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演、泗/涕/鼻涕”历时更替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演”表示鼻液,“涕”表示目液。发展到中古,由于目液义换用“泪”来表示,因此,人们便用声近义通的“涕”来代替“演”,西汉后期出现并随即完成了这一更替现象。偏正结构“鼻涕”最早出现于西汉后期,发展到明代,表示鼻液义则主要使用复音词“鼻涕”,只在特殊语境中才用单音词“涕”,这一格局一直保持到现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表“相遇、遇到”一组词的考察,观察它们在历史上演变发展的过程,认为从先秦至元明清时期,表示“相遇、相逢”这一义位主要由“逢”和“遇”来承担,二者在历史上的使用是相对稳定的,可以说既是常用词,又是汉语基本词汇中的一员;表示“相遇、相逢”这一义位的“碰”则出现相对较晚,大约在清乾隆年间才出现;通过对“碰”字使用情况的调查,为《古本水浒传》可能是后人伪作提供了旁证.  相似文献   

3.
说"鼻"     
依据汉语文献材料探索汉语核心词“鼻”的早期音义形式,并探讨汉语表示“鼻”义的这组词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4.
我和同桌     
“唉,我真倒霉呀!跟一个‘鼻’涕王,坐在一起。”,我心里不停地埋怨着。 也许你会说“鼻涕王”不就是脏点儿吗?是他自己脏,与你有什么关系?那我来告诉你,跟他坐在一起不仅十分脏,还十分烦。  相似文献   

5.
语法史上位移动词“去”进入单动式时,带起点宾语的用法逐渐减少,进入连动结构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与“去”的往到义的产生有紧密的相关性。该义的产生受到了位移动词“来”、“往”相关格式的类推作用的影响。“去”在西汉便有了往到义,中古至唐末五代往到义的“去”在多种句法格式中得到了实现,并获得了关键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期表示眼睛的词语多用“目”;到了两汉,“目”和“眼”同时并存,而“目”多用于书面语中,“眼”多用于口语及汉译佛经当中;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使用“眼”的频率大大增加。“眉目”最早作为短语见于战国,在唐代衍生出了词汇义“容貌”。清代,“眉目”词汇义还由最初的短语义比喻引申出了更加抽象的“事物的头绪、条理”。“眉眼”作为词出现于元代之后,含义丰富。清代使用频率大增,并且含义多为“容貌”义。“眼”与“目”在近古汉语中同义,于是“眉眼”渐渐发展可以指“容貌”从而分化了“眉目”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表“来、到达(处所)”义“各(格)”、“至”、“到”的考察,认为商周口语中,“至”已占绝对优势,至于金文“各”用例较多,显然是由于金文典雅庄重的风格所致。“到”是“至”的分化字,《诗经》中虽已出现,但用例罕见。传世文献中,“到”和“至”的竞争历时很长,但在秦汉口语性很强的出土文献中,“到”的优势已然显现。  相似文献   

8.
我们今天常用的一些成语,因其大多来源于古代典籍,所以仍保留着古代汉语的特点。单就词来说,有很多虽与现代汉语的词同形,但其意义已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这些在意义上发生了变化的词,就是古今同形异义词。下面试举几例,供同学们参考。一、汤“赴汤蹈火”、“扬汤止沸”、“固若金汤”中的“汤”,是指烧沸的开水。现代汉语中的“汤”,是指食物煮熟后所得的汁水。如果按今天的常用义,把“金汤”释为“金黄色的汁水”,那就闹出天大的笑话了。二、涕“感激涕零”、“破涕为笑”中的“涕”,指眼泪。而现代汉语中的“涕”,则指“鼻涕”。…  相似文献   

9.
爱心门诊     
《启蒙(3-7岁)》2013,(6):36-38
孩子经常流清水样鼻涕是怎么回事13181091664@163.com问:我的孩子6岁,经常流鼻涕,不过并不是那种黏稠的黄鼻涕,而是清水样的鼻涕。有人说,这可能是鼻炎的症状。请问,这是怎么回事?需要治疗吗?如何预防?陈亚秋大夫答:鼻炎是小儿的常见病,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  相似文献   

10.
13181091664@163.com问:我的孩子6岁,经常流鼻涕,不过并不是那种黏稠的黄鼻涕,而是清水样的鼻涕。有人说,这可能是鼻炎的症状。请问,这是怎么回事?需要治疗吗?如何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