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理科课程标准进行文本分析,明晰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的位置和表述,根据信息技术应用的特点分析应用模式的演变,共经历三个阶段:在视听媒体应用阶段信息技术是丰富教学方法的工具;在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信息技术是教学工具并向教育资源过渡;在“互联网+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是一种生态环境。信息技术在引领教学方法转变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技术学科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方式的探究在四年前拉开了序幕,到目前为止,成都市龙泉驿区信息技术学科开展“学案导学”研究已经历了“理论学习,初次探究一统一格式,全面尝试一组织规划,编写学案一试用完善,探究模式”四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我们的观念、我们的课堂又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很短。 2000年10月,国家教育部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正式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虽然只有几年的时间,却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研究队伍,并在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训方面、在信息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均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研究成果。但是,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相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是怎样理解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怎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才能进  相似文献   

4.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已经出台一段时间了。目前。初中和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已由专家组起草完成。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教育要以人为本。做到两个“全面”,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教育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该理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门新的中小学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如何建设、由谁来建设?这是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一个问题。就课程本身而言,它包含有目标、内容、活动、评价四个维度的许多方面。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化的过程,经历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活动的准备与实施、教学评价等一系列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课程建设参与者贯穿始终,包括了课程计划发展的专家与决策者、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写者与出版者、教师等。在提倡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中,我们当然不能忘记学生也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动力源。我们信息技术课程的建设和组…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特点及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秋季,我省普通高中将进入新课程实验。信息技术课程在高中新课程结构中作为独立科目,与通用技术一起归属于八大学习领域的技术领域,标志着信息技术教育得到了本次新课程改革的肯定,课程地位在中学教育中得到了确认。《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信息技术)(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深刻领会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正确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省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历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制以及“标准解读”、实验教材、研修手册的编写等与课程标准研制相关的一系列工作后 ,作者回顾并加以描述了上述相关工作过程中的亲历困惑及其深层思考 ,这既是一种课程标准研制者的自我反思 ,也是一种表达自愿接受批判的姿态。文中论及了探究国际信息教育演变进程、检视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凸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构建 STS视野下的课程内容、选择适切国情的课程结构和坚持课程持续发展的观点等。  相似文献   

8.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随着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学评价的功能必须转变到为“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服务上来。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教学的深入实施,传统教学模式“教授知识=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变为“教授知识=电子书+多媒体+互动 AI”,满足了小学教育乃至于现代教育的要求。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确实应该学习计算机,但学什么,怎样学呢?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2017 年修订)》规定:义务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方面。它们是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零起点”一直是让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深感头痛的问题。高中课程中有些内容是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了的,我们怎样寻求突破?我认为这是一个挖掘切入点的问题。本文以《信息搜索》一课为例,探讨如何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部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深入挖掘课程的切入点,解决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零起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记得曾读过一篇题为《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该出台了》的文章,我也还记得多年前李艺教授在大路论坛、苗逢春博士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上都曾发起过“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主题讨论,可是时至今日,信息技术教师期盼多年的《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仍然迟迟没有颁布。回首这些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推进的艰难,真是别样滋味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信息技术已成为构成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门重要学习科目。由于小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较弱,对信息技术课程中某些难懂的知识内容无法理解,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微资源”融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以此丰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信息技术变得生动形象、容易理解,进而提升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从“精选学材”“活化学程”“生长学力”“革新学法”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13.
《全日制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中掌握信息技术,注重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三种教学模式之一,任务驱动法已经得到了广大小学信息技术老师的认可和欢迎。采用任务驱动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跨学科学习中融入信息技术是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以“苏轼:逆境中成长”主题学习为例,探究了信息技术与跨学科学习深度融合的基本路径,提出五条操作性建议:明确课程标准的核心要义,把握信息技术与跨学科学习的结合点;依据学习主题设计跨学科学习方案,奠定信息技术融入的内容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建构学习资源库,提升跨学科学习任务完成质量;借助信息技术丰富实践活动,在对话体验中提升学科关键能力;依托信息技术追踪学习经历,完善学业表现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审定稿)》中明确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这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同样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提升信息素养的过程很大程度关系到人的思维。左手栏就是这样能够促进人思维的信息处理工具。  相似文献   

16.
生本教育理念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就强力冲击着传统的师本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施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重视,提出了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那么在今天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该教育理念又将如何运用?对课堂教学又有怎样的作用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是教育研究的一个老课题,也是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个老话题。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做中学”思想,是在过去十几年信息技术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认识,它比较深刻地描述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也指出了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实现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们需要怎样的网络教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展教师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共识的今天,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和研究者们纷纷采用不同的形式,或搭建或利用已有的网络平台,开始了信息技术学科方面的网络教研。然而,网络教研毕竟是新生事物,究竟是否需要开展?应该怎样开展呢?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问题也成了受人关注的课题,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明确指出:“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应围绕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20.
杨慧敏  粱雁 《河北教育》2011,(10):43-43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中小学加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力度,强调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我们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道路上,抓住“双课堂”这一整合点,把教学的研究范围从现实课堂逐步延伸到虚拟课堂,把研究视点关注到了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