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主任之友》2013,(11):4-4
写作业是学生的天职,不交作业就等同于“渎职”。一个班级,总有那么几个“渎职”学生,一问,不是忘记带了,就是作业本不见了,或者作业太多写不完,甚至还有梗着脖子说就是不会写的……林林总总,让班主任伤透脑筋,头疼不已!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相信每个班主任都会有疑惑:为什么班级里总会出现不交作业的硬茬?他们怎么可以找出那么多理由,做出那么多可气的事儿来搪塞?  相似文献   

2.
一元钱     
吴丽 《海南教育》2010,(6):33-33
自习课上.我正埋头改作业。忽然,一只脏兮兮的小手递过一元钱。一个怯生生的声音流进我的耳朵:“老师。我在校园里捡到一元钱。”我抬头一看.陈小业——一个在班里几乎被同学们遗忘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王清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妈妈见了,忙问:“儿子,怎么啦?”王清也不说话,就从书包里取出作文本,打开后交给了妈妈。本子上有王清前几天完成的作业———一篇小练笔:我的爸爸已经四十多岁了。他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两条粗粗的眉毛,一只挺挺的鼻子,鼻子下面有一张爱说话的嘴,头的两边有两只大大的耳朵。听别人说,耳朵大的人就有福气。小练笔的下面有老师的评语:看了你的小练笔,我对你爸爸的外貌好像仍然一无所知。这是因为你没有写出爸爸外貌的特点。妈妈看完了王清的作业,正想说话,突然门铃响了。王…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上帝想接四个孩子到天上玩玩儿,就对他们说:“说吧!我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你只要说出一个心愿,我就能立刻把它变成现实。”第一个孩子立刻回答:“我想变个瞌睡虫,会飞,只要往老师的鼻子眼儿里一钻,他就立刻睡着了。”上帝问:“为什么?”“他睡着了,才不会给我们留那么多的作业!”第二个孩子说:“我想当一回老师,就当一回,当一个特别特别厉害的老师!”上帝问:“为什么?”“这样,我也就能给老师的孩子留好多好多作业了!”第三个孩子说:“我想过一个绿颜色的星期天!到绿色的草地上踢一会儿足球!”上帝问:“怎…  相似文献   

5.
10岁的萌萌这几天总觉得耳朵里痒痒。奶奶说:“你的耳朵里准是有耳屎了。”萌萌问:“那怎么办?”奶奶说:“掏一掏就好了。我年纪大了,眼神不好,等你妈下班回来再帮你掏吧。”妈妈下班以后,萌萌告诉妈妈自己的耳朵里痒痒。妈妈仔细看了看,说:“是有点耳屎,不过不多。总掏耳朵不好, 还是别掏了。”萌萌不答应,说如果妈妈不帮他掏,他就自己掏了。妈妈说:“那就更不对了。小孩子的手没轻没重,很容易把耳朵掏坏的。”说着,妈妈从包里拿出了一份宣传材料。原来这天是3月3日,是我们国家规定的“爱耳日”,妈妈单位特别发了这份材…  相似文献   

6.
刊中幽默网     
复杂的汉语外国留学生学汉语常常闹出笑话,令人忍俊不禁。有一个学生分不清富与贵的区别,他造句曰:“三中全会后,农民越来越贵了。”一女生在作业里写:“我每天都很忙,白天做功课,晚上练习生子(字)。”又一学生在英译汉时将本意为“张太太与她的先生离婚了,我很同情她。”的句子译为“张太太与她的先生离婚,我很对不起她。”惩罚两个教师在谈论着各自的学生。一个说:“昨天,我发现一个学生没有洗脸就进了教室,我很生气,将他赶出了教室。”另一个说:“做得对,今天他洗了脸来了吧。”“哪里,今天我到教室,发现全班同学都没…  相似文献   

7.
由于几千年的“上智下愚”的中国文化的影响,教育在传统的意义 上,主要指教师居高临下的一种赐予,并且这种赐予似乎都是教师通过声音方式,从口里“ 讲”或“说”出来的,声音充斥学生周围,“听”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现在不能 体罚学生了,教育似乎就等于“叫”:教师的讲课声;校长的教导声;班主任的批评声;父 母的唠叨声,特别是,有的班主任坚信:“说你听、你就听,不听也得听”。学生们大多生 活在一个声音世界,在有的教师眼里,似乎一个个学生除了耳朵,什么也没剩下,这句话对 不对,老师可以扪心自问。一声音在传递…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则故事:同是卖粥的两个摊子,都准备了鸡蛋,当然价格也是一样的。一个摊子的服务生问顾客:“先生,请问要不要在粥里打个鸡蛋?”结果约有一半人说“不要”,一半人说“打一个吧”。而另一个摊子的服务生问顾客:“先生,请问您的粥里要打几个鸡蛋?”结果约有一半人说“打一个吧”,另一半人中,有一些说“不要”,有一些说“打两个吧”。就这样,两个粥摊的营业额有了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月亮下来了     
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随着时光流逝了。可童年的趣事却一桩桩、一件件留在记忆中,让我时不时地回想起往昔快乐的时光。那是一个繁星密布的夏夜,妹妹到凉台上去玩,只见那盛满水的脸盆里有一轮圆圆的月亮。妹妹说:“妈妈,月亮跑到脸盆里了。”她欣喜若狂,连蹦带跳地跑到了好朋友朵朵家。妹妹把嘴靠近朵朵的耳朵,神神秘秘地说:“朵朵,我家有个月亮呢!”“骗人!”“没骗你,不信,你到我家去看!”于是,朵朵随着妹妹来到了我家。两个人蹲在脸盆旁,目不转睛地盯着盆里的月亮,默不作声。朵朵看着,突然自言自语地说:“奇怪,怎么就…  相似文献   

10.
[案例] 周五下午一上班,午托老师就气冲冲地找到我:“张老师,你们班有三个学生中午在宿舍咬被子,把被芯里的棉花弄得满天飞。”她的身后,跟着三个耷拉着脑袋的男孩子。其中一个早上因为作业“偷工减料”刚被批评过,另一个因前两天在宿舍说笑影响他人休息而被我“谈过话”。  相似文献   

11.
近日,在青岛嘉峪关学校的校园里,多了许多“耳朵”,这些“耳朵”无处不在。操场上、走廊里、楼道口、教室里、食堂里、厕所里。有些“耳朵”还跑到了校外,如公交车上、上学路上,等等。可以说,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可能都会有这样的“耳朵”。这些“耳朵”就是嘉峪关学校的老师,他们在“偷听”童言。  相似文献   

12.
【教学片段】师:“王大伯还是个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呢!”这里的“闻”是什么意思?老师查了字典,“闻”在字典上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用耳朵听,一个是用鼻子闻。你们觉得在这里它是哪个意思呢?  相似文献   

13.
快活林     
一题数解老师:四减四等于几?学生:等于八,老师。老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你把课桌的四个角砍掉就明白了。责任老师:莫里茨,你来说说,“责任”是什么意思?莫里茨:假设我的裤子有两条背带,现在断了一条,那么所有的责任就在另一条背带上了。·快活林·造句“给我造个句子,在这个句子里必须有个‘糖’字。”“父亲在喝茶。”“‘糖’字在哪里?”“在茶里。”多听少说小明:“为什么耳朵有两个,嘴巴才一个。”爸爸:“这是叫你多听别人劝告,自己少说一些废话。”快活林  相似文献   

14.
眼下,少男少女多爱另类打扮,怪模怪样的让家长又担心又生气,学校也作出了各种规定进行限制,可昨晚,一位家长却怒气冲冲地打来热线,抱怨自己儿子声称耳朵打眼儿是跟老师学的。徐女士昨晚偶然间发现,他儿子的一只耳朵上竟然打上了两个眼儿,她十分看不惯儿子的这个新嗜好,生气地教训儿子:初二的孩子就该有个学生样,别学什么另类。可儿子“理直气壮”的答复却让徐女士心中一惊:“我们地理老师耳朵上扎了7个眼儿呢,我是跟她学的。”一时间,她竟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与儿子的谈话。徐女士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内幕”既气且忧,甚至想到要…  相似文献   

15.
先看一个教学片断片段。在一次公开课上,执教的老师提问学生:“你们看,老师的眼睛里有什么?”有个学生看了老师的眼睛很长时间,然后举手回答:“老师的眼睛里有个我!”这位年轻的老师生气地说:“什么有个我?坐下。”于是又问另外一位学生,这位同学根据教材的内容回答:“老师眼睛里有眼球。”老师大大夸奖:“这个小朋友观察仔细,回答准确。”  相似文献   

16.
现在有人说高中学生是最苦的一个群体。记者在海口市部分中学采访,也听到老师们谈到学生课业负担重。一位高一年级班主任说,有个星期一的早上他问班上学生“今天要交多少作业?”学生答:“九种。”除去周六补习一天功课外,还剩一天两个晚上,要完成如此多作业,这位老师说.我真的不忍心再给他们留作业了。  相似文献   

17.
如何引导学生克服“餍足心理”徐前程学校里的学生常常会“得”这样的“冷热病”:新学年伊始时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课堂上聚精会神、专心致志,老师布置的作业能够按时完成,字写得工工整整;可是开学一段时间后思想上就有些疲沓,上课不专心、作业马虎,甚至有迟到早退...  相似文献   

18.
幽你一默     
耳朵被拧掉了有个老师经常用体罚的方法对付学习差的学生。一次,一个学生在作业中把“陈”字错写成了“东”字,老师发现后非常气愤地当着全班同学把他叫到前边,大声问:“说!你的‘陈’怎么没了耳朵?”  相似文献   

19.
叶祝颐 《云南教育》2014,(13):43-43
翻开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记者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变化。一年级语文第一页是导学部分,《我爱学语文》取代了原来的《我爱上学》。《我爱学语文》里有3幅图片:第一幅图是两个小朋友在写字,一个对另一个说,我会写自己的名字;第二幅图画的是两个小朋友在图书馆里读书,一个说:“我爱看故事书”,另一个捧着科普书说:“我要上火星玩儿”;第三幅图画的是两个学生在交流识字,一个说:“耳朵的耳字像耳朵一样,真有趣!”另外一个小朋友说:“我爱背诵故事。”改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比如,二年级上学期第二课,记者看到了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教材,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居然收录了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而传统爱国主义篇目《吃水不忘挖井人》配的是挖空心思找来的“老水井”的新闻图片。一系列变化让人耳目一新。“与时代贴得太近了!''拿到书的教研员发出这样的感慨。(6月15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20.
情境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游戏吗?生:喜欢。师:有一些游戏不仅好玩,而且里面还有许多小秘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几个这样的游戏,好吗?[评析:用师生对话的形式把学生带入情境,教师向学生说明这一节课就是来玩几个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一:摸球游戏1.学生在游戏中体会“一定能”和“根本不可能”两种情况。(1)出示6个袋子。(每个袋子里都有6个相同颜色的球:白球或黄球。)师:现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个袋子,每个袋子里都有6个球,下面我们就来一个摸球比赛,哪个小组摸出的白球的次数多哪个小组就赢了。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