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为了解和探讨高职院校农村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性情况,对334名大学新生发放"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经过统计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大学新生社会适应性的城乡差异性不明显;高职农村大学新生社会适应性在独生子女与否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性别和家庭关系维度存在显著差异。最后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提出若干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生适应性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决定新生大学学习和生活成功与否的关键。思政工作者应在迎新点仔细观察并在入校后开展一系列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同时还应密切关注新生心理普筛中的问题学生,以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一现象”主要表现为新生对全新环境的不适应,学习缺乏目的性和方向性,心理上的挫折感和孤独感。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大学新生难以适应全新的环境,不能及时完成学习方式上的转变,缺乏多种自身能力,心理调适能力相对较弱。针对“大一现象”,在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时,应注意使入学教育内容系统化、完善化,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大学环境和自我,关心新生生活,提高其自理能力,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通过心理教育提高新生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工作,是新生适应新环境的迫切需要,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来说,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些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心理矛盾加剧,学习动力缺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从高职院校新生面临的心理、生活、人际交往、学习不适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职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应对策略——实施“八个一”工程.  相似文献   

5.
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及教学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对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状态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学科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新生的自我调适与努力,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管理,优化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6.
艺术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与普通理科院校学生存在较大差异,他们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考试制度等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性。高校要通过增强自我意识、明确发展目标、建立学生档案、四位一体关注等方式,来改善艺术类新生在理工院校环境下的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是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工作,是新生适应新环境的迫切需要,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来说,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些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心理矛盾加剧,学习动力缺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怎样才能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如何利用好自己的大学时光就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8.
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而言,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全新的生活,而他们多数又缺乏必要的心理和思想准备,感到无所适从,精神压力甚大,大学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应注意使入学教育内容系统化、完善化,引导新生正确认识大学环境和自我,关心新生生活,提高其自理能力,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通过心理教育提高新生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高校新生不同亚群体学生的适应现状,利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对湖北某高校06级新生的适应性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差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亚群体的新生在学习适应上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但男大学新生与女大学新生群体、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新生群体、来自城市与乡镇及农村的大学新生群体、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新生群体之间存在其他适应状况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别角色的社会化过程、社会支持及不同的专业训练的累积影响等可能是影响不同亚群体学生适应性存在显著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磊 《现代企业教育》2008,(12):223-224
大学新生处于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时期,这一阶段大学生来说,既是成长道路上的新起点,又是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是一个值得关注与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新生在大学的适应性阶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提出了适应性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采用社会适应能力问卷,对珠三角地区某所高职院校的367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异。研究发现:高职院校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社会适应能力差异显著,主要体现在人际关系、情绪调节、自信心三个方面;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中等以下等级的差异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高职院校贫困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旅游新业态崛起,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旅游产业需求脱节现象严重,有必要探索旅游管理学科专业建设的"社会适应性"变革。从社会发展、学习者需求、学校定位、学科专业自身发展规律等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内外部因素着手,在充分参考并分析普通本科及高职院校专业适应性相关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综合考量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特殊性,构建该专业社会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2019年的高职大规模扩招是中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历史性大事件,具有服务国家全局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是实现“稳就业”和全面提升劳动力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高职扩招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必然会引发高职教育大变革,促进高职教育类型特点进一步彰显,倒逼高职院校正视自年办学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式、产业研究、“三教”改革以及“互联网+教育”等方面尽快出台改革措施,以应对新时代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UPI)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进行施测。结果:UPI阳性率为6.4%,SCL-90阳性率为0;男女生在UPI总分及25题上的得分没有差异,而在SCL-90的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上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且女生明显高于男生;2010级学生和2009级学生测评结果进行比较比例下降。结论: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社会适应性的体制和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社会适应性的体制、机制上,存在体制僵化,缺乏活力;体制传统,缺乏个性;体制随意,缺乏稳定性、效率不高;动力机制缺乏;政府推动不力以及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传统观念、原有体制的影响以及形式化、单向性制度的制约.为此,应构建高职教育的新体制,强化政府的干预性,注重高职院校自我系统的开放性,充分凸显行业、企业的"双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民办高校大一学生应对方式与学习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对179名民办高校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民办高校大一学生的整体学习适应水平在性别、专业、生源地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学生干部上有显著差异。积极应对方式与学习适应总分及学习动机、学习能力、教学模式、学习态度等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学习适应总分及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等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模式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理念,为社会企业服务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根本所在。高职院校目前的社会服务模式包括职教集团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岗位技能再培训的社会服务模式、高校对口支援模式和"三下乡"服务模式等。  相似文献   

18.
杨艺欣 《辽宁高职学报》2007,9(12):78-79,84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高职教育的改革既给广大的高职院校教师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压力。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原因,提出缓解压力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