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金卫东 《考试》2014,(3):27-31
<正>气候是高考的一个高频考点,不管是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还是其他省区的高考试卷,与气候相关的知识占的分值都较高,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中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内容占到35分,其中气候类型的评价就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评价气候类型,特别是评价气候对工农业的影响时,应该从利弊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气候类型评价描述的关键词1.夏季高温还是温和。一般根据夏季(北半球6、7、8月)的月均温来判定,夏季月均温超过20℃为高温,低于20℃为温和或凉爽。如我国气候特征是"夏季普遍高温",是指全国大部分地区7  相似文献   

2.
高考具有选拔和评价两种相互依存的功能,近10年来,高考的选拔功能不断被强化,而评价功能则被弱化,结果则是分数的绝对化愈演愈烈。本文从多方面分析高考评价功能缺失的原因,并依据教育与心理测量学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香港高考实验评价改革:实地考察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实验评价的改革是一项重要的课题。近些年来,香港地区在高考实验评价的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其实验评价的架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的观点,强调学生学习的前概念和概念的变化,开发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评价工具。实验评价的运作具有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和系统规范的评估机制,如实行教师评核、将探究作为评价的长远目标以及迈向基于发展的学生评价等,对内地正在进行的学业评价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推行后,“历史人物评说”作为重要选修内容列人高考的考试范围,在最近两年高考中又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了考查,如2008年考了拿破仑和华盛顿,2009年考了甘地。因此,对历史人物进行正确评价,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谓历史人物,它不是指历史长河中的任何一个个人,而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的、影响较大的、留下明显痕迹的人。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要有正确的评价观点,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形成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评价人员心理活动对评价质量产生着各种现实的影响。从众心理、本位心理、趋中现象、 晕轮效应等,是评价人员在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实践工作中最经常出现的心理偏差,这些心理偏差会给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认识上述心理偏差在评价过程中的表现及危害并进行必要的调控,是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5):141-145
高考评价是高考改革的新趋势和新内容,教育评价理论是其基本理论基础。对教育评价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有助于更好地认清当前我国高考评价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该理论的推陈出新使高考评价改革有了新的理论根基,与国内高考评价实现由考向评的转变相呼应,对完善高考评价目标体系建构和命题均有诸多启发,成为高考评价改革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7.
嫉妒心理人人都有,适当的嫉妒心理有时会成为工作的动力,但嫉妒心太强也会影响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工作和学习。你的嫉妒心理如何?属于哪种类型?可以自我评价一下: 嫉妒心理强烈型你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你相当敏感,稍感被歧视或不如别人时,就会产  相似文献   

8.
作者考察了小学教师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韧性的关系,被试为常州市413名小学教师。结果表明:小学教师的核心自我评价和心理韧性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小学教师的核心自我评价和心理韧性水平在学校类型和性别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小学教师的核心自我评价与其心理韧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小学教师的核心自我评价是预测其心理韧性水平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心理测验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锦华 《天中学刊》2001,16(4):83-85
心理测验是指经过测验编制程度完成标准化用以测量心理特性的工具,心理测验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有助于科学地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但是由于心理测验理论的薄弱、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发展问题、心理测验量表与评价标准问题以及心理测验的跨文化问题等因素的影响,使心理测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出现一定的失误。  相似文献   

10.
录取规模极小的保送生制度或自主招生环节中实施综合评价,而"云海工程"首次在高考中引入多元评价,以心理测验这一"非考试"的方式考察考生学科能力以外的综合素质,打破了"以分数论英雄"的单一评价局面,成为实施高考录取多元评价的突破口。"云海工程"报告考生成绩及个人素质的做法,使得考生拥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将立!树人定位在评价的核心目标上,实现了我国高考核心功能的创新;在测评中主张素质立意,实现了我国高考评价理念的创新;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高校人才选拔需求以及教学与考试等教育因素融会贯通于价值引领的评价体系中,实现了我国高考评价设计的创新;基于学习活动的规律,用情境作为载体有效考查知识、能力和素养,实现了高考评价策略的创新;以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考评价体系为标志,以不断推进我国高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追求,实现了我国高考评价发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四个评价”的改革思路,并针对“五类主体”统筹设计改革任务。高考作为教育评价指挥棒之一,面对教育评价改革新形势新要求,需要立足“四个评价”,从服务“五类主体”的角度进一步深化改革。高考评价改革要积极探索高考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中的定位和作用,整体提升高考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平性。高考评价改革要以学生评价这一主体为抓手,立足全局,整体谋划,加快推进服务“五类主体”的目标。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高考评价改革要以《总体方案》为根本遵循,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考试评价3个方面重点突破,完善评价工具,创新评价手段,健全评价结果反馈与使用,全方位提升高考评价功能,助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落地。  相似文献   

13.
基于活动的在线小组网络协作学习,是目前主要的网络学习方式之一。常用的网络协作在线学习评价有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以及小组评价,三种评价的引导性问题、评价周期以及实现方式需要依据三种评价的不同目的、活动主体的心理以及活动本身的特征等因素来研究与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南。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高考英语命题以核心价值为引领,强调学科素养导向,以培养关键能力为重点,突出必备知识的基础作用。高考评价体系的推出将有力促进高考英语科内容改革的深化和命题质量的提升,高考各利益相关方应该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评价体系的学科化应用、推动高考内容改革、核心素养考查、提高测试问题情境、引导教学和课程改革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网上评教活动的评教态度、评教心理等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评教态度对网上评教活动的影响各年级之间差异较大,而学生评教心理对网上评教活动的影响各年级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高考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不同时期的高考改革都有其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考虑,即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高考改革的梳理,试图发现其价值趋向,从而为未来高考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考制度的改革是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任何改革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高考改革更是如此。在分析影响高考改革的诸多因素中,我们不仅不能忽视对社会心理这一独特制约因素的探讨,并且应该把它与经济、政治等因素联系起来综合考虑。社会心理中,既有对高考改革起促进作用的因素,也有起阻碍作用的因素。分析社会因素的制约作用,能深入探究高考改革的规律,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为高考改革寻求更广泛的社会认同和支持。  相似文献   

18.
评价改革与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教育方式,直接取决于他对学生的评价。而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不同,因此,加强学生评价改革是预防师源性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赵佳宾 《德州学院学报》2012,28(3):81-83,90
20世纪初期开始,西方心理测评方面的著作和测评手段由我国的心理学学者引入并在一定领域内进行应用探索,取得了一些学术和应用成果。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国学者发现单纯地引入西方的测量体系并不能完全适应中国人的心理特点和文化特点。与此同时,一些学者也在探索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理测评思想和文化精髓融入到现代的心理测评中去。基于对这两方面问题的认识,将中国传统文化同西方的心理测评技术相结合的本土化的概念逐渐受到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学习的目的与价值正在发生根本变化,这一变化在我国课程改革深化阶段提出的学科素养发展目标中清晰可见,学科学习的核心价值在于学科理解。学习价值诉求的改变对高质量课程评价提出了强烈需求。课程评价不仅需证明并促进深度学习,而且其自身就是一种深度学习活动,其基本价值诉求是学科理解,核心观测点是理解学生的理解。与此相伴的路径可概为:与真实生活建立关联,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以学科实践为取向,设计复杂课堂评价任务;将评价转化为"教师研究",提高教师课堂评价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