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王行满书《圣教序》,全称《王行满书圣教序并记》,又名《招提寺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序,唐高宗李治撰记,王行满书,沈道元刻于河南偃师县招提寺。唐显庆二年(657年)十二月五日刻。在河南偃师县,清乾隆二十五年移县学。楷书,28行,行56字。额篆书,两行共8字,阳文。碑上半部多漫漶,下半尚清晰。此碑书法易方为圆,渐归自然,当在韩仲良碑》之上。有明拓本,第2行首载字上,"覆"字完好,2行穷其下,"数、然"完好。拓本较近少损60余字,陈本北京市文管会。王行满《周护碑》,唐显庆  相似文献   

2.
《晖福寺碑》,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刻.碑石原在陕西澄城县,当地人禁拓,故传本很少.楷书,24行,行44字,额篆书“大代宕昌公晖福寺碑”.藏西安碑林.此碑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北魏早期(迁都以前)作品,笔画拙重,章法、结字都不甚严格.直斜俯仰皆似随意,故呈现一种自然、质朴的美.和同期而早一年的南齐《刘岱墓志》的秀美、精巧相比,表现出一种豪放、朴拙的北方民族的气质.康有为曾誉其为“丰厚茂密之宗”,认为“宽博若贤达之德”,又说“丰厚之《定国寺》岂若《晖福寺》”,并认为它是《谷朗碑》和钟元常一派的“法嗣”.  相似文献   

3.
正《谒金天王祠题记》,正书,颜真卿书。唐乾元元年(758年)十月十二日刻,碑在陕西华阴县华岳庙内《华岳颂碑》右侧,时年颜真卿50岁。拓片高176厘米,宽29厘米,正书4行,行22字。用笔横轻竖重,方圆兼备,结构平整雄壮,字迹奇伟,近于《东方画赞碑》。由此碑可以窥探到颜真卿书风的形成当始于此。《城隍庙碑》,又称《缙云县城隍庙  相似文献   

4.
正《铁弥勒像颂》,全称《大唐太原府交城县石壁寺铁弥勒像颂并序》,行书,林谔撰,房妻高氏书。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立,23行,行58字。原石在山西交城石壁山永宁寺,于宋元五年(1090年)毁于火,宋政和年间(1111-1118年)重刻;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又毁于火,金泰和四年(1204年)又重刻之。清道光末,碑亭倾圮,碑断为六石。碑石屡废屡立,足见其重。此碑书法简古,笔力惊绝,有虞世南书风,人称珍品。《告华岳文》,全称《祭西岳神告文碑》,隶书,韩赏撰,韩择木书。唐天宝元年(742年)刻,20行,行15字。额篆书"开元十三年六月十九日建"11字。石完好无缺,在陕西华阴市(原华阴县)岳庙内。韩择木以隶书驰名盛唐,  相似文献   

5.
正《契明碑》,全称《大周故镇军大将军行左鹰杨卫大将军兼贺兰州都督上柱国凉国公契府君之碑铭并序》,正书,娄师德撰,殷玄祚书。唐先天元年(712年)十二月十六日立,石在陕西咸阳北双泉洞。碑高370厘米,宽135厘米,36行,行77字。碑额篆书15字。现存陕西省咸阳博物馆。明赵《石墨镌华》评其曰:"笔法亦瘦劲可观。"此碑对后世黄庭坚、宋徽宗的书体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正书,波斯传教士景净撰,吕秀岩书并题额。唐建中二年(781年)二月四日立于大秦寺院中,明天启三年(1623年)出土,现藏西安碑林第二室。此碑身高197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102厘米,32行,行书62字,共1780个汉字和数十个叙利亚文。所撰内容,文字优美,书法温润,堪称唐碑上乘。碑文记述了当时景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表现了唐政府当时包容、自由、宽  相似文献   

7.
《牛橛造像题记》,全名《丘穆陵亮夫人尉迟为亡息牛橛造像题记》.龙门二十品之一,高65厘米,宽34厘米,题记7行,行16字,碑文字体端庄整肃.《牛橛造像》体势峻拔方整,用笔精进挺峭,字形趋扁,结体茂密而左右舒展,神态宽博旷达,意境高古,情趣活跃,整篇笔触自然一致,在北魏楷书中属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8.
9.
正《麓山寺碑》,唐开元十八年(730年),李邕撰文并书,楷书。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岳麓书院南面护碑亭内。碑为青石,高272厘米,宽133厘米,圆顶。有阳文篆额麓山寺碑四字,碑文28行,行56字,共1400余字。因年久碑面风化,部分断裂,现存1000余字。碑文叙述自晋泰始年间建寺至唐立碑时,麓山寺的沿革以及历代传教的情况。词章华丽,笔力雄健,  相似文献   

10.
正《李元靖碑》,又称《广陵李君碑》《李含光碑》,全称《有唐茅山元靖先生广陵碑铭并序》,正书,颜真卿书。唐大历十二年(777年)刻。碑石原在江苏茅山句容县玉晨观,高333厘米,宽108厘米,厚34厘米,四面刻,前后各19行,两侧各4行,行29字。宋绍兴七年(1137年)五月十四日,碑被大风折断,后由沈作舟重立。明嘉靖三年(1524年)又遭雷火,碑毁为碎砾,至晚清,残石仅存数片。李元靖为颜真  相似文献   

11.
正《开成石经》,全称《石刻十二经并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又称《唐石经》《石刻十二经》。唐大和四年(833年),艾居晦、陈玠等人用楷书分写始刻,开成二年(837年)完成。碑原立于唐长安城务本坊国子监内,宋时移至府学北墉(今西安碑林)。计有《周易》等12种经书,共刻有114块碑石,每石两面刻,共刻经文650252字。每碑经石高约180厘米,宽80厘米。下设方座,  相似文献   

12.
正《升仙太子碑碑阴》,薛稷书。正书,8行,行8至9字不等。唐武周圣历二年(699年)六月书。在河南偃师县缑山仙君庙。《升仙太子碑》为武则天的御笔,很为壮观。故其碑阴的题名,也得由当时的名书家来书写。此系薛稷所书《升仙太子碑阴》之部分文字。其文字在碑阴上方之一端截。薛稷《涅经》刻石,薛稷书。唐武周长安四年(704年)书。刻石已残成数块。《涅经》为薛稷传世的真迹刻石,现在遗存的薛稷书几种碑版,以《涅经》为第一,是他生平的代表作。此刻经的书法,  相似文献   

13.
正《大智禅师碑》,全称《大唐故大智禅师碑铭并序》,又称《义福禅师碑》,隶书,碑阳为严挺之所撰,史惟则隶书并篆额,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刻立。碑高202厘米,宽112厘米。阳32行,行61字。额3行9字。碑阴较碑阳晚五年,即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刻。阳成伯撰文,亦史惟则书,隶书27行,行9字。碑末附宋淳化、宣和、金大定、明弘治等  相似文献   

14.
正《鲜于氏离堆记》,又称《鲜于仲通碑》,正书,颜真卿书。唐宝应元年(762年)五月刻,时年颜真卿53岁,此作为颜氏中年的重要书迹之一。碑原在四川阆中市离堆山。清嘉庆年间发现,仅存残石,碑之形制、字数、行数无考,现仅存四残石47个整字、7个残字。书法雄健清劲。传世拓本,以"未、水、虚"三字未损者为初拓。《臧怀恪碑》,全称《唐故右武卫将军赠工部尚书上柱国上蔡县开国侯臧公神道碑铭》,正书,颜真卿撰书。北京故宫  相似文献   

15.
晋《司马芳残碑》,出土时仅存上半段,中裂为二,残高106厘米,残宽98厘米,正面余文15行,满行17字.碑额阳刻蟠螭文:“故汉司隶校尉京兆尹司马君之碑颂”15字.为司马懿之父司马芳残碑,书体在隶楷之间,是由隶书转向楷书的过渡书体,书法峻逸.在陕西地区发现晋碑仅此一石,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台铭》,又称《浯溪摩崖石刻》,篆书,元结撰,无名氏书(一说瞿令问书)。唐大历二年(767年)六月刻。在湖南祁阳松山《大唐中兴颂》对面东崖,石高185厘米,宽95厘米,15行,行16字,每字约10厘米。字形修长,布局绵密,转折多用方笔,竖笔放纵,收笔出锋状如悬针,三国吴《天发神谶碑》似从此出。古来多有好评。中华书局有影印本。  相似文献   

17.
《郑文公碑》全称《魏兖州刺史郑羲碑》,又称《郑羲碑》。北魏摩崖刻石,因是碑的形制,后世多以“碑”称。北魏永平四年(511年),兖州刺史郑道昭为了纪念其父郑羲所刻。碑刻两处:初刻在平度天柱山巅(习称上碑),重刻于掖县南方云峰山(习称下碑)。两处内容基本相同,都是记述郑羲的生平事迹。上碑在今山东平度县天柱山最高处,碑身高约300厘米,宽约100厘米,字体略小于下碑。《校碑随笔》载,碑文为20行,行50字,总计约1000字。因石质较差,今文字磨灭较甚。下碑在今山东莱州市云峰山,碑身高约300厘米,宽约300厘米。碑文50行,行23~29字不等,共1300多字。字体较上碑略大,文字完好。两碑碑额均为正书2行7字“阳郑文公之碑”,碑首题“魏故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无撰书人姓名,由字体与郑道昭在云峰、天柱等山题诗、题名的风格,推为郑道昭所书。  相似文献   

18.
正三、肖像的局部刻画面部,是人最具性格、最富情感表达力的部位,是人物画表现人物形象的关键所在,应用心刻画。眼部: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说明了眼是传神的关键部位。画眼,要注意眼珠与上下眼睑的关系。一般上眼睑较有厚度,且有投影,可画得比下眼睑深一些,用线也稍粗些;下眼睑较薄且处受  相似文献   

19.
公元975年雕板,共印84000卷,可见当时印刷术的发达。1924年在杭州雷峰塔发现。(采自“小说月报”)这类刻本佛画在印刷史和艺术史上有很高的价值,是祖国劳动人民底宝贵的文化遗产。1955年浙江龙游拆毀金沙寺塔和崇因寺双塔曾发现许多,可惜被地方干部毀坏了(见1956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是近若干年来中国文物最大的一次损失,这种损失是应当设法预防的。  相似文献   

20.
1.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如下条件:①存在x0>1,使得f(x0)≠0;②对任意的实数b,有:f(xb)≠bf(x).求证:(1)对一切x>1,均有f(x)≠0;(2)当a>2时,有f(a-1)f(a+1)<[f(a]2.2.已知函数f(x)是在(0,+∞)上每一点处均可导的函数,若xf2(x)>f(x)在x>0时恒成立.(1)求证:函数g(x)=f(x)/x在(0,+∞)上是增函数;(2)求证:当x1>0,x2>0时,有f(x1+x2)>f(x1)+f(x2);(3)已知不等式1n(1+x)-1且x≠0时恒成立,求证:1/221n22=YSW2006.12编辑/刘鹏原创题库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