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2021年研究生考试已落下帷幕,据教育部公布,此次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为377万。考研已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但与此同时,很多同学都会疑惑:我该选择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跨考难吗?跨考会对自己产生哪些影响?凡此种种,皆是困顿。古人将20岁称之为"弱冠",意为虽已成年,但体犹未壮,故为之"弱"。人生在此阶段,容易产生迷茫...  相似文献   

3.
谢凯  方贤文 《文教资料》2014,(16):135-137
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是研究生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论述了国内外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需建立新型的多领域导师队伍,加强研究生间的学术交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等,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跨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4.
2011年的考研已经结束,而正在忙碌的则是准备在2012年大展身手的大四学生,他们已经全身心地加入到考研的队伍当中,准备为自己的未来拼搏一回。对于那些跨专业报考的学生来说,或许还在为考好专业课犯难。笔者也是从数学专业跨考到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之一,愿意把复习专业课的成功经验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部分地方院校成为考研基地?》一文指出:2004年山东 某师范大学考研报名率高达76%,平均录取率达到35.95%。 在北京师范大学,来自山东、河南等省的地方性院校的学生 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学生弄不明白,为 什么这些学校的学生考研如此厉害,连许多本校生都被甩在 了后面。许多重点高校的师生们都反映了类似的现象和困惑。 这所师范大学位于一座县级小城,从新生入学开始,学  相似文献   

6.
7.
岑郁  李南  梁军 《高教论坛》2010,(7):107-109
本文分析了广西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提出了跨校选课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四点作用,主要探讨如何通过跨校选课这一途径来提高广西区研究生培养质量,并尝试提出一些可行的跨校选课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科班出身的学生,我可谓是身经百考。但在经历了考研之后,再回头想想“黑色的六月”(中考)、“黑色的七月”(高考),那些算得了什么? 考研,对于我,整整耗时一年半。它包括苦熬和苦等两部分,苦熬可以理解,那就是生命不止,做题不息;苦等则是天天忐忑不安,不知等来的是成功的喜悦还是失败的懊丧。  相似文献   

9.
考研,一个让人魂系情牵的梦。正是因为对它的极度憧 憬与向往,所以当我真正面对它时,内心才显得特别地忐忑 不安。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认识了她。 初识 那一天,我一个人坐在图书馆里望着窗外的天空发呆, 她忽然走过来向我借《考研政治大纲》,就这样我们聊了起 来。她是一个农家女孩,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所以原 打算毕业以后就马上工作,但考研却像磁石般吸引着她,让 她欲罢不能。不知是因为缘分,还是因为那种对考研的追求 与矛盾,那次的偶遇竟让我们一见如故,从此便一发不可收 拾,成了最好的朋友。  相似文献   

10.
11.
在智慧教育的大背景下,搭建基于智慧教育的教师跨校交流平台,运用基于智慧教育的教师跨校交流方式,开发促进智慧教育实践的教师跨校交流的资源,能有效提升教师实施智慧教育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广西区研究生跨校选课和学分互认,不仅可以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实现资源的共享。更是为广西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对推动广西教育事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我是工作五年后考的研。今年有幸入围,回味个人历程:大学专科毕业——“下海”工作——高中教学——成人函授本科学习——决定考研。兜了不小的圈子,每次人生转个航向,心中总经过一番斗争。意识的转变是每走一步的难点,想不到的就永远做不到。尤其是考研前后孤苦无助的感觉时常笼罩着我,只有坚持不后退的信念,激励我走过来。基于此回忆了我个人的心路历程。记述了每次转向的内心独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6名经历过多次考研的大学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以“有限理性”为理论基础对其决策及行为表现进行解读。研究发现:在信息不完全和社会环境的客观限制条件下,倔强与高自尊的性格特征与“名校情结”是影响“多战”考生决策理性的主观条件;从众效应、锚定效应、过度自信和沉没成本效应等非认知心理因素进一步推动着他们走入考研循环;正确清晰的自我认知、快速的情绪调节能力、审慎“求稳”的目标定位和合理规划与严格执行是循环终结的必要条件。最后从提供信息支持、补充“考研后教育”、营造积极环境等角度提出建议,以期帮助考研学生破除心理与行动困境。  相似文献   

15.
弹指一挥间,从我第一次走出校门而今已经二十年了,其间又几次出入,至今仍以三十七岁的“高龄”忝列博士生之列,回想起来这些年走过的路,不胜感慨。至今难忘1982年5月,我所在的省教育主管部门发布了一个文件,规定应届初中毕业生可以报考中等专业学校。此文件一出,在我当时所住的闭塞的小县城里引起很大反响。在物质上不丰富的八十年代初,家长们谁不想让孩子早就业,以减轻家庭负担,所以响应者甚众。我的父母当时也动了心,我当时不到15岁,马上面临初中毕业,成绩尚属优秀,懵懵懂懂就去报了名。结果以全县第四名的成绩被省内的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录…  相似文献   

16.
读研究生已经一年多了,看着新生报到忙碌的身影,我不禁想起了自己考研的荆棘之路。我想把那段经历写出来,希望能给那些正挣扎和奋斗在考研路上的兄弟姐妹们多一份鼓励和信心。  相似文献   

17.
张辉 《华章》2011,(20)
考研与就业是即将毕业的学生不能回避的话题,对于工业设计这样一个注重实践的学科来说,一方面本科教育并不能够培养素质过硬的人才,另一方面就业环境又日趋严峻.因此,继续深造接受研究生教育成为很多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选择.本文就是以考研为话题,探讨工业设计本科学生在考研道路上的选择、注意事项和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地质类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地质工作的加强,社会对地质专业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跨专业研究生加入到地质学研究生教育中来。跨专业研究生的地质专业知识薄弱,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必须足够重视,而基础学科知识的补充是首要问题。通过有选择性地限制跨专业考生的资格、采取分班授课的教学方式以及加强地质实践教学等多种措施可以提高他们的地质专业基础水平。同时认为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发挥专业优势、有机地与地质专业结合是培养地质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跨专业研究生刻苦努力是顺利地完成研究生学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张鑫 《海外英语》2011,(9):48-48
研究生入学考试,对于刚步入大学校园的你是不是还有些陌生?其实,四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有句话说得好,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所以提前了解一些考试的情况还是有必要的。大学期闻,要经历各样的考试,包括各门期中期末考、英语四六级考试等。自愿报考各类项目的就更多了,如雅思、托福、研究生入学考试等。这篇读者写来的文章是说他自己备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亲身经历,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对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复合型人才。本文分析了作为复合型人才重要培养渠道之一的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特点,并结合这些特点,对如何培养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