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氯气与氢气迅速化合而爆炸(1)实验改进此实验是研究氯气性质的实验,所需原材料是有毒气体氯气。力求使整个操作过程在全封闭环境中进行;尽可能使装置微型化,减少原料用量以减少或消除实验中产生的废气。笔者经过反复的研究与实践,设计了以下实验,经我校20多个实验班2年来的重复使用,效果颇好。图1(2)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3)实验所需仪器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简易启普发生器、橡胶管、止水夹、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橡胶塞、稀硫酸、锌粒、浓盐酸、高锰酸钾晶体、镁带等。(4)实验步骤①在简易启普发生器与橡胶管、止水夹组成的密封装置里,利用…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中师)化学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中,钠要在加热熔化状态下才能与氯气反应,会使学生认为钠与氯气反应的条件是加热。且反应所需的氯气要提前制备,结果是实验时氯气的浓度降低,影响实验效果。我们对实验进行了一点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实验仪器 一个250毫升的锥形瓶(配两个橡皮塞,其中一个橡皮塞上固定一个用白铁皮自制的小燃烧匙,如图1所示),一个青霉素瓶,两块玻璃片。 二、实验步骤 1.在锥形瓶中放入一个盛有少量氯酸钾晶体的青霉素药瓶,用长滴管往青霉素瓶中加入适量浓盐酸,用橡皮塞轻轻塞住锥形瓶口,待整个锥形瓶呈  相似文献   

3.
(1)设计初衷 高中化学氯气部分有很多丰富多彩的实验,但是由于氯气本身具有刺激性气味和剧毒,且金属在氯气中燃烧,放出的热量使大量的氯气逸出,不符合绿色环保的思想,故在课堂作为演示实验存在一定困难。本实验改进就是从环保角度出发,通过方法的改进,解决金属丝在氯气中燃烧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4.
用高一教科书上制取氯气的装置来制取氯气和演示氯气性质的实验弊病较多: 1.制取氯气和演示氯气的性质实验时,需收集好几瓶氯气才能完成演示实验,每当换瓶时氯气会扩散出来,污染空气,对师生的健康危害极大。 2.用MnO_2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温度稍高时制出的氯气便不纯,有氯化氢气体混入,影响实验效果。 3.在演示次氯酸使色布褪色的实验时,还要把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装置搬到教室,很不方便。  相似文献   

5.
正1原实验存在的不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钠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将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至燃烧,再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倒扣在燃烧的钠上面。教学中笔者发现其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对钠加热时间长,则消耗钠的量多,与氯气反应的量就减少;对钠加热的时间短,则可能观察不到钠与氯气反应的现象;对钠加热时会生成氧化钠,将钠与氯气隔开,反应可能无法继续进行;氯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集气瓶倒扣时,容易造成氯气泄露而污染空气,危害  相似文献   

6.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必修第一册》第65页实验4—1到实验4—4,都需要用到氯气,共4瓶。因本校有26个平行班,7位任课教师,这一节内容分散在大约一周时间内,也就是说实验教师要在一周时间内,每天制取氯气。我们知道氯气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实验室虽有通风设备,但因为氯气的密度较大,实验室内的氯气总是排不干净,所以实验教师很容易中毒。很多学校为了避免这一点,而不做这个实验。  相似文献   

7.
(1)特点:该仪器是通过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综合运用而制成的化学专用仪器。采用内压式结构,解决了高中化学中电解氯化铜溶液时不能收集氯气的难点。在阳极不仅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氯气,而且由于仪器是密闭的,在产生氯气的过程中仪器内部压强增大,高于外界大气压。从而使氯气能够从贮气管中排出,进行检验。阴极可以取下来让学生观察析出的金属铜,并与对比电极形成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8.
高一化学课本上第一章红磷在氯气中燃烧实验存在如下缺点 :1.操作复杂 :此方法需制取氯气、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把燃烧匙移入盛氯气的集气瓶中三步操作 ,每步操作必须干净利落 ,否则要花费大量时间。2 .由于实验过程中有氯气逸出 ,造成环境污染。3.不能控制红磷与氯气的反应速度。为了克服上述弊端 ,现对本实验做如下改进 :一、实验装置1 .平底烧瓶  2 .内吸有浓盐酸的胶头滴管3.内盛少量红磷的燃烧匙  4.高锰酸钾晶体5 .氢氧化钠溶液  6 .烧杯  7.水止夹二、实验操作及现象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 .氯气的制取 :把胶头滴管内的部分浓盐…  相似文献   

9.
1.通常制取氯水的方法是将氯气持续通入水中,并用碱液吸收余氯。因受氯气溶于水的速度限制,实验中有大量氯气来不及溶解即从水中逸出,故氯气利用率低,耗用试剂多。  相似文献   

10.
《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实验1—5是把红磷放在燃烧匙里,点燃后插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由于燃烧匙是铜质的,在插入瓶及红磷与氯气反应时都是热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一化学《氯气性质》一节中 ,有氢气和氯气混合爆炸的演示实验 ,在该实验中 ,经常会出现试管炸裂 ,碎片炸伤学生现象。为了保证安全 ,特做了如下改进。1 实验装置 (如图 1 )图 1  图 1是固定在用废铁圈做的底座上的竹筒 ,竹筒一侧挖一光照孔 ,竹筒里面放大试管。2 操作步骤( 1 )氢气和氯气的收集。先收集氢气。在检验纯度后 ,用排水法收集 12 试管氢气 ,用橡胶塞塞紧试管口 ,放在水槽中。后收集氯气 :在水中打开装有12 试管氢气的橡胶塞 ,用排水法收集 12 试管氯气 ,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 2 )将收集有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的大试管…  相似文献   

12.
根据绿色化学理念 ,绿色化学实验应当是一种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废弃物的实验技术和教学手段。为了使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运用绿色化学知识进行实验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地渗透绿色化学教育 ,笔者此前曾经对初中阶段的一些典型的化学实验及其产物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研究[1] ,现再将两个涉及高中的化学实验进行探讨 ,与同行们共勉。1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及MnO2 的回收这是一个典型的无机制备实验。该实验中 ,以浓盐酸和MnO2 为原料 ,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MnO2 +4HCl =MnCl2 +2H2 O+Cl2 ↑  氯气是所需要的产…  相似文献   

13.
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修订本(科学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48页[实验2—7]金属钠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操作时是将盛有金属钠的燃烧匙加热待钠燃烧后,伸进集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本实验操作有时不易成功,也不能补救;实验中现象不够明显,容易产生一些负面现象(加热点燃时,由于燃烧匙是铜做的,易产生Cu的焰色);实验过程中,未反应完的氯气易溢出,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4.
氯气的演示实验是高一化学中必做的实验。因我校条件所限,不可能在实验室中上课,必须把“瓶瓶罐罐”搬到教室里去做。现我把在教学中氯气的几种制取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氯气的制取是一个原子利用率很低且污染环境的实验。本文通过绿色化设计,将该实验与酸碱中和滴定和二氧化锰的回收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原子利用率很高、不污染环境且能回收资源的绿色化学实验。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从细节方面对新教材中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的科学探究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减少了可能的危险性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为避免有害气体对实验场所的污染,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可采用如下装置,进行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一、实验装置二、实验步骤1.打开活塞F,在瓶外将氢气点燃,小心而快速地将导管伸过三口瓶内,使氢气在玻璃管D内燃烧。2.滴入全部盐酸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可见氯气在三口瓶内弥漫.旋转点火导管,使火苗离开玻璃管,并略加快氢气的排放速度,可观察到醒目的苍白色火焰,同时湿棉球旁出现飘动的白色雾带。3.由分液漏斗注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氯化氢气体和余氯。三、实验分析1.从氯气产生到实验结束。整个装置都处于全封闭状态,故氯气和氯化氢…  相似文献   

18.
在高一化学《氯气性质》一节中,有氢气和氯气混合爆炸的演示实验,在该实验中,经常会出现试管炸裂,碎片炸伤学生现象。为了保证安全,特做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19.
氢-氯混合气体光照爆炸实验是现行高一教材中一个难度较大的实验,又是学习氯气性质的难点。根据多年的实践,我们认为本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以下三点:1.氢气和氯气的纯度。混合气体中混入少量其名气体(如氧气等),都会影响该反应的速度,甚至不能引爆。2.氢氯体积比。氢气在氯气中的爆炸极限是9.8-52.8%,为了保证氢气在该爆炸极限里引爆,混合气体的体积比选择V(H_2)∶V(Cl_2)=1∶3为佳。3.光照的能量。点燃镁条进行光照,氯的离解能为2.479eV,镁条点燃所产生的强光(含有285.2nm短波长的光线)可以使氯离解而引爆。根据以上三个实验条件,对实验作…  相似文献   

20.
高中化学实验中常要用到新制的氯水。现行教材中或实验室一般制备氯水的装置(见图1)。该装置存在如下缺点:①装置为一敞开体系。制备时会造成大量.的氯气外泄,既浪费药品又污染环境,更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②因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大,氯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又小,溶解速率慢,所以该法需要较长时间,也不易制得饱和氯水。③制得的氯水只能用倾倒法转移,操作者容易接触到外逸的余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