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说“韩”字的来历,还真少不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活说北宋庆历年间,也就是公元1041年,时年20岁的王安石赴汴京赶考,途经马家镇马家员外大门时,只见门上挂着一盏走马灯,右门楹上贴有一幅对联的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看了赞不绝口:“好对!好对!”但一时又无法续对下联。马府管家见有一公子模样的人激赏楹联,急忙进屋禀报,待马员外出来时,已不见了王安石的踪影,原来王安石忙于赶路,已匆匆离去。王安石在汴京的考试非常顺利,交了头卷,为此主考官特意传他去面试。考题是现场对联,考官指着大堂前飘扬的飞虎旗随口念出了“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的上联,要求王安石答出下联。王安石马上想起了马员外家门前的半副对联,立即以“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相对。主考官见他才思敏捷如斯,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2.
赶考巧对     
传说,宋代王安石赴京赶考,住在舅舅家里。有一天,在街上看见一家门楼上挂着一只走马灯,上面写着一个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不由脱口而出:"好对,好对。"马员外是这家门楼的主人,他的一个管  相似文献   

3.
双囍临门     
《家教世界》2011,(12):48-48
北宋时,一个叫王安石的年轻人因才华横溢在当地颇有些名气。这天,他正赶去参加科举考试,他路过马员外家门口,恰好遇见马员外嫁女儿,门口有一副对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谁能对出下联就可以娶他的女儿.王安百觉得这个对联出得真好,  相似文献   

4.
何乐为 《成长》2007,(12):80-81
贴“喜”字的风俗 新婚贴“喜”字的风俗与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有关。王安石赴京赶考,途中见有富绅马氏在门楼上挑出一盏灯彩,出联择婿,联语是:“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考试时,考官也出联征对,联语是:“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  相似文献   

5.
马联幽默多     
历史上的马联,颇具浓郁的文学色彩,宛如一幅幅精美的历史画卷,不仅留下了一段段逸闻趣事,还造就了一篇篇不可多得的幽默妙文,读来奇趣无穷。走马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青年时赴东京(今河南开封)参加科举考试,途经马家镇,见一员外门前挂的走马灯上写着为女征婚的上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  相似文献   

6.
宋代王安石坚持变法改革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并且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又是著名的文学家,在文学史上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精美的诗歌和优秀的文章,他的轶事也不少。据说,千百年来人们办喜事时爱在门窗上贴大红“喜”字,就和他有关哩。王安石20岁那年,离家远出赴考。途经马家街这个地方,顺路在那里歇息。饭后,他去街上散步,看到当地马员外家门前挂的走马灯上闪出了“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这样半副对子。没有下联,看来大概是等待有人把它对出吧。王安石看了又看,不禁拍手叫道:“好对,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一书,借古讽今,恶毒攻击社会主义,自不必取,其引证史料,亦有舛误。如书中说王安石变法反对派里有范仲淹(详见《苏东坡传》第九页),不符史实。 范仲淹生于989年。庆历三年,范仲淹等人进行政治变革,因为保守派强烈反对,不能实现。1052年,范仲淹在赴颖州途中抑郁病死。  相似文献   

8.
何伟 《小学语文》2009,(9):54-55
王安石的这首《泊船瓜洲》,因其经典性成为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的传统诗篇。文学鉴赏讲求“知人论世”,即通常情况下,要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和思想上来解析文学作品所包涵的意蕴。笔者不避浅陋,尝试解读这首绝句。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江西临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封荆国公。年十七八,即以天下为己任。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王安石中进士后,愈忧国民,关疾苦。  相似文献   

9.
蔡襄和王安石都是北宋中期的政治家,通过这两次政治运动中主要参与者蔡襄的节用思想与王安石的开源主张.蔡襄的富民思想与王安石的富国思想两个方面理财的思想比较,也可以让我们从一个侧面对庆历新政、熙宁新法有更深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顶真联 苇秆织席席盖苇; 牛皮打鞭鞭打牛。 解说 该对联属于个别字的 顶真。它的奇特之一处在于:上联 的首尾呼应,均为“苇”字,下联首 尾则是“牛”字,体现了中国传统 的对应美。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解说 宋代王安石赶考路过 马家镇,马家以走马灯上的上联为 题择婿。面试时,主考所出的上联  相似文献   

11.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年轻时因家境贫穷放过牛、讨过饭。本地有个马员外,生了个女儿名唤马秀英。马秀英因为从小没裹脚,生就了一双大脚板子,人们都称她"马大脚"。别看这姑娘的脚大,却饱读诗书,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她一心想找个有文才的后生为伴侣,便想出了一个对联择婿的办法,并且说,应对者不论穷富,只要能对出好联来,便可成为马家的女婿。马秀英以围棋为上联,写好后悬挂在大街上,那上联写: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答苏子美离京见寄》一诗,通常的系年是庆历二年,诸本皆无异议。但是欧阳修所和之苏舜钦诗却是苏于庆历三年南下山阳途中所作,因此他的和诗也应该是作于庆历三年。  相似文献   

13.
作者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为人刚直不阿,有“矫世变俗之志”。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考中进士,出任江浙诸省地方官达十七年之久。在这期间,使他有机会了解了一些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弊病,并提出了改变朝政的主张。公元1058年,王安石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如不改弦易辙,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  相似文献   

14.
北宋庆历三至四年(1043——1044年),出现了一场政治改革,称为“庆历新政”,它的主持人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由于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庆历新政”仅仅搞了一年左右就告吹了。然而,这场改革不仅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同时,范仲淹在改革中所显示的丰富的人才学思想,也为后代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 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朝政日益腐败,处境十分窘迫的时期。当时,官吏选拔晋升制  相似文献   

15.
一、以作者的名字或字、号命名_如《诸葛亮集》、《陶渊明集》、《李太白全集》(李白字太白)、《苏东坡全集》(苏武号称东坡居士)、《王昌龄集》。二、以籍贯或有关的地名命名。如王安石是临川人,他的文集便叫《临川先生文集》;柳宗元是河东人,他的又集便叫《柳河东集》;李贺是福昌县百村人,他的文集便叫《昌谷集人三、以官职命名。如明朝。学家家康当过翰林学士,他的文集叫《宋学士文集》;杜甫曾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邮,他的文集叫《杜工部集人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他的文集便叫《王右丞集》四、以年号命名;如白居易的《白氏长庄集…  相似文献   

16.
《徐州师院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刊登的《王安石〈泊船瓜洲〉写作时间辨》一文,作者提出《泊船瓜洲》一诗应该是王安石第二次为相时的作品,这个观点是对的,但作者把这首诗写作的地点从瓜州移至京口是不对的。《泊船瓜洲》的诗题已明确告诉我们,王安石是在泊船瓜洲之时,遥望一水相隔的京口而赋出  相似文献   

17.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王安石写的一篇游记。王安石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一○二一年),卒于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一○八六年)。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出身中下层官僚地主家庭,少年随父宦游,立志报国,自比夏禹的大臣稷和契(“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考中进士,出任地方官达十七年之久。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北宋王朝的弊病。嘉佑三年(公元一○五八年),他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改革朝政的措施。虽未引起重视,但是,他却利用自己的权限,在局部地区施行过一些政治改革。  相似文献   

18.
苏舜钦是北宋著名诗人,但其生平事迹后人却知之不详,关于其山阳守制的具体时间,权威专著《苏舜钦集编年校注》所附年谱定在庆历二年春至庆历三年冬,但据苏氏兄弟庆历二年春天所作的《淮上喜雨联句》诗可知,是时他们还在自吴越奔丧还京的淮水之上;另据苏舜钦的《东京宝相禅院记》和欧阳修的《释秘演诗集序》,可证庆历二年四月和是年年底,苏舜钦都在京城;又据欧阳修庆历三年作的《答苏子美离京见寄》和苏到山阳后作的《涟水军新闸记》以及北宋汴河通航制度,可知苏舜钦南下山阳在庆历三年春。其终丧还京的时间,可据汴渠十月闭口的制度和苏的《九日汴中》诗等,可确定在庆历三年秋九月。  相似文献   

19.
于泽元 《今日教育》2008,(11):33-34
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有一段故事让人深思。这段故事说的是刘员外纳了一房小妾,这个小妾出于某种原因想致员外的儿子于死地,于是她在刘员外那里告状,说公子对她图谋不轨。员外将信将疑,于是小妾让他站在一个隐蔽处,然后让仆人喊公子过来。刘员外看到,公子过来后,  相似文献   

20.
一、生平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发展中国古代教育理论和改革国家教育制度方面卓有贡献。王安石出生于小官僚家庭,父亲王益系进士,曾做过几任州县官吏。少年时代的王安石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主要学习孔孟之道,"故道必尊先,言必称孔孟。"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及第,任地方行政官员18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