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点以文本解读为核心,将阅读能力与人们的日常认知能力结合起来,这一理念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启示.以此理念为基础,以《新视野大学英语1》中Deep Concern一文为例,从时空视点与时空框架、观念视点与人物态度、叙述视点或知觉视点与主题三个方面来分析语篇视点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新诗三十年,那是一个关于解放的抒情时代,个人的解放与民族、国家解放的声音贯穿始终。由于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诗人的立场改换而形成的不同抒情视点,个人视点、社会视点和政治视点的转换与延续组成了此时众声喧哗的多声部重奏。  相似文献   

3.
语篇视点与英汉语篇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涉及对语篇的理解和连贯语篇的重构 ,视点分析可以更好地透视语篇 ,语篇视点与英汉语篇翻译关系密切。语篇翻译中的视点迁移和障碍消除的原则以不影响译语语篇信息的准确传达为标准  相似文献   

4.
萧红小说创作视点的深刻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几童视点、成年人理性视点、女性情感体验和诉说视点,分析萧红小说深刻的思想意蕴,我们发现:其中,儿童视点的成功运用,凸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人性和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虐杀人性的封建文化意识、封建桎梏表现出的极度反感;成年人理性制约的创作视点显示了作者对国民精神痼疾的反思和批判,揭示了呼兰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停滞不前的深层原因;从女性视点切入妇女题材和形象的表现领域,诉说在男尊女卑的中国社会中女性的人格、价值、感觉和生存意义的缺失与生命的萎缩,用原汁、原味、原生态的生活体验来印证反封建思想革命的深刻主题,显示了作者独特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星 《林区教学》2013,(2):67-68
视点是人类的一个普遍认知的现象,是影响语言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视点理论是表现在词、句子、语篇等不同的语言单位上的发话者对于客观事象的把握方式,它包含把握和捕捉信息时不可或缺的发话者的立场、心态、思维模式等。日语敬语是日语学习中难点之一,通过日语视点理论的视点制约原则来分析敬语中不同人的共感度大小,更好地理解日本人思维,正确地使用日语敬语。  相似文献   

6.
说话者指称第三者时有三个视点可供选择,即第一人称视点、第二人称视点和第三人称视点。通过研究具体言语行为中指称第三者时人称视点的选择情况,我们发现,视点的选择主要受到三条语用原则的支配:亲疏原则、地位原则和目的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语篇视点的角度,结合历年四级考试听力短文的部分例子,剖析了影响英语学习者听力困难的因素,即学生不善于从心理和认知角度分析语篇的组织活动。语篇的建构既是一种言语活动,又是一种认知心理活动。语篇视点就是从这一认知出发。并着眼于从心理和认知角度分析语篇的组织结构。把握好语篇视点能够快速有效地把握语篇的组织活动,进而提高听力。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欧洲小说绝大部分采用的叙述视点是作者全知全能,传统小说家一般不太注意叙述视点的问题,而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则采用一种不寻常的叙述手法——多视点,即由"外来户"洛克乌德和女管家内莉来叙述。这种手法不仅为其作品增添了色彩,而且表现更为真实,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婚外情题材是当代文艺作品的一个重要内容.探讨当代婚外情题材的文艺作品的演变历程,发现婚外情题材以道德为视点,与中国历史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其审美视点最终凸出的是人追求自由和社会进步的必然指向.  相似文献   

10.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事物或命题可能会从不同方面来描述 ,同一思维内容可能会有不同表达方式 ,翻译时应注意知觉视点和时空视点的灵活转换 ,以摆脱原语语言形式的束缚 ,使译文更符合译入语习惯。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益广告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公益广告的特殊目的,其语言也具有自身的特色.本文从语篇视点来研究公益广告语言特点,探讨语篇视点对公益广告语言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杜甫诗歌《月夜》通过时空视点的建构与转移,使读者与诗中人物近距离接触;采用内视点的叙述角度,借助观察者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进行闺房思妇的人物刻画,体现了诗人男性潜在意识和对国家的忧患意识.诗歌视点的交错运用及角度转换对理解整个诗篇起到了轴心性作用,奠定了整首诗歌的语言基础和感情基调,揭示出深层的主题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视点结构"中,"视点"和"结构"是两个关键。视点结构教学设计强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逻辑、知识点和技能点清晰化,从而有效解决常见数学教学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本文全面分析了视点结构下的数学教学设计的要领。  相似文献   

14.
<正>视点这一概念源自文学领域。熊沐清教授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把语篇视点定义为"制约语篇深层结构(即语义)的一种图式,其反映人们看待对象世界的角度以及态度对象的选择与组合,从而又影响语篇表层(即形式句法)的组织"。熊沐清将语篇视点分为时空视点、观念视点、叙述视点和知觉视点。语篇视点体现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教学中不同视点的选择和组合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绘本教学中的语篇视点是指教师剖析文本、  相似文献   

15.
基于视点理论的语篇连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学中的视点理论(point of view theory)是在修辞学和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语篇连贯研究方面有着自己特有的方法和技巧。文章从知觉视点角度出发,对语篇连贯进行研究,以期为语篇连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技巧。  相似文献   

16.
王松岩  杜芳 《现代语文》2009,(10):78-79
称谓的方式多种多样,一次称谓使用多个视点的现象很值得注意。多视点称谓一般包括同位式复杂形式称谓和分裂式可变序列称谓。两种称谓可以反映说话人对被指称者的亲疏远近的态度,视点的变换往往形成一个连续统。  相似文献   

17.
迟于建是当代文坛一位卓而不群的女性作家,她通过菜园视点和墓园视点的双重透视,完成了对人类生命存在的终极追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钗述视点与人称的选择是艺术构思中的重要环节。文章对叙述视点与人称的相互关系和基本形态作了考察。  相似文献   

19.
《最后一片叶子》的艺术魅力与视点的恰当处理分不开。从认知诗学角度出发,运用视点理论,从叙述视点、观念视点、时空视点和知觉视点四个层面剖析文本,读者能更全面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视点的转变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进而揭示文本主题。视点解读可为文学作品多元分析开辟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知觉视点在记叙文、描述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这四类语篇中的一般移动规律的研究,发现知觉视点移动的规律主要体现在时间、空间和逻辑三个方面,大致分为有标记和无标记两种。通过分析发现,有时,在同一个语篇中,视点的移动顺序并不总是单一的,它可以同时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移动顺序。此外,知觉视点的这些移动顺序并不是任意或偶然体现出来的,而是与人类的认知体验,尤其是象似性和识解方式有着极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