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舒亶是王安石变法集团的中坚力量,后世对他的理解与评价极为纷杂。舒亶的思想、行为主要受吴越文化特质的影响。吴越文化之崇武尚勇的精神使他在变法运动中无畏无惧,吴越文化切人事而见深刻的特性使他在保卫新法的运动中表现突出,吴越文化的冲淡之风影响了他的性情并在其诗词创作中时有体现。唯有从文化的角度切入,教们才能对这位吴越才子作出正确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昭通作家群正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了某些较为鲜明的共同的风格特征,可概括为朴拙与灵秀.其中又可分为两派:其一为朴拙中透着灵秀,在真实地描写和再现现实生活中透露出作家观察生活的机敏与睿智;另一派为灵秀中孕含朴拙,在表现生活、表现理想和表现自己的审美追求的过程中孕含着由现实生活所激发的真挚而浓烈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作家的汉语创作应该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理应指称新时期以来二三十年间存在和活跃于我国文坛的一种文学现实。它有其特定的内涵:少数民族作家在熟练运用汉语进行文学创作的同时,高扬着自己的民族性。它的兴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给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和汉语言文学带来了不少变革,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台湾新文学“成熟期”与“战争期”的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杨逵的小说创作。笔者认为杨逵的小说创作以高度的思想性将台湾新文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残疾及其拯救--论史铁生创作的心路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狭义的残疾是指生理上的缺陷,广义的残疾是指人所不能者.史铁生真切地体验残疾人在物质与精神上的生存困境,他从狭义的残疾问到广义的残疾,探寻出人的三大根本残疾,并积极寻求拯救之途.他直视残疾,不泯希望,为个人和他人找到了顽强生存下去的勇气和理由.  相似文献   

6.
黄钲的小说主要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代特征颇为鲜明,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广西乡村的巨大变革,坚持文学写人性,表现人的情感世界。作为一位壮族作家,他善于描写少数民族风情,并将其融合于小说主题和艺术手法之中。另外,由于急于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加入文学主潮,也导致在小说的主题与故事之间出现裂痕。八十年代末,黄钲的小说转向追求通俗性。  相似文献   

7.
元代少数民族杂剧作家的创作,一方面与元杂剧创作的整个主流融合在一起,体现着元杂剧的时代与艺术风貌,另一方面又表现出了独特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这种独特的创作与当时民族大融合的社会背景有关,同时也与作家的民族特质密切相联。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探讨壮族作家吕立易的杂文、散文和小说创作特征.吕立易的作品贴近生活,能扣合着时代的脉搏,并见出思考的严肃和发掘的独到.特别是其散文和小说创作,在对壮族人民现时生活的把握上,既表现了时代巨变给特定民族带来的种种冲击,又反映了传统因袭对特定民族的精神羁绊,并以现代意识对其深层文化心理的共能性嬗变进行烛照.体现了作者对一个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民族历史进程进行更高层次内在把握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创作意识是促使创作能力转化为创作行为的意识。在文学创作活动中 ,没有创作意识 ,创作主体不可能运用创作能力 ,展开具体创作活动 ,文学作品也就不可能产生。作家的创作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它至少包括三个基本方面 ,即创作动机、创作预期和创作潜反射心态。在每一种因素中又充满着十分丰富的生活、审美以及创作观念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辛词在宋代文学乃至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从整体风格上看,辛词是对北宋以来以苏轼为代表的豪放词风的继承与发扬,在古代诗歌史上树立起又一大家风范;从内容与作品基调上看,莘词又时刻反映着时代脉搏的律动,反映出一个以报国忧民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对生命价值与人格理想的执着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辛词与陆诗是南宋文  相似文献   

11.
南宋遗民词人悲剧性的生命体验使他们更易领会道教的义理,加上地域文化的影响,他们与方外之士结友唱和,广泛交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从中对道教义理也有了较多的认识与理解,这样,就使道家思想深刻渗透到了遗民词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他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并体现在词作的思想意蕴中.  相似文献   

12.
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绘了三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即冥界、人界和仙界,其中以神仙、道士为主角的仙道题材在作品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作者以神仙世界作参照,借仙人的超凡脱俗、仙术的神奇怪诞、仙境的自由美好来劝善惩恶、警世砭俗,以寄寓作者愤世、劝世、救世的创作目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少年劳动党是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一个进步党派,经过一个演进和发展的过程,从孤星社时期的文化斗争,到铸魂学社时期的抗日救亡活动,再到正式组党时期的民主政治活动,构成了一个清晰的演变脉络。中国少年劳动党从文化活动走向政治斗争、从结社到组党的历程,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政治斗争日趋激烈的重要表征,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中国当时政治斗争的情形。  相似文献   

14.
北宋中期的唐史研究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士大夫忧患意识的增强,以及对《旧唐书》的不满,使得北宋中期出现了一股唐史研究的热潮,涌现了一批具有深远影响的史家和史著。这些史著多以《春秋》之义为评判标准,褒贬唐史,史评色彩浓厚,鉴戒思想突出。  相似文献   

15.
宋之问是初唐统治集团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但在格律诗、短歌及骈文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确立了他在唐初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还从籍贯、死所及作品争议方面进行了考订,澄清了疑说.  相似文献   

16.
宋人在对前代特别是本朝文学发展历史的理论总结和批评阐释中,逐步产生了自觉的诗歌史观并形成自成体系的文学史叙事话语。其文学史叙事主要在时序论、文脉论、文体论、典范论、派家论五个范畴内展开,同时运用以纪年区分时段、确立经典人物图谱、命名文学典范与诗家派别等言说方式,构成交错联结的文学史叙事链,搭建了宋代文学史的基本框架。其大量"互文性"的诗学文献所提出的丰富议题,为后人提供了可置身其境的历史视域和可资利用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7.
汉乐府诗中的《妇病行》、《东门行》、《孤儿行》,写出了下层人民的贫苦生活;《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写出了统治阶级的奢华生活。这六首诗,不仅写出了他们物质生活贫富悬殊的两极世界,而且还写出了他们精神生活苦乐不均的两极世界,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是汉朝历史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母语分别为汉语和英语的学者在同一领域的学术写作中引用的使用的异同,笔者选取了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中英文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发现两者之间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性。其中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英语文章较汉语文章更多使用直接引用而较少使用间接引用中的完整引用;英语文章中转述动词的丰富性要远远高于汉语;英语中参考文献较汉语更新更全面。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中注重导向性与前沿性和焦点性的统一、层次性与专题性和研究性的统一、实效性与理论性和情感性的统一,是确保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改革达成预期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