作者,不能不警醒、反思:我们到底应该办什么样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育资讯     
《家长》2004,(9)
上海逾5%中小学生曾想自杀,主要因素是为“情”根据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医院与上海教科院普教所在全市8个区、超过2500名中小学生中的最新调查显示,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计划,而自杀未遂者达到1.71%。绝大多数的父母却对此一无所知。专家指出,造成孩子想自杀最重要的因素其实是青春期的性教育不足,而学习压力不过名列第三。值得注意的是,“知子莫如父母”如今已不再是真理,不少孩子根本不将这种想法告诉父母,而只是深埋在心里。由此导致许多父母在孩子走出危险一步时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心中那个乖巧听话的儿女居然会有“自杀”的念…  相似文献   

4.
吴志魁 《中国德育》2007,2(6):52-52
现在许多家长忽视孩子自我服务和适量参加劳动的重要性。我国一项调查显示,50.5%的孩子早上起床由父母叫醒;10.7%的孩子要由父母帮助穿衣服;60.1%的孩子吃饭时要由父母将饭盛到碗里;28.9%的孩子吃鸡蛋时要由父母剥皮;……在调查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的原因时,40.6%的家长表示因为孩子太小,不放心;26.1%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太紧张,没时间做家务;22.9%的家长是因为觉得太麻烦,  相似文献   

5.
李永平 《考试周刊》2013,(28):173-173
<正>一、当代青少年存在的若干心理问题1.对自身生命的漠视当今一些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淡漠、性格扭曲。据权威资料统计显示:有24.39%的孩子曾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15.23%的人曾认真考虑过自杀;5.85%的孩子有过自杀计划,其中实施自杀而未遂者达到1.71%。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各类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学生已成为自杀低龄化的重要群体。近两成的中小学生无法正确理解死亡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耶鲁大学儿童学习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托儿所学生的被劝退率有所上升,现在是6.7‰(而幼儿园是2.1‰),即去年有5000个孩子被托儿所开除了。其中,男孩子人数是女孩子的4.5倍,美籍非洲孩子的人数是美籍拉丁美洲孩子和美籍高加索孩子的两倍,4岁孩子的人数是3岁的1.5倍。  相似文献   

7.
虞萍 《中小学电教》2012,(7):131-131
根据前段时间对本地区中学生计算机运用情况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我们金坛地区初中生中家庭计算机普及率达到了86.5%,初中学生网民占到了100%,所以对网站这个名词他们并不陌生。在调查中有48.6%的学生表示对网页制作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8.
北京某区曾针对3000多名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作了抽样调查,显示,目前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让人担忧,只有不到5%的孩子表示喜欢自己的父母,近七成中学生表示“反感父母”或“极度反感父母”。还有一项专家的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蔑视父母权威的现象比较普遍,有70%以上中小学生的父母认为与孩子沟通有困难。一些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至今仍然不会上网、使用QQ,而且看不懂“海选”。“PK”。个别孩子还说他们的父母“太老土了,我和同学聊天的时候他们压根儿就听不懂。”认为自己的父母特别符合青少年问流行的“蛋白靥”娄型一“傻蛋+白痴+神绎质”.  相似文献   

9.
《宣武教育》2005,(12):35-35
对北京等六省市60所中小学2400名学生进行的《中国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现状与期望》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太大导致“童年恐慌”。有76.2%的中小学生因为考试而心情不好,甚至有9.1%的孩子因为考试或者学业压力而感到绝望。  相似文献   

10.
韩国疾病管理总部慢性病调查组27日表示,2006年9月面向7.1万多名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13岁-18岁)的学生实施了第二期青少年健康形态网上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初高中生中有46.5%回答“压力大”,23.4%回答曾认真考虑过自杀,5.5%回答曾尝试过自杀。产生压力的原因有学习成绩、对前途的担忧、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以及外貌等。  相似文献   

11.
《家教指南》2004,(12):34-34
一个“可怕”的数据暴露出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严峻局面,在上海市科委和卫生部门的支持下,复旦大学附属儿产医院和上海少教科院普教所的一项调查发现,有24.39%的孩子曾经有一闪而过的“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施报 《家教指南》2007,(4):48-48
有人把父母出外打工的农民工子女称为“留守孩子”,而如今,这种现象正由农村向城市“蔓延”。最近,一些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调查显示:有3%-5%的孩子,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地工作,每年和孩子团聚的时间很少,孩子大多是跟着父母一方或祖父母生活,而且这种情况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据《新闻晚报》报道,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组在近期通过对3400名6—15岁的少年儿童及其父母和老师的调查显示,中国的少年儿童对“不讲假话,实事求是”的认同感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而下降。该项调查将少年儿童按年级分为四组:小学一二年级、小学三四年级、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在少年儿童具有的好习惯调查项目中,对“不讲假话,实事求是”的认同度依次为7.0%、1.8%、5.35%、0.6%。  相似文献   

14.
数字     
《教育科学论坛》2010,(2):79-79
网络分级能有效保护孩子?44.5%的人赞成,北京:体育会考将设单项及格线低于45分不及格,调查显示:八成农民工子女弃读高中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研究》2006,(1):35-35
研究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是来自就业,其次是经济压力。在昨天召开的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第十三届年会上,复旦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出研究生中有抑郁状态的为6.53%,有焦虑状态的研究生比例达到5.74%。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教育科学论坛》2010,(2):79-79
网络分级能有效保护孩子?44.5%的人赞成,北京:体育会考将设单项及格线低于45分不及格,调查显示:八成农民工子女弃读高中  相似文献   

17.
欧健 《今日教育》2007,(1S):59-59
《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系列社会调查》中有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发现孩子在“拆装闹钟”.你(家长或教师)有什么反应?调查显示:中国的教育者除少数对孩子的行为表示赞许.并陪孩子一起做以外.40%的教育者会对孩子“训斥”和“警告”.48%的教育者“不屑于回答”。也就是说88%的教育者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从而抑制了孩子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8.
马上就要开学了,可北京市海淀区一万多名农民工的孩子,却为自己假期过后到哪里上学而担心。农民工孩子上学难又一次成为今年暑期人们关注的话题。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项针对中国流动儿童的抽样调查显示,我国流动儿童失学率达9.3%,在已入学儿童中,有半数不能“及时入学”。在9个被调查的城市中,有20%的流动儿童无法进入当地公立学校学习,6周岁流动儿童未入学的比例达46.9%。这些数据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9.
校园恋情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最近有一项调查显示:三成高中生有恋爱史,有过接吻、拥抱、爱抚等边缘性行为的高中生比例则超过三成,高中生已经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为3.5%。可是学生家长对此却未必知情,常常会被孩子蒙在鼓里。面对这样的一份调查结果,作为学生家长,你怎么看?你了解孩子的感情状况吗?  相似文献   

20.
王珊珊 《成才之路》2012,(11):99-I0016
最近有调查显示,88.6%的中国家长在孩子上学前教孩子识字、算数等知识,还有28.2%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外语,20.3%的家长让孩子学习小学课程。那么,国外的学龄前儿童受教育的情况如何呢?他们更注重怎样培养孩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