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是一种激励手段,是一种全社会都应该推广的教育.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要想搞好赏识教育,必须善于发现优点.同时,赏识教育要有耐心,要有个度,要正确客观.  相似文献   

2.
一、赏识教育的理念赏识教育——在教育理论中的含义应为:它是一种思维视角,即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看世界。它包括如下的基本理念:1.赏识教育的本质就是要爱学生。学会赏识,就是要学会爱。只有爱才会真正地赏识。爱的方式有许多种,赏识教育主张的是宽容的爱,而不是严厉的爱;更不认为体罚学生是作为爱学生的一种手段;赏识教育主张把爱表达出来。2.赏识教育就是老师要具有“每个学生都是天才”的教育思想。教师要具有人人都是天才的观点。只要教育得法,即使是普通的孩子,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3.赏识教育就是要多赞美学生。赏识教育家周弘指出…  相似文献   

3.
季树名 《教书育人》2009,(12):66-66
全国人大代表邵喜珍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假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现在我们普遍提倡赏识、尊重、以人为本的教育,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现在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单纯的表扬、奖励、赏识,造成了一部分学生个性脆弱,心理承受力弱,受挫能力差。因此,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都要认识到批评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爱。  相似文献   

4.
赏识孩子,要坚信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孩子,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赏识孩子要专找学生的优点、进行耐心的鼓励赞扬。赏识孩子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赏识孩子要帮助孩子预约失败,让孩子在克服困难中体现愉悦。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多重视智力教育,崇尚快乐教育、赏识教育,没有必要的惩戒教育,试问教育凭什么一定要快乐?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作为教育手段两种不同的层面,不能只有赏识教育,没有惩戒教育,也不能只有惩戒教育,而没有赏识教育,不能顾此失彼。当赏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种手段被推广的同时,不能忽视惩戒教育,要充分认识惩戒教育的作用。惩戒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素  相似文献   

6.
一味的赏识、表扬、鼓励,只会让学生过分相信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甚至极端化。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批评是一门艺术,每位老师都要悉心研究。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们普遍认同、赞赏赏识教育,强调家长、老师要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对话,要尊重学生,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赏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是必要的,学生需要赏识,但赏识要有艺术,赏识要有原则,赏识要有节制,不可滥用。  相似文献   

8.
朱晓燕 《学周刊C版》2011,(11):110-110
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个体成长规律的教育.它充满了爱和人情味。在新课程改革中运用赏识教育.可以促进课堂和谐.使课堂充满乐趣。一是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快乐学习。二是将表扬和批评相结合.表扬要落到实处.批评要恰到好处.让每个学生都健康成长。三是讲究语言、行为和肢体语言的艺术.实现由自发赏识到自觉赏识的转变.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进步。四是保持豁达宽容,让学生学会赏识,既懂得赏识自己.也知道赏识别人.  相似文献   

9.
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提倡赏识教育并不等于拒绝批评,没有批评惩罚的教育不是完善的教育。成功教育并不排斥批评,但批评要比表扬更有艺术。批评是赏识教育中独特的一环,  相似文献   

10.
<正>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与理解。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鼓励。每个人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在学校,学生需要老师的赏识,老师需要领导的赏识。赏识,犹如春风、细雨,悄然决定着教育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韩彩云 《学子》2013,(10):42
赏识教育是一种欣赏和激进教育,是学生普遍受欢迎的一种教育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一件法宝。通过赏识,学生可以找到自信。在中等职业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基础差,更应提倡以赏识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也许我们都有同感,那就是如果你的学生语文基础太差,让他们掌握语文这门语言,达到口、笔头熟练应用真是太难了,硬性地强迫他们开口与你对话那简直是难以上青天,难道他们真的要放弃语文,语文也真的要放弃他们吗?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赏识的目光  相似文献   

12.
“赏识—成功”教育是新的教育形式下对新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一种大胆改革创新的探索。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它犹如一个醒目的路标,能帮助和指引教师发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赏识—成功”教育是由学会赏识、积累成功两个部分组成。学会赏识就是要充分认识每个青少年都有成功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赏识教育”以充分认识每个孩子的巨大潜能为前提,以发挥“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心理效应为出发点,帮助孩子自己解放自己,从而走向成功。“赏识教育”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教育者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有继续前进的动力,获得更大的进步。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它和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赏识教育”认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行“赏识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应该注意热切的激励性、真挚的情感性、精当的指导性、强烈的启迪性。  相似文献   

14.
吴朝霞 《教师》2011,(34):9-10
读完著名教育学家周弘老师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思如泉涌,周老师情文并茂的论述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忽然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氧分,每个孩子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赏识是一种理解,是一种激励,是让孩子奋发图强、勇往直前、腾空起飞的翅膀。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孩子心灵的苗圃就会春色满园,孩子个性的幼苗就会一派生机。周弘老师说:“父母都是教育家,捡回您遗忘的宝藏。”那么,从你自己身上挖掘出曾经拥有的宝藏,你的孩子就一定会有欢乐、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5.
寻玉辉 《中国德育》2007,2(5):80-81
赏识教育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学生学会赏识他人,二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赏识。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善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  相似文献   

16.
赏识就是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心态。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将赏识教育理论和语文教学实践相结合,一定会极大地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法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它建立在“孩子人人都是可造之才”这一现代教育理论和“爱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这一现代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坚持教育学的激励原则构建的一种教育模式。赏识教育法认为,孩子都是可造之才,这是孩子的发展共性。现代教育论认为,没有不适宜于教育的孩子,只有不适合孩子的教育。赏识教育法认为,孩子都是可造之才,但造化的进程、方式应是各具个性。赏识教育法认为“爱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孩子只有当他被人爱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后才有可能去产生…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班风,对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巨大的教育作用。要想建立良好的班风,赏识教育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改以来,中小学校里普遍流行着两种教育主张和教育模式:一是赏识教育,这种观点认为,对待学生要讲究方式方法,以赏识为主,反对任何形式的惩罚;二是惩戒教育,这种观点认为,对待学生就是要严格并严厉,批评与惩戒是教育的必要内容。显然,单方面强调上述任何一方都将失之偏颇。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正是辩证的统一体,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教育界出现了一种只提倡赏识而少提甚至不提、怕提惩戒的倾向,而且这种倾向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如此则着实令人担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倾向呢?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  相似文献   

20.
批评是提醒、警示,是纠正缺点的有效手段。教育工作者在提倡对学生进行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批评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批评与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有根有据,要就事论事,还要有回旋余地,批评要做到"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