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首先必须把好识字教学这一关。如何改进识字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识字质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和探讨的问题。长期来,我一直采用随课文分散识字的方法,但多少年来,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具体做法,也是  相似文献   

2.
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随文识字——生字随课文出现,边阅读,边识字,在读中识,在读中写。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欲望,还能有利于培养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然而,在目前低年级的阅读课堂中,普遍存在识字与阅读相分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从来都是以识字为主。这是因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只有把基础打扎实了,以后的教学才能顺利进行。许多优秀教师已经创造了不少成功的识字教学经验。如斯霞老师倡导的随课文分散识字法和黑山、景山等学校首创的集中识字教学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典型经验。目前使用的全国统编语文教材,兼收并蓄各家之长,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识字教学法。如看图拼音识字、在学词学句中识字、集中识字和随课文分散识字等。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了解认字的规律和方法,培养他们的认字能力。一册教材在看图识字111个后,紧接着就是看  相似文献   

4.
一、抓多种形式识字 培养识字能力 二年级是整个小学阶段的识字高峰,本册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480个,约占全年识字量的一半。教材采取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有各种方式的归类识字,也有随课文识字。各种形式都贯穿着音、形、义结合、学和用结合的原则,把识字与识词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在识词过程中识字,建立识字即识词的观念。  相似文献   

5.
正斯霞老师的"随课文分散识字"也叫"随课文识字"或"分散识字",作为识字教学的一种流派,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语文教学整体视野的观照下,"随课文分散识字"形成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主张,即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即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把识字和阅读结合在一起,识字在语境中进行,既利于在分散中巩固,又利于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在近50年的实践检验中,"随课文分散识字"一直以其独特的优势而成为识字教学乃至教材编写和课程开发等充分借鉴和运用的一种流派。  相似文献   

6.
斯霞老师的随课文分散识字也叫随课文识字或分散识字,作为识字教学的一种流派,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语文教学整体视野的观照下,随课文分散识字形成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主张,即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即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把识字和阅读结合在一起,识字在语境中进行,既利于在分散中巩固,  相似文献   

7.
语文第一册     
一、改编意图及课文编排特点改编意图。小学语文第一册教材基本保持了试用本的编排体系,但更加重视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教材加强了识字和学词学句的比重,适当减少了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从“看图学词学句”到讲读课文之间,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是启蒙教育的开端,也是一切认知能力的基础.传统的识字教学以识字为目的,往往是先识字,后阅读,这样人为地把识字与阅读割裂开来,造成了识字与阅读分家,既影响了识字的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随课文分散识字是从文人手,在语文环境中识字,识字和学词、学句、学文相结合,建立起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字与词、词与句、句与文之间的联系,符合识字与书面语文学习互相促进的规律.结合现代教育理论,以激趣减负为主渠道,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和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对于低年级的识字基础是十分有益的.那么“随文识字”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操作呢?  相似文献   

9.
中年级的识字教材编排形式相同,均为“随语文识字”。这种识字形式将识字寓于阅读之中,便于学生联系句子和上下文,准确地理解生字词的意思;便于学生学习课文中规范的语言,使之变为自己的语言,为提高读写能力打下基础。 随课文识字的教学步骤一般是:在初读课文时提出生字词,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兼顾认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注音识字 ,提前读写”实验的阅读教材安排了精读和略读两类课文。目的是要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教给他们阅读知识与方法 ,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 ,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 ,还要在阅读中培养识字能力。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扩大知识面 ,发展语言和思维 ,进行思想品德和审美教育。现仅就精读课文教学谈点认识。精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主体 ,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范例 ,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所以 ,精读课文教学必须要学生掌握学习目标、训练层次、重点和难点、学习方法等 ,强化…  相似文献   

11.
叶丽萍 《九江师专学报》2004,23(3):106-106,100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课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低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旨在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这一理念在集中识字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中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识字是儿童掌握书面语言的基础。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把着眼点放在教会学生识字方法和思维方法上,严格进行训练,让学生根掘识字规律,触类旁通,养成习惯,形成能力。低年级语文教材的识字编排分两大部分,一部分为集中识字,另一部分为分散识字,即随课文识字。无论是集中识字还是分散识字,都要求学生能读准字音,分清字形,理解字义,并且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逐步达到独立识字。我在识字教学中采用了三步识字法,即简单易学的字放课前预习,在课堂上检查学习情况;难掌握的字教师在…  相似文献   

13.
林夏慧 《福建教育》2006,(11A):22-23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识字教学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学“识字课文”识字。“识字课文”是编者借鉴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和多种识字方法而精心编写的识字教材。识字课文中的词串识字,分开来看,是一个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词语:连起来读,又像一首音韵和谐的诗歌。学生学习这样的课文,既识了字,认识了事物,又可以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相似文献   

14.
王霞 《山东教育》2007,(7):60-61
《一去二三里》是一首琅琅上口的古代童谣,描绘了春天郊外的乡村美景。本课安排在汉语拼音学习以后,是第一篇识字课文,教学重点应该是识字。但从现在的学情来看,本课的识字任务并不太重,教学本篇课文,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走入诗的意境,在身临其境中读文识字,培养语感,为朗读能力的培养铺路搭桥。  相似文献   

15.
《数星星的孩子》,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大纲要求,低年级的讲读课,要指导学生自觉地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思想内容;除以识字为重点,培养学生识字的自学能力外,还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词和句的理解和使用训练。这组课文的编排,侧重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学要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本学期使用的人教社六年制教材第四册和五年制第四册相比,教学要求、编排体系基本不变,课文篇数,识字量略有减少,部分课文作了调整。整册教材放缓了坡度。 这册教材训练重点是:①抓好识字教学,培养识字能力;②进一步加强词和句的训练,突出字义教学;③加强朗读训练,指导、培养默读方法和习惯;④加强说话和写话训练,提高说话、写话能力。 在教材内容安排上,与五年制相比基本相同,较大的区别是:  相似文献   

17.
“归类识字”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课型,第四册的“归类识字”分三部分安排(共14课)。教学“归类识字”要按照汉字的结构规律,加强音、形、义的联系;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加强字、词、句的联系;按照认识事物的规律,加强识字与认识事物的联系。着眼于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提高识字效率。一、本册“归类识字”的特点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材采用随课文分散识字和归类集中识字两种方式进行,就“归类识字”来说,其内容和形式有如下特点。(一)识字量大,目标明确。“归类识字…  相似文献   

18.
一、识字、写字教材与教学四年级上册的识字都是随课文安排。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认字的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教师可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作适当检查,并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所附选读课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为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要求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把写字的任务妥善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内学生…  相似文献   

19.
一、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识字与阅读的关系识字是低年级的重点,但不是唯一的重点。阅读教学是识字的基本途径,而识字又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所提供的语文环境,帮助学生掌握课后所要求掌握的生字,完成识字任务,为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认识到阅读能力要从一年级起加以培养,要根据儿童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电脑辅助识字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广州市登峰小学周卫华在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笔者主张“随课文识字”的方法,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的“音”和“义”。然后在反复诵读、反复理解的基础上,认准字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