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含有计量单位名称的数又叫做名数。例如,3小时,8米5分米等。在“3小时”这个名数中,“3”是数,“小时”是计量单位名称。我们不能单单把“小时”说成为“名数”。只含有一个计量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例如,7丈、10平方厘米、2斤等。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量的计量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复名数。例如:5亩6分、2元4角5分、8立方米24立方分米等。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经常要将名数互化。如通常有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化为低级  相似文献   

2.
乘进率     
《小学生》2006,(4)
高级单位名数低级单位名数乘以进率例如:3小时20分=( )分一看:把“小时”化成“分”是从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二辨: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用乘法。三想:1小时=60分  相似文献   

3.
问:解答应用题时,可以把“单位名称”叫做“名数”吗?答:不可以。因为单位名称和名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小学数学教材中指出,在计量某种量时,“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如3千克,“3”是量得的数,“千克”是单位名称,“3千克”才是名数。由此看出,单位名称只是名数的一部分。如果在解答应用题时,把得数后面填加上的单位名称叫做名数,实际是混淆了两个概念的含义。“单位名称”能叫做“名数”吗?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中,不少同学把名数与单位名称等同起来,其实它们是有区别的。例如,用一米长的尺子量教室的宽,正好4次量完,我们就说教室的宽是4米。这4米中的“4”,叫做量数,而“米”是计量单位。量数和计量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名数与计量单位的联系与区别表示如下: 只含有一个计量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单名数,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计量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复名数。如,4米、8公斤是单名数;7吨25公斤、2小时18分15秒是复名数。  相似文献   

5.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六册数学课本第132页的例3、例4,是面积单位间的改写。这部分教学内容旧时教材的提法是:“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叫做化法;把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叫做  相似文献   

6.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应用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作为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结构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为他们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在已有经验的支持下,能主动地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在“名数的化聚”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对于化聚中到底是乘以进率还是除以进率模糊不清,就算他们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化为低级单位的名数,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聚为…  相似文献   

7.
案例1:“名数换算”中的“统一美” 在学生掌握了高级单位名数化成低级单位名数的方法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很多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等。它们之间的进率都是10、10D、1000……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讨论后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8.
周孙 《良师》2003,(20)
梁老师:在学习应用题时,要用“单位名称”,“单位名称”就是“名数”吗?请您给我们讲一讲。丕蕾丕蕾同学:你探究学问的态度很好。现在我们来回答你提的这个问题。许多同学经常把“单位名称”和“名数”混淆起来,如:把“27公顷”、“36米”里的“公顷”、“米”说成是“名数”。其实“公顷”、“米”等是单位名称。那么什么是“单位名称”呢?与名数又有什么不同呢?在生产和生活中,需要进行各种事物的计量,就是把一个暂时未知的量同另一个规定的已知的量作比较;这个规定的已知的量,叫计量单位。如我们要计量操场跑道的长短(暂时未知的量),就把…  相似文献   

9.
一次听课,一位教师让学生做了这样的一道应用题:“友谊商店第一天卖出桔子80千克,第二天卖出75千克,两天一共卖出多少千克桔子?”一学生在黑板上列式为:80 75=155千克。教师在讲评时指出该学生计算是正确的,但应注意写出的名数“千克”外面要用上括号。“千克”是名数吗?这位教师把“单位名称”千克说成了“名数”,概念混淆了。怎样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呢?例如:5  相似文献   

10.
“名数化聚”的弥补教学凌云县一小冯丁兰在连续几届的高年级教学中,均发现学生对名数的化聚方法掌握得不牢。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对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认识模糊,对“把高级单位名数化成低级单位名数要乘进率,把低级单位名数聚成高级单位名数要除以进率”这一方法没...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七册修订本(今秋始用)《小数与复名数》一节,除增添一段叙述和两个例题外,还删掉例题一个,改换例题三个,相应习题也作了增删工作。其突出特点在于加强了量的计量知识的复习。通用教材里的长度,重量等计量单位知识、穿插在1~6各册教材中,各种单位进率与高低级单位名数化聚,被分割成几个片断,在原试用本中,又很少有复习机会,学生很容易遗忘,致使“小数与复名数”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修订本注意对量的计量知识进行复习,我觉得这很有必要。应该怎样进行复习呢?笔者认为,可分两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2.
秋风 《小学生》2006,(4):I0014-I0014
同类量不同单位名称的名数互化,是同学们感到困难的地方。这里向同学们介绍名数间互化的—种绝招——四字诀。—看:就是看是高级单位的名数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还是低级单位的名数化成高级单位的名数。二辨:辨清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  相似文献   

13.
一、应用量的对应关系设计题组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路程。其中,速度和包括甲速度和乙速度。在这四个量中,已知三个量,便可求出另一个未知量。由此可以设计下列题组。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0公里,乙车每小时行40公里,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公里?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说得清楚的人,必定想得清楚,想得清楚的人,才能说得清楚。在“名数改写”的教学中,对学生加强“说”的训练,既有助于学生理清改写的思路,提高改写的正确率,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名数改写中如何进行“说”的训练呢?1“.说”要求。即说清楚题目是把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还是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如,45秒=()分,让学生说出:是把时间单位“秒”改写成“分”,题目要求把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2“.说”方法。即说出改写中所用的方法,是用“乘法”改写还是用“除法”改写。如,0.8平方米=()平方分米,…  相似文献   

15.
一、本章目的要求 1.明确量与计量的有关概念和量的分类,弄清量与计量、量与量数概念的区别,以及一个量的量数与所用的计量单位的关系。 2.了解计量制度的发展概况与国际单位制的构成体系,掌握常用的法定的计量单位及其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明确名数及其有关概念,能正确地进行名数的化聚和名数的四则运算。二、本章主要知识及其联系本章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部分: 1.关于量与计量及其有关概念教材对量以两种不同的标准分类得到的两种分类结果,反映了量与不连续量、连续量,量与标量、向量概念间的联系。量按照能否直接用计数的方法确定其大小为标准分类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相遇应用题属于典型应用题,其基本的数量关系仍然是速度X时间一路程。但是有些稍复杂的相遇应用题,因为运动对象的运动时间不一,增加了解题的难度,如果指导学生处理好“先”与“后”、“静”与“动”的关系,可以大大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一、处理好“先”、“后”关系相遇应用题是两个人#两个物体参与运动,如果出发时间有先有后,造成运动时间不一,容易导致学生解题错误。例l.甲、乙两地间有一条公路,客车以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升往乙地;1.5小时后,货车以每小时对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再过3小时,两车还相距15千米。…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关于"名数"的解释是:"带有单位名称的数,如3千克、5本、4分20秒等."而<辞海>关于"名数"的解释是:"由数和度量单位表示的量.只由一个度量单位表示的量称为'单名数',如5公里,3尺等;由一个以上的度量单位表示的量称为'复名数',如3小时39分、3尺4寸等.单名数和复名数可以互化,如3尺4寸就等于3.4尺或34寸."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上课伊始,教师出示测试中错误率较高的一道题:“A B两地相距540千米,客车和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客货两车的速度比是5∶4,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让做错的同学反思。师:许多同学向我反映解这道题时不知从哪里入手。题中给了三个条件,我们不妨从中任选两个,判断它们能否进行有意义运算。若能,请说出所求结果表示什么。大家分组讨论。(讨论完毕后,师有意叫考试出错的学生代表小组回答)第1组:我们选择的是总路程540千米和相遇时间6小时这两个条件。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这个关系式,可以求出速度…  相似文献   

19.
“单位”和“名数”这两个数学概念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其本质区别。从定义来看,单位就是计量事物的标准量的名称,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  相似文献   

20.
名数的化聚是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学生在掌握这部分知识时,容易产生概念模糊,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的混淆,化、聚换算掌握得不好等问题,其原因有三点:1.传统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2.在教学中没有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而直接导入抽象概念,由具体形象逐步过渡到理论概念的环节,重视不够。3.死搬硬套,使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化、聚的内涵。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人们在教育理念上己达成“以人为本”的共识,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引导”上下功夫,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意识,对解决小学生掌握名数的化聚问题是十分有益的。一、自然过渡,导入主题名数化聚的知识是把实际生活中的名数单位问题理论化、系统化。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应用到,这就为教师自然过渡到课题提供了一条通道。例如,时间单位的问题,老师应尽可能从实际出发,用亲切的语气问:同学们,你们早晨是几点起床的?晚上又是几点睡觉的?一节课有多少分钟?把抽象的问题生活化,学生能从中感悟到时间的概念,再学习起来就容易了。二、重视参与,主动探究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再创造”。名数化聚的知识学习,不是让学生被动掌握教师给出的结论,而是由学生亲自参与,主动的、富有个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