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摩擦起电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册P44图4-1,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实验,是学习电学观察的第一个演示实验。用丝绸跟玻璃棒摩擦,毛皮跟橡胶棒摩擦带电,实验很难成功,原因是天气潮湿,丝绸和毛皮不干燥。用烘干设备,对实验器材进行干燥处理的方法,虽然效果显著些,但费事费力。用以下方法演示摩擦起电,效果显著。a.用长约0.8m,宽0.2m的农用薄膜,对拆后与桌面摩擦,薄膜能吸引大量的轻小物体,效果非常显著。b.手掌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摩擦,起电的效果很好,泡沫塑料带负电荷,手掌带正电荷,人要站在绝缘的泡沫塑料…  相似文献   

2.
摩擦起电和验电器的作用的实验,是中学物理不太容易完成的演示实验。实验中若不注意正确操作,容易导致实验失败。如何保证实验的成功呢?下面就此谈几个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摩擦起电和验电器的作用的实验,是中学物理不太容易完成的演示实验.实验中若不注意正确操作,容易导致实验失败.如何保证实验的成功呢?下面就此谈几个实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三物理》第二册中第四章摩擦起电,其中两种电荷一节的两个演示实验——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作了一点小改进,供同行参考。改进方法如下:剪取两条长约15cm,宽约5cm的饮水桶外包装用的干燥塑料薄膜;同时剪切适量的碎屑,用干燥的毛巾摩擦其中的一条塑料薄膜5至6次,用此塑料薄膜靠近小纸屑,可以看到薄膜能够吸引许多的小纸屑,由于摩擦过的薄膜带电量比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量大,故实验效果比原来的实验效果明显,若用此摩擦过的薄膜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筒上簿片的张角也十分吸显…  相似文献   

5.
刘永华 《物理教学探讨》2003,21(6):41-41,47
对于方便袋,我们都非常熟悉,它因价格便宜、使用方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殊不知,小小的方便袋,在物理演示实验中还有着许多的妙用。1 演示摩擦起电选一只干燥的方便袋,把它在泡沫塑料上迅速地摩擦几下,随手就可把它“贴”在墙上或黑板上,且能保持较长时间不掉。实验效果明显,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6.
摩擦起电的实验需要用验电器来检测物体是甭带了电或带了什么样的电荷,笔者指导学生制作了一个简易的验电器,其制作材料易得,制作过程简单,演示现象明显,下面就介绍一下制作的方法及演示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摩擦起电的实验需要用验电器来检测物体是否带了电或带了什么样的电荷,笔者指导学生制作了一个简易的验电器,其制作材料易得,制作过程简单,演示现象明显,下面就介绍一下制作的方法及演示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1 增加探究性试验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讲授“摩擦起电”时,倡导学生从多角度自制教具,帮助教师演示“摩擦起电”,效果会较好。若再增加一些探究性试验,例如,提出问题:“摩擦既然能生电”,那么“摩擦能否生磁”?  相似文献   

9.
“摩擦起电”是小学《自然》第六册中的一课,本文介绍的摩擦起电演示器,它比橡胶棒和玻璃棒带电面宽,演示效果好,应用它可以形象地说明摩擦起电的现象。一、制作方法: 用玻璃做一个165×90×35(mm)~3的盒子,盒盖用有机玻璃做成,可以取出,底面和背面镶上镜子,用有色纸剪成细纸屑,  相似文献   

10.
花开蝴蝶飞     
在自然课中,大家都见过教师做的这样的演示:用丝绸跟玻璃棒摩擦或用毛皮跟硬橡胶棒摩擦,然后用橡胶棒或玻璃棒靠近纸屑,纸屑就被吸引起来,这就是摩擦起电。利用摩擦起电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制作出许多有趣的科技作品,“花开蝴蝶飞”便是一例。 用勾刀割一块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透明有机玻璃板,厚度应在3毫米以上。并做一个长10厘  相似文献   

11.
在《电场》一章的教学中,一般都采用感应起电机产生静电高压来做演示实验。但由于感应起电机的转盘、电刷等全都暴露在外,在空气湿度较大的阴雨天,即使对其烘烤后也难以起电。笔者利用旧电视机的行输出变压器巧妙改制了一个静电高压电源,成功演示了一系列静电实验,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海军  王杰 《物理教师》2005,26(4):6-27
在“电场”一章的教学中,一般都采用感应起电机产生静电高压来做演示实验.但由于感应起电机的转盘、电刷等全都暴露在外,在空气湿度较大的阴雨天,即使对其烘烤后也难以起电.笔者利用旧电视机的行输出变压器巧妙改制了一个静电高压电源,成功演示了一系列静电实验,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让学生动手做“摩擦起电”实验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肖素芳(431500)小学自然教材第六册里的"摩擦起电"的第二个实验,按书中设计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近氖管,氖管能发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常难成功。我们同行改用毛皮或丝绸会摩擦塑料文具盒、塑料尺或唱片...  相似文献   

14.
在演示同种电荷排斥、异种电荷吸引的实验中,有几次出现与预期结果相反的怪现象:用绸子摩擦过的两根有机玻璃捧相互吸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呢?原来,实验前各种起电材料在红外线灯下烤得十分干燥,在摩擦第一根有机玻璃棒之后,从棒上转移到绸子上的负电子不易迅速传失,所以当用它来摩擦第二根有机玻璃棒时,就反  相似文献   

15.
1.橡胶棒、有机玻璃棒用久后,因仪器表面老化而使电阻降低,影响起电效果。可用丝绸沾牙膏包在起电棒上,握紧后加速来回拉,去掉老化层后可恢复起电性能。演示时,用塑料薄膜代替丝绸或毛皮摩擦起电棒,起电效果会更好。做静电学实验时,用红外灯边烘烤边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静电平衡下导体外表面电荷的分布规律,利用锌板、静电羽等器材自制多功能静电演示仪。该演示仪可以演示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等实验;同时,研究静电平衡下导体外表面电荷的分布规律;另外,还可以演示光电效应实验等。实验操作简单,现象直观而明显,具有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用一把干燥的塑料梳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再靠近纸屑和绒毛,塑料梳立刻会把这些轻小的东西吸住。因为塑料梳和头发摩擦以后,上面带了电荷,这叫做摩擦起电。冬天,在气候干燥的晚上,脱毛衣时,衣物和皮肤摩擦后就放出电火花,发出“噼啪”的爆裂声,这叫做放电。 运汽油的汽车行驶在路上,油罐里的汽油不断地和油罐壁摩擦,油罐上就会产生电荷。要是电荷越积越多,经过摩擦,就放出电火花。汽油是容易着火的,碰到电火花时,立刻会烧起来,油罐就有爆炸的危险。为了避免发生事故,在油罐上拖一条尾巴——装一根铁链拖在地上,使电荷沿铁链传到地面,就可…  相似文献   

18.
对“同种电荷互相推斥”的演示实验,课本上提到的方法较麻烦,演示效果也不好.下面介绍一种直观、效果明显的演示方法.1.实验器材:(l)长40—50厘米的涤纶缝纫线5—10条,颜色以白色为好,学生可以看得较清楚,将一端挽在一起,另一端开放.(2)毛皮一块,要求干燥、光滑,可用实验室里摩擦起电用的毛皮.2.实验方法:(1)用左手抓住线打结的一端,  相似文献   

19.
《摩擦起电》一课,要求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概括得出结论。然而广大农村,能够开出这一学生分组实验的学校却不多见,原因是做摩擦起电的传统材料(毛皮——橡胶棒,丝绸——玻璃棒),不但要花钱,而且效果差。遇上阴雨天气,若无法烤晒,则实验效果很差。现在化纤与塑料是随时可以找到的材料,笔者用这些材料进行试验,效果甚佳。试验结果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初中物理第二册教材P44页“摩擦起电两种电荷”一节中,图4-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演示实验是本节最关键实验。实验成功与否,不仅仅直接关系到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得出,而且影响到“为什么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这一难点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在这个实验基础上的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这一能力目标能否达到。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讲,该实验是本节教授的基础和关键。   笔者通过实践摸索,认为实验不易成功有如下原因:一是空气、玻璃棒、橡胶棒、毛皮、丝绸等不够干燥、洁净;二是静电力较微弱;三是实验中放在悬着的挂钩上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易摆动、晃动,稳定性差,静电力作用效果容易受棒重力的影响;四是一旦玻璃棒或橡胶棒偏转,由于悬线扭转时会产生一个阻力矩作用,使得棒不能连续偏转或偏转不大(可见度差)甚至回转。教师难以把握,实验效果常令人尴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