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体运动美是身体的运动之美,是人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美,是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运动是体育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人健身的主要手段之一,人体经过运动才能实现健身长寿的目的,人是运动的主体,又是运动的客体。"健康、力量、美丽"是人类所追求的身体状况的最高境界,而健美操运动,无论是健身健美操还是竞技健美操无不处处表现出"健、力、美"的特征;在健美操运动过程中既遵循对称、和谐、统一、整齐等美学的形式法则,又体现体育特定的健康、力量、速度、协调、灵敏等运动美学与锻炼的价值。为此,本文通过对人体运动美进行探析,针对如何在健美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运动美感,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帮助学生在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审美能力,实现健美操特有的美学与观赏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庄子美学是生命美学,它以生命为逻辑起点构建起"道"的美学体系.它追求生命的自由,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天合天",通过"心斋"、"坐忘"与物同化;追求"大美",追求绝对自由的美,达到一种至高的审美人生境界.庄子美学对后世影响深远,现当代的生命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美的观点来审视和观照编辑实践,"美"存在于编辑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可谓编辑活动就是发现美、创造美的活动;因此客观上需要编辑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并应用于编辑实践的审美创造中,为社会提供具有审美价值和意义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4.
以西方美学理论为视角,对竞技体育的审美属性及其审美价值展开“史论结合”式的研究.依照竞技之美呈现的不同形式,将其分为美的属性与崇高属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竞技体育特点分别对这两种审美属性加以辨析与整合:美的属性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主体外在的身体层面,反映在竞技体育主体及其参与者情感之中展现为一种“美感”;崇高属性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主体内在的精神层面,反映在竞技体育主体及其参与者情感之中展现为一种“崇高感”.美感主要体现为由人类感性层面所掌控的一般性美学特征,而崇高感则主要体现为由人类理性层面所掌控的超越于美感之上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丑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其美学意义是多方面的.以美为主,以丑衬美的审美意识;化丑为美的观念;以丑为美的审丑意识及丑的刺激对世界发展的推动作用的等等.纵观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传统,主要是由悲剧的、崇高的、荒诞的甚至是丑的美感经验构成.因此,审美活动中不要忘记审"丑"不要忘记"丑"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节奏与美     
美是在人和自然、社会和艺术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美的本质离不开人的本质。美是客观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和谐统一。自然中的美是自然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社会中的美,是社会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艺术中的美,同样是艺术中的审美对象的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谐统一的结果。因此,美,就是节奏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当代主流经济学的工具主义的贫困以及美学的世俗转向使得经济美学的建立成为可能。但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经济美学的研究甚少。本文从经济学的价值美和经济学的工具美两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经济美学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经济学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它是通过研究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来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既是马克思经济学发展的目标,同时也兼具美学内涵,成为马克思经济美学的核心思想;此外,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蕴含着"简洁美"与"和谐美"等美学特征。在今天,马克思经济美学思想对"以人为本"发展观以及和谐经济观的建构仍然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德意志自由本体能否"呈现",人对此本体是否具有"智的直觉",是20世纪新儒学理论代表牟宗三与康德对判的中心论题,也是牟宗三新儒学核心之心体论拱心石.这一争论聚焦于心体是否可能以"当下顿现"取代对未来的信仰.牟氏的心体圆顿缺乏实践中介而终究落实于心体自身的审美境界感,并以更为自觉、强烈的现代性时间观批判重构了康德判断力批判.牟氏道德哲学及中国传统心性之学的现代性意义实质是美学性的.牟宗三哲学的美学性质是超出牟氏儒家伦理本位情结并被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与中国美学史均忽视的一大课题.牟氏坚持道德心体超出审美境界的本体"呈现"与"直觉",实际突破了通常囿于艺术形式美与情趣生活美的美学视域而凸显出作为伦理行动的美.牟氏的道德理想主义心体论复现并发展了作为中国儒家美学深层代表的伦理行动美,而中国美学研究长期以道家美学及艺术学研究为主干.牟氏围绕伦理审美境界对心体意向宏大而精微的研究,客观上为20世纪中国美学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并成就了一种根基于中国传统的元美学.  相似文献   

9.
袁鼎生的审美生态观是当代中国生态美学中比较成熟、比较有影响力的体系之一。他的生态美学之路可以分为自然之路、历史之路和现实之路。他以生态审美场为元范畴,提出"美在整生"的崭新命题,将系统生成、系统生存、系统生长的"整生"作为审美的本质和本原,建立了立体旋升和动态平衡的生态网络辩证法,指出美的理想在于绿色艺术人生的、实现审美的生态自由的美生王国。  相似文献   

10.
体育是美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借助体育教学把美学教育贯穿到整个体育活动之中,体育教师应更进一步了解体育美学的重要性。美学的价值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美学以体育的表现形式,展现人类的自我健康美,力量美,形体美。体育教师只有明确体育美学的性质与特点,才能塑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材。体育教师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体育美学的能力,就得不断地丰富生活经验和运动实践经验,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等,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去欣赏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