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士娟 《历史档案》2015,(2):130-134
《四库全书》是由清政府组织一批学者编纂的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该书对乾隆朝以前历代典籍进行了总结和整理,同时也销毁了大量的古籍。在《四库全书》编纂完成,缮写数部并且已经分贮各阁之后,依然检查出有的书有"违碍字句",而再行撤毁、抽毁了共11种书籍,这就是《四库全书》撤出本。但这些书籍撤出后并未完全销毁,仍留存下来10种存于故宫博物院。从其版本看,应是从不同阁中撤出集中到宫里,准备销毁的。这些书籍原存方略馆,故宫博物院成立后,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撤出本是在《四库全书》已经编纂、缮抄数部并已分贮各阁之后,依然检查出有的书有违碍字句,因此再行撤出或销毁。撤出书的有李清、周亮工和吴其贞等著的共十一种,这几种书故宫图书馆大多有收藏。本文着重谈被撤出的周亮工五种书和吴其贞的一种书,对这些书撤出地点及撤出原因作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撤出本是在<四库全书>已经编纂、缮抄数部并已分贮各阁之后,依然检查出有的书有"违碍字句",因此再行撤出或销毁.撤出书的有李清、周亮工和吴其贞等著的共十一种,这几种书故宫图书馆大多有收藏.本文着重谈被撤出的周亮工五种书和吴其贞的一种书,对这些书撤出地点及撤出原因作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四库全书荟要》是纂修《四库全书》的衍生书籍,是四库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深入研究四库学大有裨益。《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荟要》著录书籍数量相差较大,编纂蒇工时间不同,编书要求也不尽一致,导致它们的体例内容略有差异,在四库学上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本文主要从《四库全书荟要》中著录书籍的缮录校勘、分类编排、选录原则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四库全书荟要》的四库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浙本《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与胡虔刻《四库全书附存目录》著录书目相比,《四库全书总目》有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无者七种,《四库全书总目》无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有者三十四种。这差异性反映出《四库全书总目》成书过程某些原始的面貌,包括门类、次序的调整,收录书目的撤出与补人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大致有:著录改为存目,存目改为著...  相似文献   

6.
乐怡 《图书馆杂志》2006,25(4):74-77,28
《提要稿》为翁方纲参与《四库全书》编纂时所作提要底稿,计千余篇。提要因其初稿性质,故与通行本《四库提要》存在诸多差异。本文通过《提要稿》与《四库全书》对图书之著录、对图书之取舍及分类、对图书之编排,以及内容异同之对比研究,说明《四库提要》编纂过程中对书籍之处理标准、分纂官与总纂官之责任关系、提要之修改等问题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与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影印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之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中《明文海》的对比,介绍了原文渊阁《四库全书》中《明文海》抽毁稿的情况,并具体分析了抽毁原因,对于研究四库全书编纂中及恢复《明文海》全貌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8.
1772年,乾隆皇帝为了编纂《四库全书》,下令征集天下图书,为此,全国各地书商纷纷携带形形色色的书籍来到琉璃厂售卖。但乾隆皇帝编纂《四库全书》的真正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一大型文化工程,彻底销毁具有早期民主思想和“反清”意识的图书  相似文献   

9.
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库全书》这个名称很多人是知道的,好些大图书馆和高等院校图书馆里还置备了(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的影印本,可现在又出现了一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所谓(四库全书》并不全。从清高宗乾隆三十七年(1773)征集书籍开始,到乾隆四十七年(1783)第一部贮藏进文渊阁的(四库全书)竣工,历时十年之久,所收入的书籍不过3461种、793po卷,而并非当时书籍的全部。这Wil种都是叫人工楷抄录,用行话叫“著录”在(四库全书)里的,在每种书前还都写了篇提要。此外还有大量的书没有著录进(四库全书),其中一部分是…  相似文献   

10.
正《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它所收录的书籍,上自先秦,下迄清代,几乎囊括了从古至今(指修书的乾隆年间)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并且,涵盖了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各个学科门类和各个专门领域。而与之相辅相成的《四库全书总目》等官修大型目录著作,也继承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钩玄提要,提纲挈领,不仅把《四库全书》著录、存目的上万种书籍统括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乾隆编纂《四库全书》,在保存了大量中国传统文献的同时,也是对传统文献和人们思想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摧残。文章系统介绍了乾隆借编纂《四库全书》之名,而大兴查检、禁毁图书之实的全过程,同时也指出书籍能否流传,完全在于书籍本身之价值,封建专制者“寓禁于征”的愿望只能是—厢情愿而已。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与《续修四库全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续修四库全书》正在北京和上海两地拉开序幕积极进行,由《续修四库全书》工作委员会主任来本文主持,著名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任主编 汇集了各学科专家学者,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国线装书局联合编纂出版。该书预计5年内出齐。全书将沿袭《四库》旧例,仍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编排。收录书籍 5000余种,可与《四库全书》配套。这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部古代百科全书,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部古代百科性质的丛书。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勘《文宗阁〈四库全书〉装函清册》与其他各阁书目及《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书籍名称及类目排序的差别,可以判断《装函清册》并非伪作,并从《装函清册》著录的书籍、避讳和补函情况推测抄写于嘉庆时期。作为文宗阁《四库全书》的劫余之物,该清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将其与陈垣抄录的文津阁书籍函数进行比勘,发现两阁在书籍装函、合函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比勘《文宗阁〈四库全书〉装函清册》与其他各阁书目及《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书籍名称及类目排序的差别,可以判断《装函清册》并非伪作,并从《装函清册》著录的书籍、避讳和补函情况推测抄写于嘉庆时期。作为文宗阁《四库全书》的劫余之物,该清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将其与陈垣抄录的文津阁书籍函数进行比勘,发现两阁在书籍装函、合函等方面存在差异,可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禁毁图书,古已有之,尤从清代为盛。清代禁书活动在乾隆时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时期禁书活动与其它历史时期禁书活动所不同的是,清高宗以编纂《四库全书》为名,在征集典籍的幌子下对我国古代文化典籍进行了一场彻底的清洗。本文就乾隆时期编纂《四库全书》过程中禁毁书籍的政治目的,禁书的内容及评价,禁书目录的刊印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透过明清时期的文献对《朝野类要》的零星征引,比勘文字异同,来钩玄《朝野类要》版本的隐微传承。在《四库全书》编纂之前,文献中鲜为引用,反映出《朝野类要》流传不广的实际状况。在《四库全书》编纂之后,《武英殿聚珍本丛书》以及部分采用四库本的《知不足斋丛书》的刊行,稀见书《朝野类要》方引起学者重视,自乾嘉以降,史学家赵翼、黄以周,学者法式善、方浚师、沈钦韩以及清末的张之洞都曾引用或介绍,从而产生引人注目的效应,也是书籍流传史上值得研究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保存了翁方纲所撰要稿多达1150条,是现存分纂官保存最多的一家,对于研究《四库全书总目》以及四库全书的编纂均具有重要意义。从翁氏对书籍的处理意见可以看出,其“不应存目”标准有八个方面:书非完帙、诬经非圣、庸俗之书、伪托之书、它书已存、释道之书、办书之体、词曲之书。  相似文献   

18.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保存了翁方纲所撰要稿多达1,150条,是现存分纂官保存最多的一家,对于研究《四库全书总目》以及四库全书的编纂均具有重要意义。从翁氏对书籍的处理意见可以看出,其"不应存目"标准有八个方面:它书已存、释道之书、办书之体、书非完帙、诬经非圣、庸俗之书、伪托之书、词曲之书。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编辑纪昀清代的纪昀,是一位有名的总编辑,他主编了《四库全书总目》。乾隆为了表示自己的文治,从三十七年(1772)开始,动用了4168人,运用了巨大的物力,用了15年时间,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编纂成了一部规模巨大、世界有名的丛书《四库全书》,在编辑《四库全书》时,编辑人员将搜集到的书籍都编写了内容提要,后来,将这些提要辑成一本书,叫《四库全书总目》。纪昀是《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也是《四库全书总目》的总纂官。总纂官就是现在的总编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原文渊阁本《日知录》抽毁稿与上海古籍出版社重新影印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文渊阁《四库全书》中的《日知录》以及康熙34年吴江潘氏遂初堂刻本《日知录》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了在《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中,《日知录》一书所受到的抽毁和删改的状况。有助于对《四库全书》和《日知录》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