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宝钗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审读原著,对照他的言行举止,能在得杂生活环境中,将人际关系处理得天衣无缝,人人夸赞,恰到好处,立于不败之地。归结到一点,是他恪守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处世哲学的结果。然而,他在同贾宝玉之间的爱恋和婚姻问题上,仍然使用这一套方法却产生了悲剧性的效果。此事给人以启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真正地奉行“中庸之道”,这也是人的素质普遍提高的表现。对于社会环境的安定大有好处,值得提倡和发扬,反过来说,对于一些重大事件和决策“中庸之道”则是不足取的,往往又会成为失误甚至失败的祸根。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提起“管”来就认为越严越好,往往不讲方法,不讲条件,不讲对象,一严到底。另一种是提起“理”来就认为,大道理讲的越多,好话说的越多,小道理讲得越迎合,理就讲得越透。然而,因其管理失度,实际效果往往是事倍功  相似文献   

3.
正确理解孔子的“中庸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坚毅 《九江师专学报》1996,15(3):41-43,21
孔子“中庸之道”的本意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伦理学、哲学、动机与目的等角度,对“中庸之道”的内涵进行了新的阐释,并认为孔子在提出“中庸之道”时运用了“三分法”。  相似文献   

4.
“中庸之道”是儒家传统中值得汲取的源头活水 ,这一点一直有人关注 ,但很少有人明确地把其中的精华引入到教育当中去培养年轻一代。而这恰恰是有必要而且有意义的 ,因为中庸之道中所包含的中和辩证法、时中原则、不偏不倚的价值观和学、问、思、辩、行的治学方法有利于养成学生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中庸之道不仅是一种处世原则 ,更是一种应和着辩证精神的思维方法。同时 ,中庸之道中有许多精辟的修身思想与方法 ,如“和而不同”①“中恕之道”②“文质相符”③ 和“慎独”④ 等 ,对培养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公民具有奠基性教育作用。我们…  相似文献   

5.
教育自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不同时期的教育家对教育自由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教育应该自由并且要促进学生自由发展。同时,万事万物都应该坚持适度原则,因此教师更应该把握教育自由的“程度”,从而促使自由在教学中处于一个合理的范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自由过度”和“自由欠缺”两种教育自由“失度”现象。为缓解这些“失度”现象,教师首先应该形成正确的主体教育观念,其次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关爱与威严要并存,再次在自由精神教育中要关注“人”的发展,最后要利用班级规范制度给予教师权力和学生权利的保护和约束。  相似文献   

6.
诗人称“空白”为含蓄,书法家称它为“非白”,画家称它为“留白”。“空白”是艺术家创作时常用的一种艺术。而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在教材中恰当的运用“空白”,往往可以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历史与社会》正中就有许多的空白之处,有很多新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细细品味,可引发众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任何事物如果失缺了“度”的把握,则往往会走到预期相反的一面。作为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词句细读,也亦然。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词句教学走上了细读层面,但同时也步入值得商榷的境地——“失度”与“适度”,这成了当前阅读课中词句细读环节值得思考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8.
王金芳 《甘肃教育》2011,(21):77-77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不同的教师在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时采用的方法往往不同,所取得的效果也不一样。有的教师只要三言两语,就能顷刻“化险为夷”,并使学生受益匪浅,而有的教师就可能“弄巧成拙”,甚至使课堂教学无法继续进行下去,这里所体现的就是教师的教育机智。  相似文献   

9.
"诚"就天地间--论中庸之道的核心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事物自有其存在发展规律,即为“中”、依“中”而行的用“中”之道,也就是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核心指导思想是“诚”,其据“中”而动,包含不欺己之“忠”和不欺人之“恕”。诚之精神在人己互动中有化人化己之功,从而人可贯通天地,与天地参,使天地合在人之“一”上。  相似文献   

10.
时下,学生负担过重,这是个普遍现象。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不过,教师教学的“失度”恐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学的“失度”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过难。教学缺乏梯度,往往脱离学生的认识水平来组织教学。如有位  相似文献   

11.
葛玲玲 《云南教育》2005,(19):79-80
在诸多的语文阅读公开教学活动中,执教老师为了使课堂示范作用体现方向性和前瞻性,总是尽可能地展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凸现教学理念的新颖性,往往因失度而走极端。其实,公开教学更需要从“样板”的重负下解脱出来,端正认识,摈弃繁琐,简化教学设计,轻装上阵,做到有所“不为”。  相似文献   

12.
林彪这个不读书,不看报,不看文件,什么学问也没有的大党阀、大军阀,为了大搞其“克己复礼”的反革命活动,不仅狂热鼓吹什么“中庸之道……合理”,而且冒充博学地在《辞海》“反粒子”条边,按照“中庸之道”批上什么“防止对立超过了限度,它就会破坏统一”。  相似文献   

13.
《三字经》中宣扬什么“讲道德、说仁义”,“中不偏、庸不易”,《弟子规》中更加露骨地胡说什么“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这些“中庸之道”的反动说教,都是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用来麻痹人民,束缚人民手脚的精神枷锁。这些说教纯粹是骗人之道,宣扬者本身没有一个人准备自己照此办理的。孔老二、林彪之流鼓吹“中庸之道”,但是他们对革命的阶级从来就不实行“中庸之道”。孔老二和他的徒子徒孙杀了少正卯、商鞅、吴起、桑弘羊等法家代表人物。林彪一伙继承孔老二的衣钵,对革命人民也从来不讲什么“中庸”的,他们对革命者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实行法西斯专政。所以,他们宣扬“中庸之道”,目的是为了维护没落阶级的利益,妄图复辟反动剥削阶级的统治。  相似文献   

14.
姚萍 《班主任》2000,(8):5-6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1)对于教师的“说理”教育,学生视为耳边风。而当学生不接受意见、行动上依然我行我素时,老师就发牢骚:“不是没教育啊!该说的都说到了,就是不听话。”(2)教师只抓行为习惯的训练,忽视教育过程中“晓之以理”的思想疏通工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教育往往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封建时代主张“学而优则仕”,近代主张“经世致用”,今天许多人认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展自我”。这种纯功利的思想波及到教育的每一个方面,也渗透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 因此,许多教师认为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是惩治学生不良行为的“杀手锏”,是裁定学生品行的“判决书”,是维护教师尊严的“护身符”。牢牢掌握这张“王牌”,就能顺利完成教育任务。因而,操行评定的目的被简单化为你怎么做我就怎么评,评完了就教完了,家长会一开,通知书一发,一学期的工作就完成了。这种简单而狭…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之中,对于“半”字似乎颇为偏爱,且多义深刻,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所谓的“半”,并不全指中庸之道,即使在如今世界的海阔天空中,它也有着极为智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史峰 《班主任》2007,(4):39-40
班主任的教育智慧往往能在育人过程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文中这位班主任的“愚”正是对教育实践的反思而获得的一种教育“智慧”。面对学生的谎言,“疏”远比“堵”更为有效。在育人过程中,“惩恶”不是目的,“扬善”才是根本。位班主任的“愚”并不是真愚,“疏”也不是放任自流,他在班级管理中始终默默关注着那些撒谎的学生,用一种积极的“无为”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只有真正的智慧才能起到如此积极的教育效果。当然,“无为”的呈现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就教师的权威和亲和力而言,也不一定非要等到毕业时才让学生知道教师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广为流传的社会思潮,后现代主义将矛头直接指向科学启蒙时代以降一直居于主导地位的现代主义,志在完全解构或消解现代主义的同一性、唯理性和必然性。当下,后现代主义已经渗透到哲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并与现代主义教育学发生激烈“碰撞”。在这关系到教育学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口,包括成人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将作出何种命运的抉择?我们认为,本真意义上的教育既不是一种现代主义教育,也不是一种后现代主义教育。而是在现代主义教育与后现代主义教育之间。当然,我们所说的“在现代主义教育与后现代主义教育之间”并不是一种回避矛盾、恐惧极端的调和主义,也不是一种胆小怕事、无可奈何的折衷主义,而是一种居间引发、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本文仅就成人教学的目标问题作一些宏观诠释,以超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成人教学目标观。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中庸”这个词似乎一直都与善恶不分、立场不明、明哲保身等贬义词等同。而我却以为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凡事都是过犹不及。那种在进退取舍之间适当把握尺度、游刃有余才称得上是正确的中庸之道。此道应用在育人上也就是一种尺度教育艺术。适当把握对学生教育的尺度,无论是在塑造学生人格、培养学生能力,还是班级工作管理都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语教学参考》2005年第5期和第8期上,人们围绕“语意识”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出现了激烈的学术争鸣。同时,在《中学语)2005年第7期上,发表了《母语教育病沉重处方投药须辨清》(以下简称《辨清》)一,该针对语教育“言语形式说”再一次进行了反驳,并以给语教育“治病”的名义。提出了语教育“言语内容、言语形式辨证关系说”。这一提法,确实避开了语教育研究“重形式”与“重内容”的角力格局。走在一条中间的道路上。这条路难道就一定符合中学语教学要求,一定走在语教学的道上吗?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它属于第三条路,但我们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它也是一条中庸之道。与传统思维橼式相吻合.律律带有很程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