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世纪初十年,清政府进行了包括“新政”和“筹备立宪”在内的一系列改革。这场由封建统治阶级主持的改革,与古代社会诸如“王安石变法”之类在封建范围的调整迥然不同。它不仅范围极广,涉及经济、文化、军事诸方面的制度,乃至政治体制,而且在深度方面也是前所未有的。对于这场改革,人们往往重视从清政府的主观动机来探讨其原因,而对能够产生这场改革的历史条件则注意不够,本文试图作一粗浅的尝  相似文献   

2.
八国联军入侵,清政府逃到西安,1901年清政府在西安宣布实行“新政”。1905年清政府又派出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1906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从“庚子新政”到“预备立宪”都对中央国家机构和职官进行了改革,这场改革瓦解了清王朝,却奠定了近现代国家机构的刍形。  相似文献   

3.
“北洋军阀”是清朝末期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卖国武装集团。1895年,清政府令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建陆军”。  相似文献   

4.
清朝末年,迫于“外患迭至,内变将作”的双重压力,清政府进行了以创建新式陆军和设立军事学堂为中心内容的军制改革。本文试就张之洞在这场改革中起的作用作一些初步探讨,并对军制改革的得失成败作一评价。  相似文献   

5.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二章的“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一节中讲到,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期,欧洲大陆涌起了一场经久不息的封建国家改革大潮。对其历史地位教材如是评价:这场改革浪潮使各国无一例外地都加强和巩固了封建专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但同时又强调它客观上促进早期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6.
在自鸦片战争至戊戌维新的半个多世纪里,无数仁人志士为寻找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与富强之路而殚精竭虑,甚至流血牺牲,但始终没有找准中国落后挨打的真正根源——老朽的封建专制政治制度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因而也就一直没有找到打开近代化闸门的真正钥匙——彻底推翻清王朝和封建专制政治制度。恰恰相反,他们无不把实现近代化的希望寄托在清政府的身上,只是希望清政府进行一些枝枝节节的改革,并且相信这种改革能够将中华民族引上近代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1895-1898年,清政府进行了以“因时制宜”上谕所涉内容为核心的改革,这次改革既非“洋务运动”的简单延续,也不能看做是戊戌“百日维新”的序幕。由于清政府在“变法”问题上形成了某种共识,因而这次改革涉及许多方面,其达到的深度也是前所未见的,而且大部分得到或多或少的执行。也正因为如此,改革使清政府体制中一系列问题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无论对哪一派的改革而言,这些问题都是他们推进改革时必须解决的。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的国家体制的变革,在辛亥革命前有过两次,即戊戌变法与清政府的“仿行宪政”。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中的实权派,缺乏自身变革要求。史学界对清政府“仿行宪政”的评价,一般均认定为“伪变法”、“假立宪”等,若从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来判断,“仿行宪政”是符合“二元君主政体”的体制的,它比封建君主政体是一个进步。辛亥革命后,宋教仁是争取真共和的主要代表人物,要充分肯定当时“议会政治”的历史作用。近代中国未能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国,主要不是外在因素,而是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9.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了“洋人朝廷”。当时,占人口半数的妇女,更是灾难深重。她们除了遭受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以外,还受着封建道德的束缚。那“耗人血,滑人气,不至死亡不止”的封建礼教有如千斤巨石,压在妇女的身上,她们没有丝毫做人的权利。她们强烈地要求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投入为挽救民族危亡,推翻清政府反动统治的革命激流,并在革命中实现妇女的解放。二十世纪初,清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参照“西法”作了些“改革”,诸如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生等(包括办女学、派女留学生)。辛亥革命前夕,全国各类学校有女生十四万一千人。1905年,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一万人,其中女留学生有一、  相似文献   

10.
庚子国变后,清政府开启了为期十年(1901—1911年)的“新政改革”。新政改革涉及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诸多领域,是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的第三次改革,也是最具近代化意义的一次大变革。这场变革激化了民间与政府的矛盾,也激起了遍布全国的民变。民变斗争既阻碍了新政的进一步实施,又在根基上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加速了清廷的灭亡。从多种角度试析清末新政与晚清民变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事业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借师助剿”政策是在清政府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它作为清政府外交政策的分水岭,在近代外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中央通过这一决议之后,直接与太平军作战的地方官员,却产生了分歧.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和上海江浙官吏在这个问题上出现斗争,两派对“借师助剿”持不同看法是由于与西方列强的密切程度有所不同,以及互相争取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占据主动,这场争论以湘系的胜利而告终.而湘系在争论中取胜的原因,因湘军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为清政府所倚重。这场争论对晚清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晚清“外和诸夷,内图自强”的外交基调。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中国教育界如火如茶地开展着。在我看来,这场改革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自由、开放、多元、民主与法制的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首先,课程改革有助于改造我们的国民性。几千年来的农耕文明和封建专制统治,使中国人形成了过于内向(敛)、不善言谈、含蓄清淡的“众趋人格”。  相似文献   

13.
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的百余年间,从法兰西到沙皇俄国,从普鲁士到奥地利,欧洲大陆涌起了封建国家经久不息的改革大潮。在这场席卷欧洲大陆的改革浪潮中,改革各国无一例外地都加强了封建专制,为什么我们还说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呢?  相似文献   

14.
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的百余年间,从法兰西到沙皇俄国,从普鲁士到奥地利,欧洲大陆涌起了封建国家经久不息的改革大潮。在这场席卷欧洲大陆的改革浪潮中,改革各国无一例外地都加强了封建专制,为什么我们还说欧洲封建国家的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呢?  相似文献   

15.
历时半个多世纪的五代社会生活,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乱,”而其实质却在“变”。这场社会巨变是唐宋之际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枢政治制度的变革又是这场社会巨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在于宰相职权的削弱、枢密院、翰林(或端明殿)学士地位的提高。五代中枢政治的变化体现了封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发展变化的规律,即加强和削弱皇权以及争夺皇权的斗争,贯穿于封建中央政府权力斗争的始终。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中学”与“西学”的论争是贯穿始终的课题。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以后,维新派和洋务派根据各自的出发点,在“中学”与“西学”方面进行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思想论争。这场论争增强了人们向西方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加速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破产和崩溃,直接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罗家俊 《云南教育》2003,(25):15-1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具体行动,是建国以来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层次最深、范围最广、内容最新的改革。在这场改革中,要处理好五个关系。一、处理好课程改革与推进“两基”、巩固“两基”成果的关系推进“两基”与推进“课改”是基础教育两个方面的重要工作,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不能将两者相分离。只有坚实的“两基”作为基础,课程改革才能发挥最佳的效益。已实现“两基”的地区,要把全力推进“课改”作为巩固“两基”成果的重大举措,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享受优质…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从投入“拒俄运动”开始,逐步转向反对清政府的革命活动,曾为辛亥革命作出过贡献。(一)从“康党”到“乱党”1897年(光绪廿三年),十八岁的陈独秀从安庆赴南京参加“江南乡试”,通过这场“乡  相似文献   

19.
一八九八年的戊戌变法,是由资产阶级发动和领导的维新改革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提出了一系列革故鼎新的主张。他们把改变乃歪彻底废除封建教育制度、创立资产阶级教育制度,作为变法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们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以及对新的教育制度的种种设想和大胆实践,曾对中国近代  相似文献   

20.
在晚清“自强”“求富”洋务改革的大潮下,清政府以德为师,掀起了较大规模的军事变革运动。这场持续许久的师德军事教育,使德式军事学堂成为最具德国教育特色、直接体现德国军事训练理念及其模式的教育场所。德国教官的大量聘用,德国军校课程的沿用与开办,德国原版军事教材的译介与推广,德军先进训练方式的引入,构筑了近代中国军事教育近代化进程中浓重的德国特色与风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