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氏孤儿》是中国第一部传到海外并被改编登上国际舞台的古典文学作品。作为一部文学经典,《赵氏孤儿》在母题深化、传播方式、主旨意蕴等方面的相互作用下使之被"经典化"。新时期以来,《赵氏孤儿》故事被不断搬演和改编,受媒介技术、大众消费文化及创作主体诉求的影响走向蔚为大观的"视觉叙事",并在建构、解构和重构的经典再生产过程中呈现出"重塑经典""淡化经典"和"颠覆经典"的审美转型,昭示了经典在当代的强大生命力和无限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体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生命的特征是有限性、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独特性及超越性。体育应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引导生命走向更加完美、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并发展生命从生存走向存在。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生命的特征是有限性、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独特性及超越性。教育应依据生命的特征 ,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 ,引导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 ,并引导生命从生存走向存在。  相似文献   

4.
<正>意大利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前言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开始但没有结束的故事构成的世界里。"我理解,卡尔维诺在用这句话表达一部经典作品诞生后极强的可塑性,如果把这句话放在阅读教学中,即意味着经典文学文本的阅读审美有无限的可能性。就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而言,学生要实现经典文学文本的可能性审美,必须依靠语文教  相似文献   

5.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文学意义属性的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在对话交流语境下,一个具体文学文本的意义具有无限开放的可能性,因而,文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是无可辩驳的。文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成因存在于动态的文学意义生成过程之中,本文旨在讨论文本传意过程中隐喻、象征的使用与文学意义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文学意义属性的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在对话交流语境下,一个具体文学文本的意义具有无限开放的可能性。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前理解、前审美、审美能力、阅读立场和解读方法不尽相同,对同一文学文本意义的解读就绝不会相同,可见读者主体性是文学意义不确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陈春燕 《双语学习》2007,(6M):125-126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文学意义属性的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在对话交流语境下,一个具体文学文本的意义具有无限开放的可能性,因而,文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是无可辩驳的。文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成因存在于动态的文学意义生成过程之中,本文旨在讨论文本传意过程中隐喻、象征的使用与文学意义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师常常忽略幼儿的身心特点、心理需求,单方面地设计和实施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最终活动成为教师听不到"回声"的自说自话。走向"民主对话"的幼儿教育,是让幼儿有机会和幼儿教师说、想和教师说,敢和教师说,立足对幼儿现实存在的尊重,对幼儿未来发展的观照和无限可能性的成全。因此,民主对话是幼儿教育过程中应采取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9.
"乌力波"潜在文学工厂致力于革新传统文学的创作形式与原则,进而挖掘文学创作的无限可能。该社团尝试使用其他领域的形制进行文学创作,借由不同学科的规则创造出具有无限生成特征的写作限制。本文通过对"乌力波"部分作品中限制规则的解析,展现限制写作运用数学、音乐和古老的文字修辞技巧所进行的超越文学边界的独特创作形式。"乌力波"潜在文学工厂在限制下追寻自由,在不同的学科边界中拓张文学的创作形式,为文学创作寻找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纳博科夫创造的独特的小说写作模式及其实验主义精神诠释着小说艺术的后现代写作特征,其作品中的元小说写作模式和道路小说范式折射出纳博科夫小说创作的后现代转向。纳博科夫试图在"文学枯竭论"的后现代论争中超越与建构,阐释着后现代小说艺术的无限可能性。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去观照纳博科夫的小说艺术,读者不难发现其小说试图建构的是审美愉悦背后的道德力量和深刻的伦理内涵。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也展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总体上而言,英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悠久,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美国文学注重创新与突破,充满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未来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而英美文学之间的差异实质上是通过英语这一载体而直接呈现出来的。本文拟通过论述英语语系下英美文学之间的异同,对二者之间的关系简要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具有代际差异特征的"80后"文学呈现三极分化的趋势,在完成终结"意识形态写作"这一历史过程的同时,彰显了一种"非主流"的文学趣味,呈现出网络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新媒体文学风格。虽然止步于传统标准的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却从文学走向社会,从精英视野走向公共领域。"80后"文学不但余波未了,其非凡意义还将不断凸显。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文学创作中想象力的缺乏问题成为文坛的热点,得到众多作家和学者的关注.文学想象力萎缩的原因与文艺观以及大规模的"复制"与互文"拼贴"这一工业社会的文化特征有关.文学要有想象力,必须建立"心灵真实"来消解文学对生活经验的依赖,以作家的虚拟化世界转向文本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家的想象力,展示人类精神世界的各种可能性为策略,解构"复制"与"拼贴"对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以下简称《桃》),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给予人们的不仅是巨大的文学审美价值,它还提供了从政治、哲学、宗教、民族学、地理学等学科多方面阐释的可能性,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联想,下面拟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建构是人类存在与作为的产物,它诞生的前提就是人的主体意识开始由自觉思维走向自由思维,由此,在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的建构中,就出现了知识习得假设论、交际能力锻炼论、教学交往情感论、教育沟通渗透论、教学互动诱发论、教育水平相长论等观点。这说明,人类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自由建构,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建立在"自由存在论"基础上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能够将来自"虚无自然"的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这个"理论科学",转化成"自由存在"的"实践科学",从而将远程教育合作文化理论从"虚无"的此岸世界中赎救出来,使其达到"存在"的彼岸。  相似文献   

16.
尝试对"文学圈"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与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特征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文学圈"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文学圈"教学法作为一种新颖的阅读教学方法,一种具有无限生成性的阅读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和推广价值,可以为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提供宝贵借鉴,并带来英语阅读教学上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7.
译者是否具有并且发挥较强的主体意识与作用是关乎文学翻译成败优劣的首要条件。原因如下:译者的主体意识与作用使得译文与原文永远"相异、增加或减少";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追求"无我",但是都难免"有我",可谓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译者发挥其独有的主体意识与作用,使得原作在译语中得以"青春永驻"。一言以蔽之,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当具有并且尽可能地发挥独立的主体意识与作用也是文学翻译走向成功的"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8.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有重要位置,但组织教学的理念和操作方式,距离文学教育尚远。要让"失衡"的文学教学走向敞亮,就要确立"文学审美"的核心理念,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当作文学教育的培育目标,把阅读课程化当作文学教育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可谓引领建安文学的一代风骚,然而,在其短暂的人生轨迹中,却处处流露着无限的哀怨与伤感。文章着重从友情、性格、身处异乡的孤独三方面进一步探求曹植的悲剧渊源,挖掘其由群体走向孤独历程的种种原因,从而展示一个觉醒了的个体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0.
台湾文学在中国文学乃至世界华文文学地图上占据重要地位,在参与建构祖国文学中,做出了特殊的历史贡献.香港文学从1949年起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是一个寻找香港文化身份的过程,也是"南来"与"本土"从对峙逐步走向融洽的过程.但二者均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大陆同行借鉴和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