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就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普遍学习动力不足、痴迷于网络等方面,学生存在厌学和弃学现象,并结合ARCS动机设计模式,总结出其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应用策略,希望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中职学生普遍缺乏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对抽象的网络原理和协议的学习,更是缺乏耐性。本文立足于现阶段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现状,响应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基于NS-2仿真技术的可视化教学新思路。并通过TCP、UDP协议对比实例,展示仿真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职学生通过《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学习,能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掌握基本计算机网络技术,具备一定的网络管理、维护、配置等综合应用能力。本文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探析了如何有效地进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易甲富 《广西教育》2014,(18):81-82
阐述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5.
根据经济发达地区《计算机英语》网络交互式教学的实际,以学生“四学”和教师“四导”为教学过程贯彻原则,结合《计算机英语》自身特点和网络交互式教学特殊性,提出以建构交际性网络教学平台及学生的直观学习、协作学习、互动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设计原理,从而保证《计算机英语》网络交互式教学质量提高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职重要课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可以尝试突破传统计算机教学困境。  相似文献   

7.
将Moodle平台与网络协作学习模式相结合,构建了适用于中职计算机课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就构建互动式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及培养学生技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对促进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8.
昂贵的商业软件系统和教师自身计算机操作能力成为网络课程普及应用的最根本阻力,Moodle的出现似一盏神奇的魔灯让人眼前一亮,为解决当前创建网络教学平台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供了契机。本文分析了基于Moodle平台上架构中职《计算机原理》网络课程的方法,力求充分发挥Moodle平台强大的功能及免费开放的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网络》课程概念抽象、原理复杂,传统教学方法效果较差。文章介绍了ns一3的仿真基本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形象直观地展示了网络协议原理,格式和交互等,为学生提供了操纵、观察、统计和分析的平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课程。本文根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目标和特点,结合中职学生实际,以项目“选购多媒体电脑”为案例,对体验式教学思想指导下如何有效实施教学、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李晶 《黑河教育》2014,(7):86-86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修的课程,该门课程专业术语较多,专业性比较强,而中职学校学生底子薄,接受能力差,理解能力不高,普遍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没什么兴趣。另外,网吧的兴起,游戏世界对部分学生的诱惑造成学生们普遍认为计算机网络就是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影,于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学习就有着抵触情绪。所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是学好这门课的前提。因此教师只有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因材施教,并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增加实践课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来培养兴趣。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笔者从下面的几个方面总结出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兴趣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卫涛 《考试周刊》2013,(75):124-125
基于课程改革发展的需求,同时为改变中职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作者通过研究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结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验式教学的概念,摸索出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体验式教学的模式。文章通过实例介绍这一模式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董喜雨 《现代教育》2014,(11):101-101
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教师不应用传统的"你教我练"的呆板方法,而应根据中职学校学生动手能力强、好奇心强、喜欢创新的特点,灵活使用多种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续学习计算机的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怎样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使学生热爱学习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给学生今后的课程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网络基础知识。现阶段开放教育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显得非常重要。在分析现行《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学习的基础是《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也是目前市场需求量最大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都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法,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也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限制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主动性,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本文主要针对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职学生特点,作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用项目教学法对中职《计算机绘图》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教学实践证明,基于信息技术的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绘图》课程中的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在教学项目实施中掌握绘图技能、提升职业素养、构建个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混合式学习及其基本过程的分析,针对《计算机高级程序设计》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前学习、基于计算机实验室的课中学习、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后学习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程序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吴华勋 《教师》2024,(4):123-125
“以赛促学”是职业学校教学的有效方法,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应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基于此,文章将基于“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的应用价值,剖析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应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面临的困境,提出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应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策略,旨在为该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学科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鉴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优化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就成了广大中职计算机教师努力的方向。围绕这方面内容,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展开浅显论述。  相似文献   

20.
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是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根本任务。由于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计算机教学效率低下,在中职计算机网络课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