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硫的性质 1.硫为淡黄色晶体,俗称硫磺,不溶于水易溶于CS2.所以可用CS2洗掉试管上的硫. 2.还原性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O2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SO2. 3.弱氧化性硫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如 FeS、Cu2S等.但 Hg+S=HgS而非Hg2S,由此试想:若不慎使汞洒落地面,应如何处理,才能防止汞挥发出的蒸气使人中毒?又 3S+6KOH=△2K2S+K2SO3+3H2O,所以沾在试管上的硫,还可用热的强碱溶液洗去.  相似文献   

2.
硫元素有种价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转化中,-2价硫只具有还原性,+6价硫只具有氧化性,0价和+4价硫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下面按图分别进行实验.实验①.S─→S取10克锌粉和5克硫粉,混合均匀,放在石棉网上,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混合物迅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花,火花四射,得到灰色固体硫化锌.实验②.S─→S将实验①制得的硫化锌放入试管中,加入3-4毫升浓盐酸,用带尖嘴的导管把产生的气体导出,点燃,使火焰尽量靠近盛有冷水的烧杯底部,看到小烧杯的外底部有黄色硫析出,这是硫化氢不完全燃烧生成的单…  相似文献   

3.
一、重要核心规律规律之一:性质规律1.某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氧化性。2.某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则该元素只具有还原性。3.某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则该元素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4.金属单质只具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多数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少数只具有氧化性。5.含同种元素相邻价态的两物质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之二:强弱规律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物质(微粒)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分别为: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规律之三:价态变化规律1.中间变两头——歧化反应。例如,3Cl02+6KOH5KC-l1+KC+l5O3+3H2O。2.两头变中间——归中反应(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的反应)。例如,H2S+6O4(浓)+H2S-2S+4O2↑+S0↓+2H2O、6HCl-1+KCl+5O3KCl+3Cl02↑+3H2O。说明当氧化剂为强氧化剂或者氧化剂过量时,还原剂可转化成比其邻位价态更高的产物(不可出现交叉现象);反之亦然。规律之四:次序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与多种还原剂(或氧化剂)相遇时,还原剂(或氧化剂)总是依据还原性(或氧化性)强弱顺序先后被氧化...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目的很多大专院校教材《无机化学》在谈到HZS的还原性时,都把Cl2与H2S作用的反应式写成:4C12+H2S+4H2O=H2SO4+8HCI(1)而认为Br2可使H2S氧化析出单质硫,事实上氯水与氢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确实不如Br2水与H2S溶液反应现象明显,氯水容易使氢硫酸中的S2-氧化成SO对这现象的解释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说法.究竟Cl2是直接把H2S氧化成H2SO4的,还是分步氧化或是间接氧化成H2SO4?有哪些因素影响H2SO4的生成?有没有更佳的实验方案使得H2S被Cl2氧化的实验能清楚地看到单质硫生成呢?笔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  相似文献   

5.
+4价硫(SO2、SO32-、H2SO3、HSO3-)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但它们的还原性是高考的热点,久考不衰,题型变化无穷.今总结如下: 例1 Cl2和SO2均有漂白性,现将等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同时通入到有色物质的溶液中,其漂白能力__________. 解析:二者虽都有漂白能力,但在溶液中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变化规律1.浓度与物质氧化性、还原性增大物质的浓度,其氧化性(还原性)随之增强,减少物质的浓度,其氧化性(还原性)随之减弱。如浓硝酸氧化性强于稀硝酸,浓硫酸氧化性强于稀硫酸等。例1:38.4mg 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气体22.4mL(标态),反应消耗的 HNO_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10~(-3)mol B.1.6×10~(-3)molC.2.2×10~(-3)mol D.2.4×10~(-3)mol解析:铜与浓 HNO_3反应生成 NO_2,但随着硝酸量的逐步减少,硝酸溶液的浓度变稀,则硝酸的氧化性渐弱,故随  相似文献   

7.
使用配体巯基氧化吡啶,在合成Ti的配合物时意外得到标题化合物2,2′ 二硫代二(N 氧化吡啶).培养了其单晶,采用单晶衍射仪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墿空间群.a=7.114(1),b=7.123(1),c=10.837(2) ;α=86.85(1),β=73.84(1),γ=89.55(1)°;Z=2;Dcalc=1.591Mg·m 3;R1=0.0273,wR2=0.0662.S S键长为2.0528(7) .该晶体为C H…O键合的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8.
1.对概念的理解——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剂及还原剂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本质,就是它们分别得电子和失电子的能力的大小(注意与得电子的多少是不同的概念),具体判断时可根据能自发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比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强,还原剂的还原性比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要强来进行判断,有时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来判断也会显得很方便。例1(2004年北京题)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 uSO4+5FeS2+12H2O=7C 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u2S既…  相似文献   

9.
通过硫氧化菌的专性培养基筛选法,成功从漳州开发区污水处理厂脱水后的污泥中筛选分离出一株化能自养型硫氧化菌SS 1,对其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性质进行考察鉴定,并研究该株硫氧化菌的金属耐受性及其对硫底物硫代硫酸盐和单质硫的利用性。结果表明:菌株SS 1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不具有运动性,可以把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并且可再进一步还原成氨氮。通过重金属耐受性实验表明,该菌株可耐受浓度为2 mmol/L的Ni、Zn、Co和Cu重金属,对重金属的耐性能力顺序为:Ni2+>Zn2+>Co2+>Cu2+,对重金属Ni的最大耐受性为3mmol/L。菌株SS 1对单质硫的利用率明显高于对硫代硫酸钠的利用,表明其嗜硫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0.
肖蔚 《中学理科》2008,(4):21-22
1.将H2S与O2按一定体积比混合于某密闭容器中,点燃经充分反应测得生成的硫和二氧化硫的质量比为1:2,则原混合气体中H2S与O2的体积比是  相似文献   

11.
1.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 原子氧化性逐渐减弱F,O,Cl,Br,I,S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如氧化性:F2>O2 还原性:Br-Cu2+ 还原性:Fe>Cu  相似文献   

12.
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化学理论来源于丰富的经验事实,是对化学现象的一般概括和总结.而化学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共性之中有特性.对特例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同学们怀疑、批判、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1.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般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特例:Na2O2+SO2Na2SO4,NH4NO3△N2O↑+2H2O.2.强酸一般能制弱酸,弱酸一般不能制强酸.特例:H2S+CuSO4CuS↓+H2SO4.3.酸与酸之间一般不发生反应.特例:具有氧化性的酸和具有还原性的酸之间能发生反应,如:HCl O+H2SO3H2SO4+HCl(弱酸生成强酸),H2S+H2SO4(浓)SO2…  相似文献   

13.
在TiO2上进行了气相H2S光催化氧化消除的研究.氧对H2S的光催化氧化消除过程是不可缺少的,对含量为560 mg/m3的H2S,当加入的氧气与原料气中H2S的分子比为42:1,空速为28000 h-1时,去除率达到97%.在H2S光催化氧化消除过程中,单质硫的产生可使TiO2失活,经光照再生单质硫转化为SO42-后,TiO2活性恢复,而且SO42-的生成对催化剂的中毒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1)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辨析 错 .因化合物之间也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CO CuO △ Cu CO2 .2 )失电子难的原子 ,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很强 .辨析 错 .失电子难的原子可能获得电子的能力也很难 ,如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3 )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辨析 错 .例如在HClO4 中的Cl为 7价 (最高价态 ) ,在HClO中Cl为 1价 ,而实际上 ,HClO4 的氧化性没有HClO的强 .4)阳离子只有氧化性 ,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辨析 不一定 .如阳离子Fe2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且以还原性为主 ;阴离子Mn…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通过硫有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硫的结构和性质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教育。通过硫用途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硫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分析硫的氧化性、还原性,并分析比较硫与氧、硫与氯氧化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16.
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黏稠液体,其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实验室常使用的是H2O2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过氧化氢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其结构式为H-O-O-H,电子式为H(O)(O)H.H2O2中O呈-1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遇到强氧化剂时呈现还原性,遇到强还原剂时呈现氧化性,并以氧化性为主.H2O2还具有不稳定性和弱酸性,其用途广泛,常作氧化剂、漂白剂、消毒剂、火箭燃料等.  相似文献   

17.
伍宏科 《中学理科》2004,(11):39-50,95
一、氧气、氢气的性质 1.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能跟非金属性比它弱的非金属单质(如:H2、C、S、P等)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但氧气不能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F2、Cl2、Br2等直接化合。氧气能跟金属化合成金属氧化物,能跟一些低化合价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如:CH4、C2H2、酒精等)发生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8.
<正>一、常规的性质实验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SO_2的性质。SO_2具有还原性,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_2又具有氧化性,当SO_2气体通入Na_2S溶液中时,SO_2与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了单质硫,所以会产生黄色浑浊。SO_2与品红溶液反应后生成了一种无色的不稳定的化合物,当受热后发生分解,溶液又会变为红色。因此,当溶液褪色后,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点燃酒精灯加热,溶液恢复红色,证明了  相似文献   

19.
有序是对一切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坚持有序性原则,可以保持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操作的科学性、结论的可靠性、观察的系统性、表达的条理性,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笔者以为,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在以下四个环节做到有序。一、实验安排要有序实验的时机主要根据实验的目的来确定。例如:在讲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时,若实验只是为了验证,可先分析SO2中硫的价态,根据硫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得出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然后再演示实验:(1)在盛有H2S的集气瓶中通入SO2气体;(2)将SO2气体通入盛有溴水的试管中。…  相似文献   

20.
以纳米TiO2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改性Mn-Ce/TiO2脱硝催化剂.通过实验考察Mn-Ce/TiO2系低温脱硝催化剂的抗硫性,同时探讨掺杂金属Co对提高催化剂低温抗硫性的机理.活性测试结果显示,Co掺杂能最有效地提高Mn-Ce/TiO2低温催化剂的抗硫性.通过BET、XRD、TG等表征测试,表明Co掺杂可改进Mn-Ce/TiO2催化剂的物化特性,可以有效减少催化剂在含硫气氛中反应时比表面积和孔容的损失,抑制活性物Mn-Ce被S的氧化,催化剂的抗硫性增强.指出了沉积在催化剂表面的是硫铵盐和活性组分硫化形成的金属硫酸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