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瞬间意识是新闻摄影记者拍好新闻照片的一个重要条件。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一张新闻摄影作品的优劣,取决于摄影记者瞬间意识的强弱。一个新闻摄影记者,不是毫无头脑的实录者,更不是机械拍摄的机器人,而是有敏锐头脑,能真实、典型、生动地记录瞬间形象的新闻摄影家。瞬间意识的概念所谓瞬间意识,就是记者对于正在发生、发展的客观事物的某一状态或特征的迅速反映。在新闻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采访人受到新闻事实刺激时进发出来并在新闻作品中所体现的一种心理反映。记者采访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时常会产生某种强烈而复杂的情感,并在新闻作品中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出来,从而感染受众。所谓情感表现就是将记者经过情感取舍后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客观事物真实、准确、鲜明地报道出来。  相似文献   

3.
袁媛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163-164
不管新闻传播技术如何进步,传播手段如何先进,媒体的传播内容都应当要满足受众的需要.因此在新闻采编的过程中,编辑记者们要始终关注受众的需求,了解他们对什么新闻感兴趣,在新闻点的选取、提问的重点、表现的手法、语言的编辑等方面都要体现受众的意识,这样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实现新闻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说到底都是记者的一种发现,即客观事实的发现……记者的使命在于不断发现新事实。”(1)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世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管是对媒体,还是对记者来说,无论技术水平多高,无论交往多么神通广大,都不可能发现其中所有的新闻事实,何况新闻事实有大量是意料之外的事实,是“非常态”的事实。但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总是具有一定规律的,只要我们能够把握“新生事物”(新闻事实从性质上说总是新生事物)孕育、萌芽、生长、成熟过程的基本规律,就能使“发现”本身成为一种自觉的、而非盲目的行为。 (一)…  相似文献   

5.
如何把民族地区的报纸办出民族特色,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民族新闻?依己愚见,民族新闻是对一定民族区域里具有一定报道价值的事物和情况的反映。民族地区的报纸的民族特色就是依赖于所辖区域的个性和风格而体现在报面上的独有色彩。民族新闻的特点应该是“不离山”,“不离寨”,“不离谱”。不离山不离山是指新闻在读者心理上与地理上的接近性。要突出民族特色,首先是要突出地方特色。大凡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报纸,它所处的地理位置,都是山区,这就是民族地区报纸区别于其它地区报纸的一大特点。因此,报上所登的新闻,应该有一定的山味,有山的特色。怎样才算有山的特色?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剖析两则新闻作品。1986年,全国地膜包谷经验交流会在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召开,我报发了  相似文献   

6.
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寻找和挖掘新闻事实的调查研究活动,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记者要把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原汁原味地传播给听众,要努力在第一时间报道鲜活新闻事件,要对客观事物进行跟踪式调研、剖析,抓住事物的本质,采写有深度、有力度的新闻报道,就必须到新闻现场去。那里是新闻的唯一源泉,是记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闻宝库。  相似文献   

7.
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不仅要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去分析,更要对该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文化生态、少数民族语言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共同价值、传播媒介的文化符号等予以综合的审视和考量,这样才能深刻地把握和凸显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属性和特征.这种文化观照对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闻敏感性是记者的新闻生命,是记者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综合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记者的职业命运。新闻敏感是记者识别客观事物新闻价值的特有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只有达到良好的效果,才能担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光荣使命.效果不佳,即意味着传播失败,“引导”的责任恐怕就会落空.那么,研究其中的规律,分析新闻传播过程的一些互相牵制的因素,特别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障碍因素,则相当具有现实意义.讯息的传播、接受与理解,是大众媒介的主要特征,也是新闻传播的基本模式.讯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在传播过程中有着极其复杂的行为.制造讯息并不等于传播.如果仅是制造和散布讯息,不管其所使用的语言、内容和风格是多么地动人,都不能算是传播.不论我们的科技是如何地精巧,分工制度是如何地有效率,记者和任何大众  相似文献   

10.
记者在现实中犹如置身于瞬间多变的万花筒里,眼花缭乱,而新闻本身又要求记者在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判断,这就难免出现雷同、肤浅、一般的作品,所以人们说,新闻稿件本身是“遗憾的作品”,总是不能从从容容地尽可能地写得完美,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笔者认为,注意运用理性思维的方式,就有可能对客观事物做出尽可能的深层次反应,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不同凡响的主题来。  相似文献   

11.
记者是社会观察家。对记者而言,观察不是目的,而是了解客观事物、正确报道客观事物的手段。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捕捉有价值的新闻,敏锐地发现和抓住新闻眼,记者必须具备观察社会的扎实的基本功。这种功夫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刻苦锤炼才能掌握;但也不是莫测高深,只要不断实践,不断扬弃,是可以掌握其规律的。  相似文献   

12.
任何新闻事实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或一定的环境中发生的。从时间上说,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客观事物变动的最新情况;从空间上说,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客观事物总体中的一个局部或者个体。有关新闻事实的这些历史条件和环境情况,就构成了新闻的背景。在一篇新闻  相似文献   

13.
论电视新闻记者的“突前”意识江克关人们常常用"新闻敏感"来评判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文字记者凭"新闻敏感"辅之以基本的写作能力,就可以写出新闻作品。电视记者则不同,除了应具备一般记者所应有的新闻敏感之外,还必须具备善于和敢于"突前...  相似文献   

14.
看书看皮,看报看题.新闻标题的优劣,常常是新闻作品高下的标志.一篇新闻作品如果有一个好的题目,就等于文章戴上了一顶华丽的桂冠,使文章即刻生辉.一位老报人说过一句话:"题好一半文".这句话对记者编辑而言,有一定的道理.好的标题可以吸引人的注意,激起人的阅读欲望;差的标题,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常常被一掠而过.从这个意义上讲,标题是否吸引人,决定了一篇新闻作品是否被读者阅读,题好不止一半文了.  相似文献   

15.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社会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对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的判断力,以及对报道对象的迅速而准确的反应能力。也就是说记者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特别是在不被人注意或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中,能迅速准确地识别、判断出有重要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或者新闻事实的本领。  相似文献   

16.
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扩散,世界各民族都可借助英语新闻将本民族的文化传播出去,并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这充分表明,英语新闻在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它既推动了社会的和谐构建,又是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7.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里的"报道"二字,至少有两层意思.第一,报道是人们对客观事物选择的反映.只有经过"报道",即经过记者头脑的选择、加工、制作,事实才能成为"新闻".第二,有了对事实的采访,有了选择、加工和制作,还要经过记者编辑用文字、语言或图像表现出来,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广泛传播.第一层意思,揭示了新闻工作者在反映事实的时候,立场、世界观是何等的重要.第二层意思,则说明新闻工作者不但要有正确的立场和世界观,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表达能力,包括文字、语言和图像的表达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国家进入信息化社会,我国广播电视媒体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所以要求电视媒体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策划意识。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记者来说必须将自身的能力提升上去,在面对新闻事件时做出最合理的处理。现代化的生活节奏是编辑记者传统的工作方法无法满足的,只有加强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的策划能力,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才能越做越好。下面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记者的策划意识对新闻媒体工作有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转型期的基层社会,很多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超出我们的想象。要读懂并呈现给读者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基层社会,记者不仅需要理性的头脑,也需要一颗滚烫的心。记者要让自己采写的报道有温度,就必须带着感情,带着问题,深入基层,立足百姓,让自己成为一名记录者、感受者以及体验者,方能写出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的新闻作品来。做有温度的新闻,才能温暖我们的读者。  相似文献   

20.
题好一半文     
在新闻作品中,标题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读者或听众最先接触的就是新闻作品的标题。所以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让受众“上钩”的“诱饵”。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写好新闻作品的标题,对于增强新闻作品的表达能力,增强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恩格斯曾经说过,“标题越简单,越不费解,便越好”。制作标题实际上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胡乔木曾经说过:“有的时候想一个好标题等于写一篇文章所用精力的三分之一”。标题应该虚实结合,不拘一格,要讲究文采,才能吸引读者。比如同时反映一件新闻事件,标题不同给人的感觉就不一样。请看,反映一家企业如何创建精神文明,有的媒体的标题是“文明出效益”,有的是“发掘潜能出效益”,而有的媒体记者在标题上下了一定的工夫,标题是“奇迹出在软件上”,这给人的感觉就很新异。现在一些媒体的新闻熟悉的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