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楫传奇《芙蓉记》,改编自《芙蓉屏记》,在情节结构与人物塑造上都实现了对同题小说的突破,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剧作本身亦存在着诸如叙述节奏紊乱、人物语言失当等缺陷与失误。江氏改编得失并存、瑕不掩瑜,反映了明代传奇改编的部分共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芙蓉风>中结构安排的古典小说式回归、人物描写的现实主义回归,以及话语表现的本源回归三方面入手,总结出长篇小说创作的一种溯源现象:长篇小说的自我形象树立及其发展,可以从多种途径来实现.而从本民族传统文化,从古典文学中吸取有生命力的东西来表现现代历史意识,也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无论是所排比的史料,还是创作主体罗贯中,都一定程度地打上了《战国策》的印迹。特别在“尚胆”精神、“尚计”谋略意识以及纵横术方面,小说都受《战国策》的影响,而小说中许多虚构的精彩之处,也无不晃动着《战国策》的影子。  相似文献   

4.
文学巨作《红楼梦》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倾其所有精力与毕生经历的一部伟大小说,也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和艺术性的经典文学上的瑰宝,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而《红楼梦》这匹千里马在1987年被著名词曲作家王立平先生挖掘出了巨大的音乐价值,在电视剧《红楼梦》中创作的全剧音乐旋律优美、主题鲜明,将《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思想与情感重新演绎了出来,被认为是最精彩的红楼主体音乐,至今还被广大音乐爱好者传唱。  相似文献   

5.
今样①是日本平安后期流行的民谣.日本古典文学作品《梁尘秘抄》是日本最大的一部今样集,是日本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诸多因素,对《梁尘秘抄》的译介和研究还未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平安时期是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影响深刻的时期,本文主要探析中国佛教文化对《梁尘秘抄》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著名作家赵树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山药蛋派"小说流派的主要代表,其作品主要立足于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农村的家庭生活,来反映农村发生的重大变革,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而被称为现代小说的"铁笔"、"圣手",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重要地位。对于赵树理的创作作品,无论是在战火连绵的年代,还是和谐发展的时期,都从本质上表现出了农民的心声与诉求。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的《怨女》并非对《金锁记》的重复,而是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苍凉人生的执着关注,对“凡人”价值的进一步肯定,另外,《怨女》与《金锁记》相比较,表现手法有着微妙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雾都孤儿》的哥特式创作策略研究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哥特式写作手法的起源与特征,分析小说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在创作《雾都孤儿》这本长篇写实小说时,运用哥特式创作写法的技巧和策略。综合多方面,哥特式创作写法在《雾都孤儿》中的应用是具有较高价值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结合后人研究成果,对《诗经·豳风》产生的地域与周人早期 历史进行了分析,认为《豳风》产生的地域,除陕西彬县、旬邑外,还应包括甘肃陇东庆阳、 宁县一带  相似文献   

10.
关于《离骚》的创作时间,历代治骚者多认为其“作于被怀王放逐之后”。如结合屈原生平思想及作品本身对这一问题作一全面考察,则不难发现《离骚》各重要章节所涉及的均是诗人在郢都的活动,作品最后所说的离开郢都也绝非放逐,而是诗人为抗争所采取的自主行动。《离骚》当作于作者遭谗见疏之际,而非放逐之后,其时宜在怀王十六——十八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起步于学堂乐歌,它的钢琴伴奏也经历了一条由简到繁、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体现歌曲创作的日趋完善,也折射出钢琴伴奏创作水平地提高.本文即从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发展特征加以论述,对中国早期的艺术歌曲钢琴伴奏创作的发展做较为深入的探索,旨在阐述中国钢琴伴奏对于早期艺术歌曲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北军"破锋八刀"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武术以其突出的格杀功能,在民族抗争史上发挥着抗暴御侮、保家卫国的重要作用。清末民初以来,将武术引入军旅的事例并不少见,但大多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大影响,唯独冯玉祥西北军的“大刀队”,不但在军阀战争中屡建奇功,更在抗日战争中令日寇闻风丧胆。以流传至今的“破锋八刀”为线索,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以史实为根据,详细研究了西北军大刀术的形制、重量、训练等问题,基本廓清了西北军大刀术的来龙去脉,揭示了中国武术和武术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独特功用。  相似文献   

13.
当代女作家付秀莹在新作《他乡》中,讲述了翟小梨从芳村走到S市最后到北京的奋斗历程。作家在小说中采用打乱叙述时间、多重人物叙述视角和变换人物叙述视角及转换叙事空间等叙事策略,为小说带来了时间"绵延"的特征,塑造出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阐释了"他乡"的隐喻。  相似文献   

14.
以先锋姿态步入文坛的北村,由于与基督文化的密切关系而发生创作转型。对基督文化“罪感”的理解与体验,使他创作中充满了苦难与罪孽,对基督文化“爱感”的理解与体验,使他的创作中充满了信仰与救赎 。皈依基督或许可以说仅仅是一段个人经历,但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其意义却决非一个私人事件所能包容,它超越了有限生存与现世关怀,而具有了无限可能与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的小说在背景上有两种模式:"商州模式"渗透了深深的恋土情结,用神秘文化作为衬托,大量写民俗风情,有一种平和淡远的风格;"西京模式"则展现了一幅颓废的图景,表达了一种"废都"意识。这两种模式的形成都以贾平凹的审美理想为基础,从讴歌美到表现丑是贾平凹审美理想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留东外史》是平江不肖生的一部作品。主要是谴责日本学生道德不轨的行为。叙述者用两种不同的声音叙述了在《留东外史》中隐含的情节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表露也体现了作者之后的主题是基于武侠创作为主的。作者转型的特点一是想要寻找市民趣味的武侠创作主题,而是因为作者强国保种的浓烈思想。《留东外史》是通过对风俗的描写来强化这一主题的。也使得作者拥有了极高的武侠小说地位。从另个一个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出,通俗文学也正被精英文化慢慢接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就美学的观念,重点论及了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电影艺术和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影评间的辩证关系。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电影观众的审美意向和美感享受的现实状况,从中论证电影评论对电影艺术和电影观众 在美学意义上的双重益助。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时期 ,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影响较大 ,墨家提出的“节葬”、“非儒”、“非命”、“非乐”等观点大都建立在爱民、利民思想基础上 ,历来受到人们的肯定。对于墨子的“非乐”观点 ,许多学者提出了批评 ,认为墨子的“非乐”是代表了小生产者、私有者阶层的意志。笔者认为评价墨子的“非乐”要探究“非乐”思想产生的根源 ,把“非乐”与当时特定的社会状况联系在一起 ,才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素养就成了我们现代人类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教育,实质就是实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那么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厄普代克小说关涉政治。在其以政治为主题的小说中,他通过反讽叙事、幽默调侃、多重视角等手法成功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也准确描述了不同时代的政治文化状态。但另一方面,他隐在的政治立场对其小说创作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使其通过小说形式建构异质文化之间深层交流对话的创作意图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