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这里是陕北民歌原有的句子 ,是作为起兴用的 ,但也常常和下句的内容直接相连。我采用了一句 ,和下边一句相连 ,是想到当时在延安的大生产运动的。至于没有写上“种过”字样 ,在我认为 ,诗的表现方法可以不必如此。“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一句 ,是当时和孩子们手拉手的具体的环境描写 ,当然也跟作者的心情有关。“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写出延安城在心目中鲜明生动的形象。《回延安》中几个句子的释疑@贺敬之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值得斟酌的几个句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于2001年制订并公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面简称《语文课标》)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对语文课程的改革和教学提出了全面的指导性意见,对新的语文教材的编写和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3.
<正>我执教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时,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一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通过重点词语突破法、联系内容理解法、举例子理解句子,并拓展延伸,说说自己生活中的发现,加深对句子的理解。一、重点词语突破法师:作者最后说: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  相似文献   

4.
1.“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鲁镇永远是过新年”,“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情是祭祀”。  相似文献   

5.
一、《祝福》 1.“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鲁镇永远是过新年”,“祝福是鲁镇年终的大典”,“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情是祭祀”。 小说反映的是1911年后农村的现实:辛亥革命依赖由封建官僚地主与军阀所转变的官僚资产阶级,因而农村里封建意识与封建势力仍是主流意识与统治势力。所以,鲁镇一年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封  相似文献   

6.
1.文中第4段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在这个句子中,我决定的事情包括———“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仔细一分析,就可以发现这个句子中两个“了”字用得都有问题,因为“决定”去干的事情只能是未然之事(去咬牙、去读),而不可能是已然之事(咬了牙、读了下去)。再者,“我”只能“决定”“读下去”这件事,不可能“决定”“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因为“一知不解”只能是读的过程中的感受,不可能是“我”在未读之前就…  相似文献   

7.
一、讲解提示。有些课文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如果学生不清楚当时的时代背景,理解句子含义会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作一些必要的讲解或提示。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一句:“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教师必须先跟学生讲解当时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的时代背景,学生才能比较深刻地理解句中“黑洞洞”、“碰壁”等词的含义。。、朗读品味。有些句子的含义看似极易理解,但句中的情感必须通过朗读才能体会得到。如讲《狼牙山五壮土)}中“五壮士”跳崖时所喊的口号,就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去体会壮士们的英雄气概。三、对比探究。有…  相似文献   

8.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课本注“太守自谓”为“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但细究上下文,该句上文是“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有问有答,自然通畅。何以问到“名之者谁”,作者便不直接回答“谁”,却去说明命名“醉翁”的因由呢?这不是答非所问吗?我认为“自谓”就是“自称”“自号”,其后又省略了“醉翁”二字,下文“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正是对“自谓(醉翁)”的说明。但如果把该句直译为“是太守自  相似文献   

9.
细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要义所在,也最能见出语文教师的教学智慧.本文以及下一篇分别是教材编者(郑桂华系沪版高中语文教材副主编)和中学一线教师对同一文本不同角度的解读.虽然观点各见“风致”,不少地方却又遥相暗合,希望这些吉光片羽能给您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0.
近段时间在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教海漫记》一书,受益颇多,尤其是《书本是理论,细节是艺术》一文中的一段话:"……对于  相似文献   

11.
12.
课文摘要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全文中心论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一分论点)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假设敌论)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第二分论点)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  相似文献   

13.
本篇用先提论点而后反复论证的方法,抓住“弊在赂秦”,层层深入,步步阐明,笔力雄健,层出不穷。最后一段,借古讽今,更发人深省。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先否定,后肯定,点出“赂”字作本文论述的中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  相似文献   

14.
贾谊的《过秦论》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关于这个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分歧往往集中在一个"士"字上。与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二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把这句话翻译为:"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这里把"士"理解为"勇士"。  相似文献   

15.
论点—分论点论证(概括论证)(具体论证)结论/\}大欲大患!固不在战(对比论证)秦之弥繁侵之愈急(归纳论证)抱薪救火薪尽火灭(引言论证)不,钱而弱至于颠搜倘使相较或未易量 /\ /\ /\ /\ /正反\ /\ /\ /\为国者无使苟从六国故牢为积威之所劫又在六国下矣反、.吞.!!1..李月Ilee‘ese  相似文献   

16.
《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字明允,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宋史·文苑传》说他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求学,举进士后,因“举茂才异等,皆不中”,烧掉平时所写的文章,进一步刻苦学习,“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仁宗嘉  相似文献   

17.
(一)《六国论》,是宋代散文大家眉山苏洵有名的一篇政论文,是《嘉祐集》里《权书》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这篇文章,论述六国(战国时代的魏、韩、赵、楚、齐、燕)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放弃斗争,一味赂秦。赂秦既增加了敌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的 1、明确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借古讽今,意在批评北宋朝廷赂契丹(辽)、西夏之不当。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逐层论证的方法。 3、学习本文的语言特点,并比较“兵”、“得”、“始”、“亡”、“与”、“或”、“以”等词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19.
苏洵的《六国论》立意巧妙,明是讲历史,实则讽谕现实,言在此意在彼,是借古讽今、委婉劝谏的典范之作。   首先,文章的论证分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文章一开头,就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尔后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针对赂秦和不赂秦两种情况,文章给以哲理思辩的分析。一种是赂秦的如韩、魏、楚三国,直接以土地壮大敌国,削弱自己,自取灭亡;一种是未尝赂秦的齐国,因孤立自守,坐视五国迁灭,不得不归于灭亡。对于用兵抗秦但有始无终的燕、赵二国,具体分析其用兵的功效,从反面证明赂…  相似文献   

20.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很多老师按照习惯把它的教学功能确定在:1.让学生认识六国灭亡的原因;2.理清思路,体察苏洵借古讽今的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