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义务教育法经历了1986年的颁布实施、1992年《实施细则》的解释说明和2006年的修订三个阶段。1986年的《义务教育法》和1992年的《实施细则》一脉相承,强调义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各责任主体之间存在不对等性。2006年的《义务教育法则》则体现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立法理念。  相似文献   

2.
2006年9月颁布新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我们从新《义务教育法》中可以感悟到一些创新的立法理念,从中饱含着其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即“公平性”和“人文性”精神。  相似文献   

3.
季国强 《上海教育》2006,(10A):36-36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9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相对于20年以前首次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这次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4.
与1986年相比,新《义务教育法》不但实现了从"义务本位"到"权利本位"的转变,扩充了公平的价值内涵,而且重构了义务教育法律体系和内部的规范结构,增加了程序性保护条款,这塑造出先进的立法理念和完备的规范体系。尽管现行的《义务教育法》仍有一些需要完善之处,然而它已经表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高超的立法技术和深查民意的良法本色。  相似文献   

5.
6.
程材  启迪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8):F0004-F0004
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2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新《义务教育法》的突破与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有效解决我国义务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是修订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根本动因。新《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法的立法目的、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经费投入、政府责任、学校安全、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教师队伍、法律责任等方面都有一些新的、重大的突破。这部《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义务教育立法和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2006年6月29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新法)颁布。新法共63条,与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旧法)相比,新法不仅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具体,而且在立法理念上更加突出对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本文拟从受教育权保护的视角出发,对新法的相关内容进行解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日本的教育法规体系完善而严谨,日本对义务教育的重视也值得我国借鉴,对比日本的义务教育法制,完善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使我国的《义务教育法》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并促使我国的义务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分析的角度,剖析了以美国、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立法的演进和变迁过程,认为微观规制和宏观调控是两种不同却又辨证统一的政府干预经济的立法理念。从直接的微观规制到宏观调控的不断加强体现了政府干预经济立法理念追随制度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司春霞 《考试周刊》2013,(23):181-182
立法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需要在一定的立法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文章从立法理念的概念探究入手,分析中国传统立法理念的缺陷及原因,进而提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应树立新的立法理念,以适应社会发展,推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2.
关于修订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义务教育法》)的颁行,开创了我国教育立法的先河,同时宣告了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产生。然而,今天重新审视这部法律,不难发现它的不足。我们需要对这部法律作出修订,使其更加完善,从而使我国义务教育事业在法制化的轨道上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办好义务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履行各自的责任。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解决新的教育问题,我国对《义务教育勘进行了修订。新《义务教育法》突出“责任”这条主线,进一步明确了责任主体,清晰各自责任,凸显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立法背景:义务教育取得了大发展,但一些问题日益凸显,亟待突破。1986年,《义务教育法》通过以后,对于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事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经过20年的奋斗,义务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98%以上。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两基”,义务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义务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国民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2000年“普九”以后,义务教育进一步得到了提高。截至2005年,全国小学的净入学率达到了99.1%,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是98.4%,与1986年不到70%相比,提高了28个百分点。新增的文盲,…  相似文献   

15.
童工这个倍受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其构成正悄然发生变化:一些中小学学生开始在暑期涌入童工潮。童工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教育立法的现状。揭示童工现象严峻的现实,并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立法经验,以寻求解决童工现象之教育立法方面的启示,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立法中一个值得注重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立法技术和理念对立法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文字技术的出现是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化的关键,立法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法的科学化和精细化,现代立法机构技术、程序技术和文本技术的运用使法之"真、善、美"成为可能。然而,仅靠立法技术难以摆平各种社会关系,立法还须坚持正义立法、符合社会现实立法和以人为本立法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草案)》,对1986年制定的义务教育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如何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法,是我国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日本义务教育立法过程及其特点的研究,以期对我国完善《义务教育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我国义务教育立法对学前教育立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前教育立法是当前我国教育立法的重点之一。学前教育立法应吸收义务教育立法的有益经验。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到2006年《义务教育法》,我国义务教育立法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教育立法进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新《义务教育法》在立法理念、立法实践、立法内容等方面,对我国学前教育立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颁布的新《义务教育法》于9月1日开始施行。当前,全社会认真学习贯彻新《义务教育法》,意义重大。一、认真学习、全面理解新《义务教育法》的社会背景、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7月1日起实施以来,对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义务教育法》在许多重要方面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经费未能得到保障、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未能得到有…  相似文献   

20.
新的《义务教育法》充满平等、人权、正义的法治理念,体现了打造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的法治要求,更清晰地界定了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强化了各种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依法治国的法治原则在义务教育领域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