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帖与生活     
汉字书写到了魏晋之后,行草在文人书信间成为主流,形成对正方汉字结构的颠覆。汉隶、唐楷,代表了官方诏令文字的庄严;行草则游走于文人书信诗稿间,有一种从世俗规矩礼教解脱出来的潇洒自在。魏晋文人的"帖",是日常的书信,是简单的问候,是有所馈赠时附带的一纸便条。王羲之留下的"帖",原来多是他写给朋友的短信。因为信上的书法太美,看完后舍不得丢弃,存留下来,经过一代一代"临""摹",变成练习书法的"帖"。保留在台北故宫的"奉橘帖",原来是三封信,经过"临""摹"  相似文献   

2.
正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创始于汉末魏初,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是由汉代隶书经过长期发展演变而产生的一种书体。"楷"的本意,是"楷模""法度""标准""样板"。今天,我们通常讲的"楷书",主要是指魏碑及唐楷两大体系。楷书,是中国书法史上出现最晚的书体,同时也是自魏晋以来流行的主要实用书体之一。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基础,是进入书法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宋代大书法家苏轼  相似文献   

3.
米芾集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于一身,他以恃才傲物、言行狂放、痴迷书画而闻名于世。他的书法初学唐人,崇尚魏晋风度,追求"率意"的表现性手法。在书法创作和理论上,米芾褒晋抑唐,他不蹈前人颠覆传统的创新精神在书法史上有很高建树。  相似文献   

4.
"键盘时代"高校公共书法教育的思考及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翔 《河南教育》2008,(9):42-43
不管科技如何发达,书法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都不会消失.在"键盘时代",汉字的书法教育更需要加强,而不是被忽视和冷落.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书法教育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作家是文人,是文人中最擅长书写的群体,其中兼通书法的作家文人则将自己的文学生活与书法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创造了弥足珍贵的具有复合价值的"第三文本"。本文对茅盾生活化的书写行为进行初步考察,尤其对茅盾"文学生活"与书法文化的关联进行了重点考察,以此确证茅盾的一种活法——活在勤奋的书写中,活在浩繁的墨迹中,活在自己的爱好中。他的"文学为人生"由此有了新的意味,即不仅是为了"社会人生",而且是在书写"自我人生";他的文化生活也由此有了更为丰富的含义,即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将文学与书法或书法与文学紧密结合,创造出许多"第三文本"的杰出书写者,即使纯粹从书法角度看也是一位不可小觑的书法家。从书写行为的综合研究视角,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更加贴近现代文化、文学大家及书法名家的茅盾先生。  相似文献   

6.
<正>谈起学习书法,我们都知道必须向古人学习,向经典学习。但究竟该如何向古人学习?如何看待经典?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对于这个问题,明末清初冯班(1602-1671)在其《钝吟书要》中讲过一段话,"学前人书从后人人手,便得他门户;学后人书从前人落下,便有拏把"。也就是说,如果想学习魏晋书法而从唐人书法入手,你学得的其实只是唐代人的那一套;如果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中国当代书法界具有真性情的书家,李明不仅在继承传统书法上态度严谨,而且一直为当代书法的创新躬耕不休。尤其是对"二王"的书写研习,可以说在今天的书法界达到一个令人仰望的高度。之所以如此,我想其中蕴藏着十分深厚的内在根源。"二王"的书法是魏晋士大夫优雅、旷达、飘逸的精神写照。李明的书法正好从中挖掘和采集  相似文献   

8.
说到书法,说到自己常常能捧个奖,发表些东西什么的,其实都离不开我两份解不开的情缘,是它们串起了我的书艺人生。一是受祖父影响,早早接触书法。在我的童年就知道"书法"一词,这得益于我的祖父黄质彬先生。上世纪20年代,祖父因工作原因从云阳县城到了乡下,后索性又安家于乡下。尽管当时条件极其艰苦,他依然没有放弃对书法的执著和热爱。他写书法与名无关,与利不搭界。他是一个纯粹将书法融入到自己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9.
"书圣"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从魏晋琅琊王氏家族崇奉"天师道"的"家世遗传"和王羲之书法书、道合一的艺术追求可以看出,王羲之自然秀美、不露雕饰的书法风格,与其信奉"天师道"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的"女儿立场",从整体上表现为小说中所塑造的男人形象都是恶浊的"泥做的骨肉",女儿形象都是清纯的"水做的骨肉";从个体上看即便如贾宝玉这样的"男人形象",他的"善与美"也正体现在他不是一个"纯粹的男人",而是一个"女性化的男人";而如王熙凤这样的女性形象,她的"恶与丑"也正体现在她不是一个"完全的女人",而是一个"男人化的女人"。这种"女儿立场",正体现了作家对传统观念的反叛和独特之思。  相似文献   

11.
蔡襄学识渊博,为人忠厚、正直、尚信义、德高望众,他的字"端劲高古,容健兼备",兀立于宋初众多书家的作品之中,显得鲜明突出.他力学唐代各大家,追溯魏晋,开启了宋朝书派的主流.他和"宋四家"一起扬起了"尚意的旗帜"。认为书法创作是一种精神创作,作品不仅荟萃了作者独特的认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也体现着作者的人格、修养.  相似文献   

12.
变文是在讲经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脱离了讲经文引用佛经的拘束,就佛经中某一故事性强的段落铺演开去,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纯粹讲中国故事的变文。文章主要从二者在体裁上的诸多共同性来论证这一问题:如它原题都可以称"经",有些变文保留着讲经文说押座、说庄严、释经题、说解座等形式,有些讲经文也有配图画的痕迹。而因缘在形式上同变文极为相近,内容上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讲经",说明它们之间在体制上的不可分离性。  相似文献   

13.
正3.欧体结构对楷书的贡献围绕着"尚风骨""求骨力",欧阳询的楷书结构也有着考究而深厚的内涵。自东汉有文字讨论书法的记载以来,意象批评在一千多年的书法历史上始终占据评析书法的统治地位。人们习惯以精妙的词藻,含蓄的意旨来欣赏、评析书者及其作品,书者也莫不刻意揣摹、总结意象批评的奥秘,发扬所得,修正所失,直至指导自己的构思,激发创造的灵感。魏晋的人物品藻与欧楷之间,隐隐乎有着某种玄机和联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艺术美品评领域的品藻是继承最初的政治性  相似文献   

14.
书法与诗歌,是南北朝两朵瑰丽的奇葩,二者关系甚密.南北朝书法兴起于秦汉魏晋书法的基础上,其创作,北朝尚碑,故碑书尤兴;南朝禁碑,文人习书,仅在尺素之间,故隶草盛行.其书法之美趣为"力"、"韵"、"意",这既是他们书法创作的追求,也是他们用来衡量书法优劣的标准.南北朝诗人得此美趣之后,致力于诗歌理论的研究和艺术美的创造,并灵活处理了三者之关系,打通了书法同诗歌之关节.  相似文献   

15.
名家     
<正>谢无量(1884—1964),男,四川乐至人。原名蒙,字大澄,号希范,后易名沉,字无量,别署啬庵。近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作为近代重要的书法家,谢无量在近代书坛独树一帜。因受山居生活及老庄思想研究的影响,他的字结体随性而起,听任自然,毫无拘束,因此被誉为归真返璞的"孩儿体"。吴丈蜀先生曾经这样评述他的书法:"由于他博古通今,含蕴深厚,兼之具有诗人气质,襟怀旷达,所以表现在书法上就超逸不凡,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在书坛独树一帜。从他的手迹中可以看出他对魏晋六朝的碑帖曾下过相当深的功夫。从行  相似文献   

16.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时期,各种书体相继出现,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其中王羲之的书法以其独特的书法艺术成功演绎了以魏晋风度为特征的时代精神,成为历代书法家学习的典范。本文从王羲之的人生历程和生活状态、生活背景、书学思想、书法师承等方面探索王羲之书法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然后,从楷书、行书和草书三个方面分析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最后,探讨王羲之书法对书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书,心画也"。"心",包括志、意、情等在内,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但基本上是一个意思,是中国传统哲学、文艺理论的重要范畴。无论书法、音乐、绘画、舞蹈还是诗歌,基本都是从"心"字出发。所以,这些艺术形式虽然不能相互替代,却可以在更高、更深的层次上沟通。西汉文学家扬雄在《扬子法言》中提出:"书,心画也。"后人用以讲书法。我看过原著,他当初所说的"书",指的是书籍。"弥纶天下之事,记久明远,著  相似文献   

18.
正书法心态,是艺术主体在长期的书法学习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书法文化心理境界。换句话说,书法心态是书法行为活动的发轫点。良好的书法心态是获取较高艺术成就的决定因素和先决条件。书法心态是人与社会的综合产物。基于此,培养良好的书法心态,从内因角度讲,须努力做到"四净",即净心、净目、净耳、净手。一、净心。王维早在《绣如意轮象赞·序》中,即提出"审象于净心"的艺术命题。"净  相似文献   

19.
描红,是儿童练学书法"初级阶段"的招式.通行的方法是用一张薄纸蒙在上面,"亦笔亦趋",待得"知其大概"后,便让他们临摹了,如果想在书法上有点名堂的话,习书者还必须脱离字帖,这样才能逐渐创造出自己的风格来.倘若老于"描红",或一味地仿临他人字体,则必"死于前人书下".这其实讲的就是书法界"入帖"与"出帖"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魏晋时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时期,各种书体相继出现,呈现百花齐放态势.其中王羲之的书法以其独特的书法艺术成功演绎了以魏晋风度为特征的时代精神,成为历代书法家学习的典范.本文从王羲之的人生历程和生活状态、生活背景、书学思想、书法师承等方面探索王羲之书法艺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然后,从楷书、行书和草书三个方面分析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最后,探讨王羲之书法对书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