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指导学生学习中国画,首先面临的就是笔墨运用问题。以笔运墨,用笔是排在第一位的,而用笔通常是指线条(其中点是线条的缩短,面是线条的扩大及排列)的各种描绘方法,也即线描。可以说中国画就是由各种形态的线条构成的,那么线描质  相似文献   

2.
南阳玉雕艺术既有北派的雄浑豪放,又有南派的婉约细腻,以技巧的灵活和色泽的显贵著称于世。南阳的玉雕艺术充分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画的"形""神""意""像""气""韵""理""法"等核心元素。本文以南阳玉雕作品为切入点,侧重从中国画的"形""神""意""像""气""韵""理""法"等核心元素入手,对南阳的玉雕艺术进行解读,从而阐释了南阳玉雕艺术对中国画的景仰和重构。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与鲜明民族特色的绘画形式。中国画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讲究用笔、用墨,使线、墨、色交相辉映,强调"意在笔前,画尽意在",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题材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相似文献   

4.
“墨韵”论     
中国画既要"有笔",又要"有墨"。所谓"有墨"就是要做到"墨韵"生动。通过水与墨的巧妙配合,运用正侧、顺逆、裹散,提按、疾徐、顿挫、柔摆,泼墨、破墨、积墨等不同笔锋、笔法和运墨法的变化,可以创造出浓、淡、干、湿、实、虚等极其丰富,千姿百态的墨象效果。这些不同的墨迹貌相产生不同的墨意感和墨律美,墨意感与墨律美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墨韵"。"墨韵"是中国画画家描绘客观物象形神和表达作者主观情思的一种强有力的绘画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5.
写意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它的艺术魅力,应从线条墨(色)造型的艺术魅力和布局、意境,象内与象外,物象的有形、无形与变形的艺术魅力及程式化的艺术魅力等去分析,画家要摆谮正继承与创新程式的关系,使写意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常盛不衰.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代表了东方民族特殊的艺术审美观念。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国画以线、墨为主,讲究笔法,追求"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在色彩上以墨为主,构图讲究气势,不受透视规律束缚。画家取景时,要步步移、面面观;要善于利用纸的空白,做到疏中有物、密而不闷。  相似文献   

7.
任何种类的绘画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现手段和物质材料,中国画的表现手段是以线条为主。我们在阐述中国绘画艺术的运笔、达意和运笔技法所含的画家个人特征时,都涉及到作为媒介的线条的问题。线条这一艺术媒介和艺术形式,关系着一般绘画作品的审美感,而对中国绘画来说,这一艺术形式的运用对造形、抒情具有重大意义,并且产生特别显著的审美效果。一关于绘画艺术中线条的起源,可以从我国古代有关记载中考察奴隶社会时期绘画艺术中线条的运用。《周礼·考工记》中曰“凡画绘之事,后素功。”“绘”指涂颜色,“画”指画线条。“画”与“绘”的区别,有…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是线条的艺术。笔墨在中国画上的意味表达是以线条为依托围绕线条进行的,千变万化都离不开线条。中国画的线条具有独立的精神意义。没有线条就不成其为中国画,没有线条就没有中国画家个人风格的形成。在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成为表达作者的意念、思想、感情的形式和手段,有了线条,中国画的艺术生命得以在此安顿,线条——是中国画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探讨     
刘淑贤 《成才之路》2012,(16):55-55
正现在有许多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什么是中国画。可见,中国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减弱了它的威力。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画呢,中国画又有哪些种类呢?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是我们的祖先在生活、生产斗争中创造的灿烂的文化艺术,是我国的文化宝藏。它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简称"国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按技法可分工笔、写意(大写意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笔墨谈赵竞笔墨是甲国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富有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属于中国画的形式美之一。中国画以笔墨为其表现基础,讲究笔墨是中国画的优良传统。笔和墨,本来是作画的工具材料。但由干高度发挥了这些工具材料的特有性能,使它转化为艺术的技巧,丰富了国画的表...  相似文献   

11.
绘画中最简单与最便捷的表现手法就是线条,从我国远古时期的象形绘画到顾恺之等名家的绘画艺术,都是通过线条的表现与拓展来构成的艺术生命力。可以说线条是艺术峰巅的支点与骨架,更是构成绘画美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画具有深厚的文化韵味与人文精神,主要以线条作为绘画造意的基础与方法,这来源于中国哲学中的"意"与"象"的深刻内涵。本文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线条美的特征与内涵进行分析,进而挖掘出绘画线条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经过历代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传统艺术文化,并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独树一帜,令世人惊叹。中国画是介于水墨和色彩之间的表现,它首先必须面对的就是如何对西方色彩观和中国传统墨与色的理解和运用。许多艺术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色彩大规模地进入了水墨画,打破了由宣纸、毛笔、水与墨构成的超稳定结构。处理好墨与色的关系是中国画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瑰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代表了东方民族特殊的艺术审美观念。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国画以线、墨为主,讲究笔法,追求"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在色彩上以墨为主,构图讲究气势,不受透视规律束缚。画家取景时,要步步移、面面观;要善于利用纸的空白,做到疏中有物、密而不闷。  相似文献   

14.
任何种类的绘画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现手段和物质材料,中国画的表现手段是以线条为主。我们在阐述中国绘画艺术的运笔、达意和运笔技法所含的画家个人特征时,都涉及到作为媒介的线条的问题。线条这一艺术媒介和艺术形式,关系着一般绘画作品的审美感,而对中国绘画来说,这一艺术形式的运用对造形、抒情具有重大意义,并且产生特别显著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5.
清代大家恽寿平说:“有笔有墨谓之面”。此语,意在强调研究笔法、墨法技巧于中国画之重要。“汇笔成阵,聚力为势”,是指从笔墨起,并将笔墨为点,组织为线,聚线成力,由力生场,一幅成功的中国画作品.一定有着成功的力场设计。本文结合本人的中国画创作经验,就笔势的运用、力场的设计究理求源,进行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画的色彩有其独立性。中国画在古代称之为"丹青",色彩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由于中国哲学、人文审美观念的影响,水墨画不断兴盛,色彩在中国画中尤其是意笔中国画中逐渐退居到了附属地位,"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成为意笔花鸟画用色的特殊规律。而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和宗炳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已具有几千年发展历史且久盛不衰的传统绘画。她不仅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无论在立意、造型、笔墨、色彩,还是在时空处理等方面,都有着自身完整的艺术体系。可谓东方线性造型艺术的旗帜。 任何一种绘画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无不与其使用的媒介和工具材料有关。作为中国画的媒介和材料是水、毛笔、黑墨和宣纸,所以,中国画技法主要是如何使用笔与墨通过水结合宣纸的特性去进行艺术表现的。笔墨便成了中国画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段。笔与墨之间,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作画时,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笔迹必须以墨色去显视,墨色必须随笔迹而出现,并且是“笔中蓄以墨趣,墨中蕴以笔情”。更具体地讲,就是浓墨中有干有湿,淡墨中有湿有干,反之,干笔中有浓有淡,湿笔中也有淡有浓。如果谈两者间有区别,那只是在其作用上:勾勤线条、皴擦、点厾笔为主;渲染、托晕,却以墨为主。真可谓“笔主形象之骨,墨主形象之肉”也。笔、墨融为一体,便铸成了“线”,以线造型,乃为中国画最基本的特征,从而确定了中国画为线性造型艺术之特性尔。 中国画的线与西方传统素描、速写所用的线有着本质的区别,决不能相提并论。西方有些画家也利用线塑造形象、传达感情,但他们的侧重点是在于用它来表现形  相似文献   

18.
用墨散论     
正书法本于笔,成于墨。历代书家在重视笔法的同时,也无不重视墨法。古人有"不知用笔,安知用墨""字字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等论述,正是说明墨法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地位。传统书论有"墨分五彩"之说,指的是"浓、淡、润、渴、白"。具体地说,即浓欲其活,淡欲其华,润可取妍,渴能取险,白知守墨。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画用线造型的历史悠久,历代白描作品风貌各异。白描人物画是指单用墨线勾勒形象的人物画形式,如唐代吴道子、北宋李公麟、元代赵孟等画家所作白描人物,扫却粉黛,淡毫轻墨,遒劲圆转,超然绝俗,被推为白描高手。唐宋时期,白描画这种艺术形式被广泛采用,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画的一个独立艺术种类,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白描人物画作品。文人画兴起以后,开始注重笔墨情趣,于是写意人物画盛行,但对线条的审美追求却丝毫没有减弱。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画作为国粹之一,以线条、水墨作为绘画基础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古代中国的画家们运用美学原理,在中国画艺术表现中充分地展示出他们对美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以中国画家的审美情趣为中心的中国画艺术表现形式及表现技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中国画博大精深,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在艺术鉴赏、创造、审美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