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语言观的视域,我们获得了认识语文教育的种种思想资源.这一研究方法是伴随着语文教育的独立而与之俱来的.从二十世纪初到以"语文”命名语文教育的近五十年里,达成语文教育就是祖国语言教育这一基本认识,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最大成果,也使得此后的语文教育研究有了一个准确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在当前的语文教育研究中,从语言观的视域获取对语文教育的认识这一研究传统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造成语文教育研究在理论发展中的窘境.语言观的边缘处境与当前人们无意识地运用语言观于语文教育研究之间的尴尬,反映出人们对于语文教育中应当把握的某种核心要素的茫然.在语文教育中,立足于语言研究的成果,进一步说是祖国语言的研究,我们才能够得以确立语文教育的价值.语言研究已经而且必须成为语文教育研究借助的首要理论.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圃>2007年12期曾以形象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定位:搭一处语文的"屋檐".其实,这不仅是我刊竭尽绵薄之力为之奋斗的目标,更应该是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理想.……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上读了吴忠豪教授的论文<促进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的转化>启发颇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于"积极语言"的理解及其内化与外化也想谈些粗浅认识及体验.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就是语言",已经包容了"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含义。语文教育既包含口头语言的学习,又包含书面语言的学习;既包含语言形式的掌握,又包含语言内容的理解;既包含语言系统和规则的学习,又包含言语行为的训练和言语作品的学习。语文教育就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汉语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母语。中国语文课程教材要体现汉语言教育、母语教育的特点;中国语文教学应按照汉语言教育、母语教育的规律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育是什么?”这是语文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历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工具主义语言观指导下的语文教育走向了单纯语言训练的误区.对话语言观认为,语言的本性就是对话,语言是对话的家园.在对话语言观的视域中,语文教育被看作是在语言中展开的对话活动,语文真正成为了心灵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育价值是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语文是以语言为基础的学科,语文教育是一种语言的存在。本文从语言本体论的观点讨论语文教育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尔基说:"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思想的表达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一○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规定,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显然,语文课向中学生进行语言净化和美化教育,是实现这种转变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多年来,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现缀之成文,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任何一场成功的变革都必须立足于历史与传承的基础之上,只有清晰地把握过去,才有可能提出适合语文教育发展方向的计划或方案."这是援引于<当代语文教育论争>中的一句话,也是我阅读这本书的缘由.我们的语文教学,有很长一段时间,让很多教师感到无所适从.究其原因是缺少对语文教育历史的了解,没有认清语文教育发展的规律,阅读<当代语文教育论争>将为我们弥补这一缺憾.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的语文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对语文教育的背景———语言、真理、世界,在理解把握上显得很偏颇,导致语文教育有失方向。语言首先不表现为工具,"语言是存在的家";真理不应止于事实,通过事实达于意义才是真理的本义;世界不是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对象性的存在,世界和"我"是共同在此,"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我的世界的界限"。语文教育是学生在语言中如其所是地显现事物,从而不断生成人生真理,最终构建起自我的具有超越性世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一、加强语言积累性的作业 语言积累是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和"总目标"中就十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语言积累不仅仅是为了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打好语言基础,更是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教师不仅要在课上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还要设计一些加强语言积累的课外作业.  相似文献   

11.
语言经验是个人从学习到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对语言的体验和积累。语文教育过程是语言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而不仅是知识的记忆,语文教育的目标在于以较高的效率促进这一过程。然而现代语文教育在材料上脱离学生的语言经验和社会生活,教学不以学生为中心,脱离了以语言能力为核心的语文教育的本意。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语文>2004年第5期刊登了<"出乎意料"与"意料之外">一文,认为"出乎意料之外"的用法经不住推敲,"出"是"超出"的意思,"超出了人们的意料"可以,"超出了人们的意料之外"就是结构杂糅.所以,从规范语言的角度出发,"出乎意料"和"在意料之外"只能选用其一.笔者以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0期方帆先生的<我在美国教中国语文>刊出后,一些网站也相继涌起了方先生的"大洋彼岸"热.看到网站上人们总是与方老师探讨文化教育的细节与技巧,笔者不禁忧心忡忡.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方老师进行的是双语双文化教学,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一些文化是自然的;人家的语言教学,人家学生形式思维的训练,另有其母语教学在,而我们则不同,我们教的就是民族语文.我们切不可无视这一点,被"大洋彼岸的清风"吹昏了头脑,忘记了我们语文教学的专责.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育由于业内人士有持语言文字论和语言文学论观点,长期蜷缩于一个狭小的圈子之中.将语文教育置身于广阔的文化视野,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语言文化论,对语文的本质、语文教育的价值、语文教师的角色、语文教材的体系和学生的语文学习,都会带来有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全语言教育是近年来语言教育界较为重要的一种理论思潮。其主要观点为: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肢解,语言应当回归真实世界,全语言教育尊重学习者作为一个完整个体去学习整体的语言,全语言教育强调语言既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也是学习的工具。而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一门很重要的工具学科。语文学习不是简单的语文知识的相加,而是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体现全语言的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应该是完整的、全面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真实的、形式多样的,应设置与语言发展相适应的环境,语文教学应与其他科目学习相整合。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应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语言是学生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运用来建构的。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大语文"应该着重于扩大语文的使用范围.<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课本都十分强调用语文来学语文;许多语文界的有识之士也十分重视用语文来学语文.但是语文教育要从训练为主的教学转向使用为主的教学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社会语文教育应弱化"规范",倡导"典范",树立"示范",从而保证语言文字规范政策的推行.由社会语文教育规范观引发了维护语言环境原生态的思考.语言环境的原生态指两种情况:一是作为母语文化的方言生态保护;二是语言环境对语言变化的自然生态维护.  相似文献   

18.
"语文"的"文",指的是书面语言,语文课是语言课.语言学家介入语文教育,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学语言必须读文学,但读文学不等于学文学而是学语言.把语文课当作文学课来处理,不仅不符合大众对于语文能力的需要,而且也有悖个体语言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认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先生的意思是,语文指语言和文章,即口头语和书面语,而书面语以口头语为本.吕叔湘先生对语文也有明确的解释:"语是语言,文是文字.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两位语文教育家见解完全一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学不可轻"语".  相似文献   

20.
<正>如果说女儿是妈妈的一本书,那么学生就是班主任的一本书,我在书页中宿营,认真阅读每一个学生。课堂上,我和学生一起走进语文课本,或慷慨激昂,或轻歌曼舞,享受课堂愉快教育的春天;课间,我坐在游戏的篱笆墙上,在肢体语言的海洋里游泳;在"老鹰"捉"小鸡"的游戏里,我是坚强伟大的"鸡妈妈",孩子们心中的英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