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实验比较了新鲜菠菜、上海青菜叶、苦荬菜、桑叶四种绿叶类生物催化剂催化H2O2分解的反应速率,并考查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用量、H2O2的浓度、操作情况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了催化H2O2分解的最佳生物催化剂以及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桑叶的催化效果最好,催化剂的用量以3.0g为宜,H2O2的浓度10%即可。  相似文献   

2.
利用手持技术仪器测量过氧化氢分解时所引起的压强变化.通过实验比较了二氧化锰、马铃薯或干酵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对H2O2溶液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催化剂的用量能提高分解反应的速率,增大H2O2溶液的浓度也会加快分解反应速率.对反应速率进行了线性拟合,建立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绿色氧化剂过氧化氢 (H2 O2 )性质时 ,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实验室“绿色制氧”的科学探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H2 O2 催化分解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原理 :2H2 O2MnO2 2H2 O +O2 ↑反应不用加热 ,选择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 (与制H2 发生装置相同 ) ,操作简单安全 ;虽然H2 O2 催化分解法氧的转化率只有 50 %,但原料、生成物均无污染 ,催化剂MnO2 易回收利用 ,符合“绿色化学”理念。2 H2 O2 催化分解条件的探究市售H2 O2 的质量分数为 30 %,直接用于制O2 会因反应速率过快而难以收集 ,同学们将 30 %H2 O2 稀释为不…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说明了《基础化学》教材中所设计的过氧化氢的均相催化分解反应,在酸化后的H2O2溶液中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的不是以K2Cr2O7为催化剂的均相催化分解反应。而应设计为在H2O2溶液中滴加K2Cr2O7溶液或碱性的K2CrO4溶液,发生的才是过氧化氢的均相催化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5.
针对同行撰文中"单质铜不能被H2O2直接氧化但在加热时可促其分解"的观点,设计实验探究了该反应,并得出了新认识,即单质铜在未酸化的H2O2溶液中能被氧化成Cu2O,而Cu2O会进一步催化分解H2O2。  相似文献   

6.
针对Fe3+催化H2O2分解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别对浓度、溶液pH等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一般的课堂演示实验,可选取6%的H2O2溶液,稀释5倍的饱和FeCl3溶液为催化剂,pH约为5,此时H2O2分解现象最为明显,利于学生观察。  相似文献   

7.
对新版高中教材中的FeCl3催化分解H2O2实验,从双氧水浓度及催化剂选择等角度进行了审慎参酌。探讨了氯化铁催化分解H2O2实验中异常现象的成因,探究了常见几种过渡金属盐溶液催化分解H2O2的活性,并提出了不死抠原教材H2O2溶液浓度、改用CuSO4溶液作催化剂等实验教学意见。  相似文献   

8.
文章发现铜在酸性条件下可被H2O2氧化,但H2O2不能直接将铜氧化.铜在通常情况下不能催化H2O2分解,但在加热情况下能催化H2O2分解.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化学概念、化学原理、化学理论来源于丰富的经验事实,是对化学现象的一般概括和总结.而化学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共性之中有特性.对特例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同学们怀疑、批判、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1.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般是非氧化还原反应.特例:Na2O2+SO2Na2SO4,NH4NO3△N2O↑+2H2O.2.强酸一般能制弱酸,弱酸一般不能制强酸.特例:H2S+CuSO4CuS↓+H2SO4.3.酸与酸之间一般不发生反应.特例:具有氧化性的酸和具有还原性的酸之间能发生反应,如:HCl O+H2SO3H2SO4+HCl(弱酸生成强酸),H2S+H2SO4(浓)SO2…  相似文献   

10.
[题目]已知有机物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可发生臭氧化分解反应,例如:R—CH=CH—CH2OHO√Zn+H2O→R—CH=O+O=CH—CH2OH  相似文献   

11.
张新华 《化学教学》2007,(6):70-70,68
例题:已知CuO在高温下分解: 4CuO△=2Cu2O O2生成的Cu2O也能被H2还原. (1)若10 g的CuO在高温下部分分解后,再通入H2使固体全部还原为Cu消耗H2 0.22 g,生成H2O1.98 g.则CuO的分解率为多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对Na2O2与CO2反应、Na2O2与H2O的反应过程进行了探讨,得出Na2O2与H2O的反应实质是Na2O2先水解生成H2O2,H2O2再分解放出O2,并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3.
一、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配平氧化还原反应属于中学化学重要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是高考必考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考查要点有如下几方面:一是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主要包括氧化剂、还原剂;被氧化、被还原的元素等;二是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量的关系及电子转移数目的求算;三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涉及到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方面的计算问题,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是运用电子守恒定律。例1(NH4)2SO4在高温下分解,产物是SO2、H2O、N2和NH3,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产物分子依次是()A.SO2、H2O、N2、NH3B.N2、SO2、H2O、NH3C.N2、SO2、NH3、H2OD.H2O、NH3、SO2、N2解析根据题意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配平得:3(NH4)2SO43SO2↑+N2↑+4NH3↑+6H2O↑。故答案选C。例2某反应体系中的物质有:NaOH、Au2O3、Na2S4O6、Na2S2O3、Au2O、H2O。(1)请将Au2O3之外的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别填如以下空格内。Au2O3++++(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还原剂是。(3)将氧化剂与还原剂填入下列空格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相似文献   

14.
人教版必修1"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用最简单的装置、最短的时间,实现了其目的(通过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了解H2O2酶的作用和意义)。笔者通过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在达到教材实验目的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实验目的(1)定量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速率,了解H2O2酶的作用和意义。(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杨立森  王帝文 《职业技术》2006,(10):152-152
陶瓷窑炉煤气化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践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炉温——以煤气出口温度控制煤气中有效成分(CO H2)的含量主要取决于CO2的还原反应和水蒸气分解反应的进行,即:C CO2===2CO—162.4MJ/KmolC H2O===CO H2—11  相似文献   

16.
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反应的实验数据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应用计算机软件Excel对H2O2催化分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实验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该处理方法准确、快速、简便,具有良好的实验教学功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水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作用 1.水作氧化剂.例如: ①2Na+2H2O=2NaOH+H2↑ ②Mg+2H2O=Mg(OH)2↓+ H2↑因Mg(OH)2极难溶,阻止了反应进行,故反应微弱.但可用镁粉除去酒精中残留的少量水,制取100%的乙醇(绝对酒精).反应如下: Mg+2C2H5OH→(C2H5O)2Mg+H2↑ (C2H5O)2Mg+2H2O→ 2C2H5OH+Mg(OH)2↓ ③2Al+6H2O=加热2Al(OH)3↓+3H2↑比镁反应更弱,肉眼不能观察到现象,但却是Al溶于NaOH溶液的反应基础.氢氧化铝具有两性,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使上述反应向正向移动.反应如下: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在中性体系的恒温恒压条件下,K2Cr2O7,催化H2O2的分解反应的简单演示实验,设计了基础化学动力学综合实验,并采用origin软件绘图和拟合求参数的数据处理方法,推广到实验教学可提高学生设计综合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许多中学化学教师认为“复分解反应”是只有酸、碱、盐之类物质才能发生的反应。这一点在去年上半年笔者参加的一堂关于“碱、酸、盐”的化学教学公开课时体现尤为突出。开课教师在讲到酸可以跟碱性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的时候,以H2SO4 CuO=CuSO4 H2O、6HCl Fe2O3=2FeCl3 3H2O等四个化学方程式为例,并把它们分类为复分解反应。我们知道,无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总共有四种,而且全部可以用拉丁字母形象地表示出来:凡是在形式上符合A=B C ……的化学反应统统可称为分解反应,反之则全部都是化合反应;而在形式上符合A BC=B AC的化…  相似文献   

20.
在化学课本中,H2O2分解制氧气选用了MnO2做催化剂,但是MnO2催化分解H2O2存在很多缺陷:(1)所选的催化剂MnO2价格比较贵,使用起来不划算。(2)生成的气体速度太快,不便于收集。(3)采用滴液法,由于烧瓶内压强太大,液体难以滴入,必须采用液封法,滴液的速度也不易控制,操作的过程比较麻烦。(4)H2O2分解时放出热量,分解的自发倾向很强,有催化剂MnO2存在时分解反应迅速进行,当加热到426K以上便会猛烈分解,甚至爆炸。鉴于上述缺点,笔者经过研究发现,一些金属氧化物:如CuO、Cr2O3、Fe2O3、F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