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的诸子百家中,杨朱因提出"贵己""为我"的观点在当时引起巨大的轰动。虽然历史上杨朱一派的思想评价较为否定,含有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的色彩,但是本研究认为其生命哲学中"全生葆真"和"适欲"观具有值得肯定的历史价值和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2.
对杨朱及其思想的认定,历来争议不断,虽然可据以研究的资料比较有限,但是从仅存于世的"为我"、"贵己"等思想,我们可以窥探出杨朱和诸子的关系、杨朱的生存哲学、杨朱的名实论以及杨朱学说在当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有一种观点认为,杨朱学说的核心或重点是一种治国之道,其根据是《列子·杨朱》中的几段话。通过仔细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话不可能是杨朱的意思。杨朱的主张并不是一种治国之道,他只是坚持一种个人对待社会、国家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孟子"距杨墨"的异端批判意识有着丰富而又复杂的思想内涵:一方面,孟子强调切入事件之前要"知其罪",投身事件之中要"距其非",结束事件之后要"恕其过";另一方面,"杨墨"是个变项,所有背离孔子之道的异端思想均可填入其中,孟子由此把距杨墨与禹抑洪水、周公兼夷狄、孔子成《春秋》联系起来,确立起"距杨墨"在儒家思想史上的权威地位。基于这一异端批判意识具有包容性与独断性的矛盾两重性,我们需要崇尚真理、拒斥谬误,对此予以创造性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大学生道德诚信出现滑坡趋势的当下,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回归经典国学,把儒家的"仁"与道家的"无为"思想应用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准确定位传统哲学与大学生普世价值的结合点和创新思维的平衡点,从而帮助广大大学生塑造健康的人生观,构筑健全的思想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6.
儒墨两家在战国时代并为显学,但儒墨并显的情形在百家争鸣的战国之后就不复存在了。历史的选择是儒家学说不断的成为文学等各领域的统治思想,而墨家思想却逐渐式微。笔者结合文学史实从“仁”与“兼爱”的内涵入手。探析古代文学中的儒显墨微现象。  相似文献   

7.
郭强 《文教资料》2013,(24):64-65
儒家思想在古代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儒家的继承者,孟子则积极深化并推动了孔子学说的发展,且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孔子思想的精髓.孟子对孔子仁的继承与延伸,一定意义上提高了孔子地位,同时也使儒家学派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恻隐之心”是孟子伦理思想中关于进行道德修养的首要出发点。它是先天存在于每个人的本性中的一种最原始的道德情感,它的发展具有层次性。孟子的“恻隐之心”在含义、性质、行为等方面与康德的“敬重”情感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9.
孟子认为"色"乃人性之本,在"色"与"礼"的关系上,以上位的"仁"为根本原则;孟子从婚姻血缘关系出发,认为男女结合应该符合"礼"的要求,但是对于两者结合的规范也有灵活的应对,总体上对男女结合持积极的态度。虽然孟子出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家庭中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的现象,但是孟子尊母则反映了母亲这一女性角色的特殊之处以及儒家对孝悌观念的重视,在事亲礼仪的秩序上,对待父母并无差别。建立在"仁"与"礼"基础之上的两性相处之道,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家国同构关系的秩序体现,孟子正是围绕家国秩序的根本格局从而对男女两性进行性别定位。  相似文献   

10.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和孟子对“仁”都做了深入的论述,比较他们对“仁”的不同主张和见解,对深入理解和发扬“仁”的精神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了台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仁"在《论语》中是全德之称,它至高却非至远,为之由己,求之则至。本文指出《论语》中为仁之道的逻辑推演进程为:以"孝悌为本"作为逻辑起点,通过忠恕之道的扩充展开,达到"天下归仁"的共同归宿。旨在说明,这一逻辑演进的展开得益于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共同智慧。  相似文献   

13.
李正标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1):27-29,38
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德治思想的社会政治依据 ,性善论是其德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仁政论是其德治思想的归宿 ,但孟子的德治思想与当代的以德治国又有根本区别。民本思想进步性表现在“民贵君轻”和对“天、神、鬼”观念的突破 ,因此它在历史上对统治阶级治国安邦起到极大的作用。孟子的民本思想及德治思想对今天贯彻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儒家思想是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并且产生了世界性影响的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学派。儒家思想的和谐世界观、"贵中尚和"的理念,对于我国正处在经济与社会转型的重叠期,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国际和平发展,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孟子的社会政治学说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孟子思想体系重要构成部分的社会政治学说,是早期民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仁政论、社会分工论和历史观是其主要构成部分。其中的思想,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应辩证看待。可以说,孟子的社会政治学说.把历史上传统的民本主义思想发展到封建统治阶级所能容许的最高限度。  相似文献   

16.
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设计,是中国传统哲学长期探索的重要的人生课题之一。而儒家对人生哲学的探索,对中华民族的性格、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孟子理想人格的要素、理想人格典范和理想人格修养三个方面探讨了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理想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孟子的"权变"哲学思想出发,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在礼仁、君臣、义利等关系中的表现,并对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做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孟子志气观即“尚仁义之志”、“养浩然之气”,造就了古往今来的人格和气节。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全球化的浪潮又给传统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如何通过立志教育培养健全人格并保持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从孟子志气观的宝贵思想中获得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已经把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摆到了最高位置上,本文分别从“民本”思想,“仁者,爱人”思想等方面着重阐释了优秀领导干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民族传统美德与党的宗旨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20.
《孟子》一书包含了孟子的政治、经济、哲学等多方面的观点。有一家之言,自然也就有所谓“异端”的批判。对孟子的观点,不能妄下论断,它只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在思想界中一种反映。然而通过孟子的视角,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百家争鸣的盛况,将《孟子》一书中有关“异端”加以整理,不失为研究当时学术的精悍史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