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远大前程>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晚期一部优秀的教育小说,它是围绕主人公匹普的发展历程进行描写的.匹普的成长过程可理解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也是匹普幻想着不同的"远大前程",直到这些"远大前程"都幻灭的过程.匹普由天真到虚荣,最后幻想破灭内心成熟的过程,也正是他找到自我的过程.匹普在磨难中抛弃了虚荣、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收获了成熟人生.  相似文献   

2.
《远大前程》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晚期一部优秀的教育小说,它是围绕主人公匹普的发展历程进行描写的。匹普的成长过程可理解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也是匹普幻想着不同的“远大前程”,直到这些“远大前程”都幻灭的过程。匹普由天真到虚荣,最后幻想破灭内心成熟的过程,也正是他学会折衷的过程。匹普在磨难中学会了“折衷”,在“折衷”中实现了自我成熟。  相似文献   

3.
《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是英国 19 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最成熟的作品之一。贫苦的乡下孤儿匹浦由姐姐一手带大。姐夫乔则是一位和蔼温良、诚实厚道的铁匠,也是家里唯一真正关心匹浦的人。匹浦把当姐夫的学徒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但后来经历的两件事使他的人生追求和命运发生了根本转变——匹浦在沼泽地里偶遇逃犯,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他偷了家中的食品与锉刀解救罪犯于危难之中。这件事是他对物质生活态度的转折点;当地贵族艾丝黛拉小姐的刻薄无理与无情嘲弄深深刺痛了匹浦的自尊心,使他不再希望成为一个铁匠,不再满足朴素诚实的生活。他决心跻身于有教养的绅士行列。怀着新的生活理想, 匹浦拼命自修,期望能找到充满幸福与富贵的"远大前程"。终于有一天,一位律师通知他有位恩人要出钱资助他去伦敦学习,培养他成为一名体面的绅士……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主人公匹普在其个人身份发生巨变的三个不同阶段中对亲友的态度变化为视角,分析狄更斯对匹普内心活动的成功刻画,并借此审视匹普道德发展中的曲折轨迹所折射的狄更斯的社会道德观。  相似文献   

5.
张雨波 《新高考》2013,(1):35-38
[导读]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是19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他的诸多小说都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如《雾都孤儿》(Oliver Twist),《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大卫·科波菲尔》(David Copperfield),《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等.《远大前程》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展现了主人公匹普(Pip)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关注对这两部小说《远大前程》和《大卫·科波菲尔》的主人公匹普和大卫的性格对比,两人性格和命运的异同点将在此讨论。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探讨和分析这些异同的内在与外在原因,在本文作者看来,两人命运与结局不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命运和生活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7.
《远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是英国19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最成熟的作品之一。贫苦的乡下孤儿匹浦由姐姐一手带大。姐夫乔则是一位和蔼温良、诚实厚道的铁匠,也是家里唯一真正关心匹浦的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远大前程>作为狄更斯晚期著名的作品,围绕主人公匹普的发展历程进行描述,颂扬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并揭示了其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所固有的性道德、家庭道德等方面的理论.狄更斯强调扬善惩恶,不能容忍道德低劣者有幸福的结局,总是把好的命运赋予那些道德上的正面人物.  相似文献   

9.
<远大前程>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以第一人称描述了男主人公皮普"远大前程"破灭的整个过程.狄更斯在塑造皮普这一人物形象时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潜意识,使整个小说充满自传色彩.运用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来分析狄更斯<远大前程>的创作,对进一步认识小说中所展示的资本主义的黑暗现实和奢侈腐化的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朵拉的爱情小说对男女情爱作了独特的书写与思考:第一,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注重爱情本身的质量和对爱情的经营创新,女性对爱情更有着"飞蛾扑火"般的执着认真的态度,更容易"为情所伤"。其次,朵拉不赞成婚外恋,但对某些婚外恋却采取宽容甚至欣赏的态度,她判断婚外恋的标准主要是看这种婚外恋关系中有没有真正的爱情。第三,朵拉小说表现了现代女性对两性平等、自我人格尊严和自我独立意识的执着追求,并指出女性为追求独立却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男女两性对抗是一个暂不能改变的困境,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社会中两性平等的向往。朵拉不属于"激进女权主义",而接近于"自由解放的女权主义"和"走向性属融容的女权主义"。  相似文献   

11.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当代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远大前程》是他创作于晚期的一部优秀著作,也是其主要三部成长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不仅以第一人称细致地叙述了主人公皮普的成长经历和思想逐渐成熟过程,以此启发现在的人们在实现个人的远大前程中,如何寻找真正的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查尔斯·狄更斯在他的长篇小说〈远大前程〉中通过对男主人公皮普的“远大前程”幻灭过程的描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伪善与险恶。分析〈远大前程)这部小说中的四位女性人物对皮普的性格发展的影响,对于揭示皮普远大前程的破灭与这四位女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狄更斯在他著名的教育小说《远大前程》中通过对男主人公皮普的“远大前程”幻灭过程的描述 ,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仁爱的感化力量。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均都经受了不同类型的爱 ,因此 ,他们都得到了同样甚至更大程度的回报———仁爱的复苏  相似文献   

14.
新奇动物国     
像狗又不像狗这一天,米米博士有事又要出门去了。匹普喜孜孜地想:"今天我又可以上新奇动物国去玩个痛快啦!"米米博士的汽车一开走,匹普就赶紧溜了出去。  相似文献   

15.
一个男孩子每天上学前,他的爸爸总要叮嘱他别忘了观察。可是,每当他对爸爸说他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时,他的爸爸总是非常生气。因为他告诉爸爸的都是奇奇怪怪的事情,如:他看到一条小鱼变成了一条巨大的鲸鱼。今天,男孩子走在路上,他又在想:我该对爸爸说些什么呢?他一路走,一路看,除了自己的一双脚,只看到了一匹马在拉车。还有什么好讲的呢?还是开动脑筋吧:这匹马不是一匹普通的马,而是一匹斑马。这个开头不错,一匹斑马在拉车,像个真正的故事。可是,这样棒的一匹马,总不应该拉一辆大车吧?对,应该拉一辆金光闪闪的战车,轰隆隆地驶过桑葚街。不好,…  相似文献   

16.
《远大前程》中仁爱的感化力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狄更斯在他名的教育小说《远大前程》中通过对男主人公皮普的“远大前程”幻灭过程的描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仁爱的感化力量。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均都经受了不同类型的爱,因此,他们都得到了同样甚至更大程度的回报--仁爱的复苏。  相似文献   

17.
《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最具争议性的作品之一,爱玛也是一个富有争议的女性形象,对于爱玛来说,追求浪漫的爱情是她的生命必然的使命。她为爱而生,也因爱而死,她因为爱成为世人眼中不正经的女人。爱玛对于爱情的执着让她沉迷于欲望中,沦为欲望的奴隶,最终导致了她的毁灭。  相似文献   

18.
爱情的背后     
说起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 ,大家一定会对吉姆、黛拉这对夫妻在困境中为对方舍身奉献的崇高精神赞赏不已。但是 ,这部作品并非一个简单的宣扬爱情至上的感情故事 ,在这真挚爱情的背后还有深刻的文化涵义。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 ,吉姆和黛拉为了给对方买圣诞礼物各自卖掉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 :金表和长发 ,但最后却发现双方的礼物都变得没有价值。在他们看来 ,表达爱情的方法是送礼 ,而且是通过购买得到的商品。为什么他们会有这样的观念呢 ?这部作品创作于 2 0世纪初 ,而在美国 ,随着19世纪末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消费文…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爱情与课堂的引言爱情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爱情  相似文献   

20.
《远大前程》是19世纪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一部经典著作。小说生动地刻画了代表着英国底层阶级的主人公皮普对远大前程脱离困境的一种渴望和所历经的磨难。小说中的乔是不可缺少的次要人物,他出现的安排对小说中主人公的丰满成长有着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