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得到艾老在北京与世长辞的噩耗,山丹培黎图书馆的全体职工悲痛至极,立刻给路易·艾黎治丧办公室发去唁电,对艾老逝世深表哀悼。著名国际友人路易·艾黎对中国农村和山区,特别是对他称为“第二故乡”的山丹怀有特殊感情,对他们的建设更是日夜萦绕心间。艾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在整理档案资料时,偶然翻到了几张老照片,其中有一幅路易·艾黎的照片最醒目,这让我由然而生回想起了这位社会活动家为我国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做出卓越成绩的光辉一生。路易·艾黎(RewiAller 1897—1987),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1897年12月2日,出生于新西兰斯酱林尔德一位农村教师家里。  相似文献   

3.
1987年12月27日清晨,我躺在床上,习惯地拧开了枕边收音机的旋扭。突然,男播音员那低缓、沉痛的语调,引起了我的注意: “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因脑血管栓塞并发心功能衰竭于今天凌晨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听了这条关于路易·艾黎逝世的报道,我一时愣住了。当年采访这位新西兰友人时的情景,顿时历历浮现在眼前。 1984年10月,《史沫特莱在中  相似文献   

4.
一出王府井大街南口,过东长安街,便到了路易·艾黎的住所。在一坐蓝灰色的楼房前,整齐地平铺着碧绿的芳草。我见到了路易·艾黎。一个84岁的老人,仿佛一坐小山似地移了过来。他五短四粗,鼻高耳大,双颊绯红,白发如雪。在金色的眉毛下,闪烁着浅蓝色的温存的眼光。笑容爽朗而亲切,给人以一种精力弥满的感觉,真是松柏之姿,经霜犹茂。他那双大手,仿佛钳子一般,把我的手紧紧地钳住。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在整理档案资料时,偶然翻到了几张老照片,其中有一幅路易·艾黎的照片最醒目,这让我由然而生回想起了这位社会活动家为我国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做出卓越成绩的光辉一生.……  相似文献   

6.
在抗日战争 前,朱学范担任上 海市总工会主席 时,由于工作关系 与上海工部局工业 科科长新西兰人路易·艾黎认识。1938年8月,艾黎在 汉口成立中国工业合作社,周恩来给予他很大的鼓励。 艾黎设法使三家棉纺厂和六十多家中小工厂连同工人 迁到西北地区,其中一家棉纺厂迁到宝鸡,其余两家迁 到西安。同年12月,在重庆成立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总  相似文献   

7.
今天,当人们谈起世界新闻事业的发展时,不可能不提到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的法新社。在谈到法新社时,也不可能不提起它的前身哈瓦斯社及其创办者查理——路易·哈瓦斯。作为世界上第一家通讯社,作为一种新的、影响深远的传播媒介的创始人,哈瓦斯社和哈瓦斯在世界新闻传播史、世界文化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一七八三年七月五日,查理—路易·哈瓦斯在鲁昂出生。一八一四年,他将外国报  相似文献   

8.
公元前370年 ,中国先秦的墨家学派就进行了光学研究。《墨经·光学八条》记述了光的生存、光与影的关系 ,针孔成像 ,透镜聚光结影的原理 ,这是世界上早的摄影光学著作。1250年 ,欧洲修道士马格纳斯发现银盐受光变黑的现象。这样 ,发明摄影术所需的两方面基础———物理学与化学新认识 ,为摄影术的诞生准备了条件。1826年 ,法国的尼普斯在房子顶楼的工室里经过长达8小时的曝光 ,用装在暗箱里的铅锡合金板记录下窗外的景色。这是人类用暗箱和感光材料摄影合成的第一幅永久性照片。1837年 ,法国画家路易·达盖力用水银蒸汽使曝过光的铜板显影 ,…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出版界享有盛誉的法国桦榭菲力柏契出版集团的总部坐落于巴黎西郊,其前身是阿歇特出版社。阿歇特出版社是由路易·阿歇特(Louis Hachette)于1826年创办的一家著名的法国老字号出版社。 创始人路易·阿歇特出生于1800年5月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用借来的一笔资金创办了一家以他自己的姓“阿歇特”命名的出版社。其后不久,适逢法国小  相似文献   

10.
罗国杰哲学伦理学家、教授。河南内乡人,194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伦理研究会会长、哲学系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编委,《中国大百料全书·哲学卷·伦理分册》常务副主编,主要著作、译著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伦理学教程》、《西方伦理思想史》等。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先生图书馆建设思想研究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然而蔡先生的一生,无论在实践中还是思想上都与近代图书馆事业紧密相关。文章试从蔡元培先生的图书馆实践和思想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此铭记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探寻先生关于图书馆建设之思想,用以借鉴和指导当今时代图书馆事业。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12.
徐忆农 《图书馆杂志》2005,24(7):67-71,53
中国古代书业书目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文献:本文简略回顾了中国古代书业书目的产生、发展过程,并对其存在形式与历史地位分别进行论述,以便引起学者重视对这种特殊地方文献的整理与利用。  相似文献   

13.
论李大钊图书馆理论的超前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大钊图书馆理论中的许多主张超出了他那个时代中国人的思想水平;这些主张不仅符合近代中国图书馆实际情况,反映了近代中国图书馆的必然趋势,而且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郑振铎热爱图书馆事业。他既是暨南大学图书馆馆长,又是文化部副部长。本文从图书馆实践和理论的视角,论述了他的图书采访观、藏书利用观,服务和科研观、目录索引观,以彰显他为我国图书馆事业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国内新闻史学界对松本君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新闻学》一书的翻译出版对于中国新闻理论的影响,而对其生平还未进行过深入研究。松本君平是集记者、学者、政治家、外交家和宗教家于一身的历史人物,其学在美欧,而业在东亚。作为学者,其学术特长并不在新闻学,而在于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技信息资源的利用机制、信息服务模式和信息服务的社会特征的讨论和分析,指出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组织科技信息服务业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也是近代中国图书馆学的奠基者,提倡广见闻而开风气,以启迪民智,振兴中华。梁启超的中国图书馆学思想来源于他对图书馆的实践活动和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他对图书馆学的贡献主要是创立了图书馆理论和对图书的辨伪、考订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建立了不朽的丰功。  相似文献   

18.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推动科技资源共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节选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财政部科文司司长赵路在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开通仪式上的重要讲话。万钢部长在讲话中回顾了我国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的平台建设提出4项具体的工作要求。赵路司长在讲话中指出平台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今后的任务更加艰巨,最后提出平台建设的4项新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9.
《理想在潮头:给青年编辑》是陈昕写给青年编辑的理想之书。他以自己的职业经验,教授青年编辑从业之道;以企业家的高度,从经济学和产业角度分析我国出版转型和文化创新等问题,拓宽了青年编辑视野。该书不仅是个人经历的回顾和思想总结,还梳理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出版业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郭媛 《兰台世界》2020,(3):128-131,89
李杜,抗战时期著名的爱国抗日将领,自九一八事变后,组建吉林自卫军与日军做斗争。上书国联调查团,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1933年7月,李杜回国后立即投身到上海进步人士组织的抗日活动中。1937年,寓居重庆的李杜以报刊为阵地,多次宣传有关东北抗日联军作战的消息,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入开展李杜将军在抗战时期抗日活动的研究,对于丰富抗战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