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濮之战”双方的兵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本第 43页 :“城濮之战……楚军人数超过晋军一倍多。”关于城濮大战的双方兵力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晋军两万 ,楚军四万多。《左传》在记载城濮之战时 ,只讲到晋军临战时有兵车 70 0乘。同时叙述了晋军从出征到参战都是三军齐出动。晋军两万之说 ,是后人依兵车 70 0乘按每车配员 3 0人计算得来的。事实上 ,每车 3 0人只是《周礼》的规定和西周的定制 ,实际情况恐非一定如此。春秋时代各国多是自主决定编制的。现在有关春秋兵车配员还有 5人和 75人两种说法。城濮大战稍前的前 65 9年 ,有齐桓公派公子无亏援卫 ,是率兵车 3 0 0乘 ,甲士 3 0 …  相似文献   

2.
“登轼而望之”新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刿论战》(《左传·庄公十年》)一文中有“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几句.今人对其中“登轼而望之”解释不同,一种认为此句中的“轼”是名词,作“登”的宾语,“登轼”是登上车前横木的意思.另一种认为“轼”是动词,“登轼”是连动关系,即“登上车,扶着车前横木”的意思.郭锡良先生等主编的《古代汉语》(北京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第一版)在“登”后专门加了标点.哪一种更符合情理呢?我认为“登轼”解作动宾关系,译为“登上车前横木”更准确.首先,从古战车的规格看,“轼”是能够登的.《中华大字典》解释“轼”为;“古代车厢前面供立乘者凭扶的横术,有三面,其形如半框,也作式.”清人戴震在《考工记图》中说:“式中较皆车栏上之木,周于舆外,非横在舆中.较有两在两旁,式中有三面.”《周礼·考工记》上说:“兵车之轮,六尺有六寸”,“舆人为车、轮崇、车广、衡长叁如一,谓之叁称.叁分车广去一以为遂.叁分其遂,一在前,二在后,以揉其式.”其下郑注:“兵车之式,深尺四寸三分寸之二.”据此可知古代兵车的式,车厢前面的长六尺六寸,两旁的各长一尺四寸多.(均为古代木工尺)车轼的高,《周礼  相似文献   

3.
季娜 《现代语文》2007,(7):112-112
《曹刿论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文章,可其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中"与"的解读及其用法却少有人论及.自西晋杜豫《春秋经传集解》训为"共乘兵车"之后,几千年来这一句较为传统的解释是"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和敌人)在长勺激战."句中的"与"字被解读为"连词",译为"和、同"的意思;"乘"字被解读为"动词",译为"乘坐"的意思.目前中学语文教材和社会上比较流行的《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均采用了这种说法.  相似文献   

4.
《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的插图画的是信陵君亲自驾车迎接夷门侯生的情景,意在表现信陵君仁而下士的品质,但是,这幅插图却出现了四处不应有的失误: 一、马的数量有误 插图画的信陵君驾着只有一匹马的车、载着侯赢回府,这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战国以前,车马相连,二马驾车为胼,三马驾车为驿,四马驾车为驷。若战马则一律是二乘者,四马也一(《管子·乘马》)。普通的马车,可以是两匹、三匹或者是四匹马拉车,但没有一匹马拉车的。同时,一车有多少匹马,也是大有讲究的。身份高的人,驾车的马就多。信陵君是魏王的弟弟,显赫,地位高贵,一匹马拉车不符合其身份。  相似文献   

5.
“马政”是“掌王马之政”的缩语,出自《周礼·夏官·校人》。马,《说文》、《释名》均音训为武也,马与武事有密切关系,故养马用马被称为“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周礼》中有很多淡及马政的条文,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有关马政的制度。“天子有十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二种。”每厩为一闲。校人具体负责掌管马政,“政谓差择养乘之数也”。  相似文献   

6.
《藤野先生》的主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一种说法,认为“本文并非主要写藤野先生,是歌颂藤野为主;也不是表现中日人民友谊为主;而是以表现作者寻找救国救民的爱国道路的爱国主义思想为主的。”这种说法有其片面性。首先,不应把鲁迅写作藤野先生》的思想基础当作文章的主题。作品中体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只是反映了问题的共性——作者写作《藤野先生》及其他许多作品的共同思想基础,不能看成《藤野先生》这一作品的个性。其次,从选材看,《藤野先  相似文献   

7.
弦高犒师     
大秋 《课外阅读》2006,(4):34-35
古时人际交往以至“国”际交往中,辞令都具有非常微妙的意义,绝非单纯的“礼仪”,而巧妙地对“礼仪”的利用,恰可使辞令发挥“一言兴邦,一言废邦”的作用。且看《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的这段故事——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及(到了)滑(诸侯国名,国都在今河南偃师县缑氏镇),郑商人弦高将市(做买卖)于周(即周都成周,即今河南洛阳市),遇之(指前来偷袭郑都的秦军)。以乘(shàng,古时一车四马称乘,此为“四”的代称)韦(熟牛皮)先(古人送礼分两次,先轻后重),牛十二犒(kào,犒劳)师(秦军),曰:“寡君闻吾子(尊称“您”)将步师(步兵)出于(路…  相似文献   

8.
最近读到大同大学张毅先生的几篇诠释“语文”与“母语课程”及相关概念的文章,在欣赏张毅先生创新意识和商榷勇气的同时,也发现张毅先生的文章存在概念混乱、史实错误、自相矛盾、误读曲解等问题.为防以讹传讹,特撰此文,以正视听. 一、张文概念混乱举隅 先看张毅先生在《六十年“语文”史论(1887-1950)》中的论述: 我国母语课程的内容包括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的三个部分:语文(口语+文字+文章)、文学和文化,或者说包含了“一语四文”,如此,以“语文”一词作母语课程名称来包“语文”“文学”“文化”显然并不合适……(《教育学报》2013年第6期第124页)  相似文献   

9.
考题:“ 同室四人各写一张贺年卡,先集中起来然后每人从中拿出一张别人送来的贺年卡.则四张贺年卡不同的分配方式有多少种.”类似的问题还有如:“A、B、C、D四人分乘四辆车,A不乘甲车,B不乘乙  相似文献   

10.
英子 《语文知识》2000,(8):79-80
曹津源先生在《能说“1000多个日子”吗?》(见《语文知识》1999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199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中“1000多个日子”的说法误用了集合概念“日子”,应将“1000多个日子”改为“1000多天”。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这里的“日子”并没有错。理由如下:一、“日子”可以是集合概念,也可以是非集合概念,不能把它定格为集合概念。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谈的带“他”结构是指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句法现象: ①、这件事一定搞他个一清二楚。②、回国后,我一定要睡他个三天三夜。③、今年先种他几亩试验田。对于这种结构,语法界早已注意研究,但各家的说法却不尽相同。赵元任先生(《汉语口语语法》)、朱德熙先生(《语法讲义》)都认为它们是双宾式,其中“他”是假  相似文献   

12.
“献状”解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云:“三月丙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献状!’”杜预注:“言其无德居位者多,故责其功状。”以为献状是使曹共公献那三百乘轩(大夫车)者的功状。晋文公数曹共公的罪有两桩,一是不用僖负羁,二是乘轩者三百人。不用僖负羁,是不听僖负羁的苦谏,《国语》、《史记》对此均有记载。而乘轩者多至三百人,哪能责令共公—一献功状?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学物理课本对于能的概念,长期以来一直采用“能是一个表明物体作功的本领的物理量(简称“能是作功本领”——下文同”这一说法,但自1979年“试用本”至今,就不再采用这一说法了。究其原因乃在于:美国的《物理教师》(《The phgsies Tcacher》)杂志1973年1月号刊登了莱尔曼的“能量并非是作功的本领”一文(《物理教学》1980年2月刊登了译文)。莱尔曼对“能是作功本领”这一说法进行了批评,原则上是对的。但是,在中学教材中怎样才能处理好这个问题呢?我觉得决不能简单从事。而应慎重地对待。本文先就功、能概念  相似文献   

14.
崔颢《黄鹤楼》一诗的首句,或作“昔人已乘黄鹤去”,或作“昔人已乘白云去”。作“黄鹤”者如《唐诗解》、《唐诗别裁集》、《唐诗三百首》等。作“白云”者如《全唐诗》、《唐诗正音》、《又玄集》、《才调集》、《河岳英灵集》《国秀集》等。孰是孰非,意见纷纭,莫衷一是。持“黄鹤”说者,理由有:一、“乘黄鹤”、“乘白云”二者比较,前者说法较为常见。古诗中未见用  相似文献   

15.
《诗情画意·轻快活泼》(《中学语文教学》84年第十二期)一文释辛弃痊“明月别枝惊鹊”(《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别枝”为“另一枝”。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中也持这种说法。细细推敲,觉得犹可商榷。  相似文献   

16.
有人指出:老舍先生解放后创作的《正红旗下》中有几处“不怎么”、“不是怎么”,照字面很不好理解,那是因为快速说话时,在“不”跟“怎么”或“是怎么”中间有个“知”字被“吃掉”了。而老舍先生以前的作品里是把这个“知”字写出来的。(见《中国语文》1981年第2期122页) 这种说法除了有一点不确切之外,是有道理的。不确切处在于老舍先生以前的作品里也有这种因语急而省略掉“知”字的现象,例如:  相似文献   

17.
在殷代的甲骨卜辞中,有些“唯”字出现于句首或句中,它的意义不实在。还有一个“惠”字也常出现于句首或句中,其含义也比较空虚。关于这种“唯”与“惠”字,前人说法很多,唐兰先生认为这种“唯”与“惠”字都是语气词(唐兰《天壤阁甲骨文考释》三○至三四)。唐先生这种说法,已经被语言学界所承认。  相似文献   

18.
霾两轮兮絷四马对《楚辞·国殇》中的一句话:“霾两轮兮絷四马”,文怀沙先生译为:“索性把两个车轮埋在土中,四匹马也系着不用”;郭沫若译为:“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缰。”二者都说是人为的。而陆侃如、高亨、黄孝纾选注的《楚辞选》则译为:“车轮陷没在泥水里,四匹马又被绊住。”实际上,这两种解释都不甚精当。我认为,这句诗应解为:(尸体、血水)陷没了车的两个轮子,绊住了驾车的马。文、郭二位先生的解释,旨在突出那些楚国将士誓死卫国的决心,但就全诗讲,却不合这场悲壮激战  相似文献   

19.
钱丰 《语文知识》2004,(7):35-35
《文汇报》2003年11月16日“学林”版刊载了方健先生的《横看成岭侧成峰》一文,文中说张先《苏幕遮》词中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后来为毛泽东所化用,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宋代词人张先“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之句,源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相似文献   

20.
曹商使秦     
《现代语文》2004,(10):4-4
锦囊小语: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於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厄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guó)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庙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先秦《庄子》庄周译文:宋人曹商出使秦国,出使的时候,只有宋国配给的几辆马车,由于奉承秦王得宜,返回时,他已拥有秦王赠送的一百辆车子。曹商满脸得意地去见庄子,并且说:“能说服大国君王,不辱本国君王的使命,跟随的马车有百辆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