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师范生专业身份认同影响到其日后对教师职业的工作投入度、满意度及生活幸福感。但现阶段师范生在向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容易出现专业身份认同的危机,主要表现为归属感的消解、方向感的模糊及无力感的侵袭。危机的根源为教师身份的不确定性、学业评价的功利主义及教学实践的疏离性。在追根溯源的基础上,适应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师范生的新要求,可以从师范生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师范生培养方式优化和师范生自我完善与发展三个层面,对师范生专业身份认同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2.
文职人员是我军近年来出现的新生群体,标志着我军全新的用人和管理模式,在目前情况下,他们的军地双重身份以及与现役军人在薪酬福利、培养深造等显性和隐性待遇方面的差异,容易导致其身份认同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3.
身份不是由血统决定的,而是社会和文化综合影响的结果。随着不同国家高校间联合教学、培养人才活动的增多,研究英语学习者身份认同的建构和变化,有助于帮助学习者在不同文化环境中重新调整自尊和自信,从而促进其在专业领域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90后大学生,在高校这一具有时间和空间隐喻性的场域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逻辑和理念;在大学校园的独特文化中形成了具有区隔性的审美方式和趣味倾向;在获得文化资本的过程中培养了同质性的象征符号与文化习性,而作为行为的主体,在接受高校一连串模式化的灌输中,他们完成了群我的内化,对自己所属的大学生群体身份接纳、认可,并由此建构了群体身份的认同,产生了价值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5.
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是将专业知能与教书育人相结合的专业化群体。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前提和内部动力。文章对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专业身份认同进行阐释,并从国家、学校和教师等三个层面来建构教师专业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从流行音乐文化对身份认同论题的介入、建构、解构等三个方面着眼,紧紧围绕流行音乐的文本特点、产业特征及文化特质,对流行音乐与身份认同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纵横双向的梳理、概述和分析,并通过具体的实例来佐证其中的观点,同时还指出对贵的现实素材。  相似文献   

7.
以整合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视角,采用质性方法对高校贫困生群体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群体身份是社会建构的结果,这一建构过程遵循社会表征过程范武,在歧视贫穷的主流话语中,这一群体不可避免地附带了社会对贫穷的属性认知,即具有污名化倾向.高校贫困生对社会所建构的群体身份认同与否主要依据群体间的比较,当比较结果有利于贫困生群体时,他们倾向于集体认同;当比较结果不利于本群体时,他们倾向于对集体的排斥.高校贫困生会采取一定的应对策略避免使自己处于群体比较的不利境地.研究结果为理解教育公平和贫困生事务提供了新的视角,对高校资助方案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符号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成为一种分析认识和建构身份的工具。它让大学生的自我身份认同建立在虚无缥缈的符号上面,促使大学生不断陷入寻找身份的焦虑之中,并最终引发身份认同危机。对此,应该从他者建构和自我建构入手,以自我反思为根本,以自我实现为旨向来营造生态的大学消费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消费道德和社会责任,重塑大学生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9.
高校辅导员身份定位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确定辅导员职业定位不仅关系到辅导员自身成长发展,而且关系整个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要着力寻找辅导员身份定位与建构的教育根基,着眼于辅导员岗位的学术培育、职业建设和专业发展,突破辅导员身份认同的困惑和冲突,为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学理支持。  相似文献   

10.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是现代人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基督徒群体作为一种宗教信仰群体,其成员的身份建构具有独特性.通过对豫北地区Y县基督徒群体的实证研究发现,当代基督徒的身份表达逐渐从个体性表达转变为群体性、社会性表达,身份建构模式也由传统宗教的个体建构模式转变为群体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1.
Tajfel和Turner提出的社会同一性理论,包括分类、比较和认同三大体系,解释了群体形成、群体态度以及群体的刻板印象等现象.社会同一性使研究者站在个体与群体互动的角度解释个体处于群体中时的行为以及群体发展的动力心理过程,促进了群体心理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欧洲政治认同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密切相关.分析欧洲政治认同.必须考虑到其内在的社会历史等因素.由于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尤其是社会理性多元化的现实,使得正在构建中的欧洲政治认同难以成为欧洲整体社会的主体认同.  相似文献   

13.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或她)的情感和价值意义。社会认同理论最早是由亨利·泰费尔(HenryTajfel)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传人我国。在近10年的时间里,我国研究者在该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经验研究上,都有了稳定的积累和进展,已经产生出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与国外社会认同研究相比国内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或不成熟阶段,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学科视野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的实现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有许多种的身份认证方式,当前研究最多的是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技术和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都是为了解决传统静态口令所固有的一些问题,而动态口令身份认证技术因其实用性和可靠性成为了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一种身份认证方式。文章对动态口令身份认证的实现方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身份”一词在中英文语境中发生的语义变迁来分析文化研究领域中“身份”研究扩展为“认同”研究的重心转化过程,并指出这种变化源于后现代主义身份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危机的本质是一个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的循环向上的发展过程。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归属感的消解、方向感的模糊和无力感的侵袭。究其原因,它主要是由于教师角色的不确定性、师范生与教学实践的疏离、功利主义评价、师范生个体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等造成的。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加强师范生职业伦理教育,强化课程的实践性、改进评价方式和促进师范生自我反思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单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讲,城市的建设应该是整体的和统一的,然而对于个体受众来讲却是无序的和冷漠的,个体受众无法从宏观的角度去感知城市的价值与魅力。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关注城市形象的建设,将CI战略植入城市形象建设中来,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城市识别系统,将对城市形象的确立与塑造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同一性是哲学讨论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在同一性的不同认识中,共相的同一易于导致含混,而观念的同一陷于主观,因此同一指个体的同一。莱布尼茨将个体的同一与性质联系起来讨论,对弗雷格、罗素、蒯因、克里普克等人的同一性理论具有深刻影响。同一性既涉及所指,又涉及涵义,与指称理论密切相关,是关于个体自身同一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9.
基于N大十届社工专业毕业生的连续调研数据,发现社工专业毕业生初次择业流失严重,辞职率较高,社工行业认可度偏低且呈下降趋势。作者究其原因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层面对提升社会工作专业认同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双语类型的框架内,分别在英语专业一、二、四年级学生中选取了3个受试小组,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收集科学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探索了英语学习者双语文化认同的整体特点以及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认同发展轨迹,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