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第三章工笔人物画研究第一节工笔人物画的产生与发展概述我国远古时期的人物画,并没有什么工笔和写意的区别。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绘画材料的不断丰富,表现形式和技法愈来愈丰富,独立出许多画种,因此,技法风格产生了工笔画和意笔画。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历史最为悠久的画种,早在先民制作的岩壁画和彩陶纹样中,已初露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从写意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中发生、演变、兴衰的境遇中,探寻写意人物画的源流和深土,研讨中国人物画从内容到形式的写意性。从中国画写实传统埘人物嘶的滋养及其在现代的传承,从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并成为中国绘画的主流及其对现代人物画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从西方绘画因素和技法被引入和借鉴等等,分多个层面多个角度,论述中国写意人物画多向实验、探索和发展的状况;研究挖掘和开拓人物画教学和创作的多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工笔花鸟画既是花鸟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我国民族绘画中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技法的一门独立的画科,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花鸟画的技法形式亦在不断演变,尤其是现代工笔花鸟画,既有传统技法的特色,又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中一些形式因素.使其表现形式和风格更趋于多样化。对现代工笔花鸟画技法的探索、研究、总结是为了促进工笔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李娟 《考试周刊》2013,(7):16-17
工笔人物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画种之一,早在先民制作的岩壁画和彩陶纹样中初露端倪,至春秋战国已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中国传统工笔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严密的规范体系和鲜明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需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创造性,要有个人的绘画语言和独立风格,即能够在尊重客观对象、讲究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表现力。论文首先阐述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概述,并从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造型,创造范围,以及绘画语言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不断创新中国水墨人物画。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融汇着整个中华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和美学观的一门完整而独立的艺术体系。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表现形式和绘画技法。要掌握这门艺术,除需要对中国画的历史发展,形式风格,艺术规律有一个系统的把握之外,还要有熟练的笔墨功夫。对中小学美术教师的面授教学应采取一些与日校不同的措施,应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根据我们的实践,浅谈几点看法。1.突出重点,精讲多练国画在整个教学时间里占的比例很小,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  相似文献   

7.
李瑭 《现代教育》2014,(11):107-107
一、当代工笔重彩画的表现特点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除了与传统的绘画技法相结合外,还融入了其他国家的一些绘画技法,通过多种方法的结合,使当代重彩人物画的形式感更强,画面更有感染力和生命力。同时,当代工笔重彩人物画让画家更好地发挥出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能够表现出画面的张力,并能很好地体现出画面细腻的质感。绘画中的语言形态也体现了画家多面的特征,体现了画家自身的风格和独特的内涵。通过实践及教学,  相似文献   

8.
传统连环画对高校人物画教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环画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之一,时过境迁,虽然它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但是它的功能和价值是永恒的。从专业训练的角度看,连环画创作对绘画专业学生在技法、构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艺术表现力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考察当代中国人物画坛的名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早期都从事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连环画创作,为人物画的造型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下怎样传承和发展连环画,怎样在高校教学中贯穿连环画的课程训练,这为当代高校的人物画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画面基调清雅明朗,人物婉约飘逸,形神兼备,不仅借鉴明清仕女画积极有利的绘画因素来强化自身的表现风格,还在作品中将西画技法与中国人物绘画注重勾勒的传统结合起来,为当今工笔人物画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寻找一条符合时代精神的发展途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素材。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 ,凝聚了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以及技法、美学义蕴认识和展望 ,对日后继承和创新中国绘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形是一切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要素。本文把中国人物画的“形神论”置于历史发展的纵向坐标和中西绘画艺术交流的横向坐标中进行考察,进而探讨了当代中国人物画如何从传统中吸取营养,敞开胸怀去研究各种新的艺术流派的造型观念,使立足民族精神基石上的中国人物画不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2.
由于社会的发展、绘画的功能的变化,宋代人物画的表现题材逐渐增多,除表现宗教人物、宫廷生活外增加了对广大平民生活的表现力度。绘画从陵墓、宫观、殿堂、寺院进入私邸、商号、酒楼,便于张挂的卷轴画逐渐取代大型壁画,绘画的风格及表现技法也因题材的扩展而丰富起来。作为宋代人物画题材之一的风俗画也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直接影响了元明清插图画和年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藏传佛教不同风格的绘画是研究藏传佛教的历史、分布、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文对藏传佛教传统绘画的流派、传统绘画以及传统绘画基本技法进行了阐述。特别对藏传佛教绘画基本技法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土壤,递延出古老民族的人文精神,跳动着传统文化的思想脉搏,映射出传统信仰与人伦道德的文化缩影,传承了一个民族民俗民风的文化史。如何借鉴传统装饰图案的精髓,应用于当代工笔人物画,进一步融合古典工笔人物画的审美理念,不断发掘出工笔人物画的崭新领域,探寻其历史发展的新路径,有着异乎寻常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二)南北朝晚期至隋人物画的过渡风格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兴盛得力于绘画和雕塑形式的佛像;佛像雕塑、绘画发展也刺激了世俗人物画的发展。实际上,佛教与世俗的人物画及雕塑在发展过程中是相辅相成,大体同步。因此,考察南北朝晚期至隋人物画风(包括佛教及世俗)的特点,也可以使  相似文献   

16.
“花鸟画”在我国绘画中,是一门独立的画科。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包括花、树、石、鸟、兽、虫、鱼等。中国花鸟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画家不断地创新和探求,成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并产生了丰富多彩的风格和流派。花鸟画从表现技法上归纳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物画发展至两宋时已趋于成熟,该时期的人物画因其表现主题和题材范围的突破,绘画表现形式和技法的创新,人物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等细节的刻画,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洪宝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206+208-206,208
中国重彩画一直是民族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彩画在现代,从艺术取向,表现语言、绘画材料方面都有新的发展,高校的重彩画教学也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重彩画教学中技法练习课,学生对材料的熟悉和对技法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绘画创作的效果。重彩技法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尝试寻找自己的个性表达,并且让学生在技法练习的过程和课程的最后进行小结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课型 技法课 课时 二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介绍工笔人物画及绘画步骤,点出线造型的美,学生练习勾出线描稿。 教材分析:中国美术历史悠久,人物画成就璀璨,技法多样,学生无法在两个课时内掌握其精髓。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使学生理解、欣赏、感受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精美及其作画过程,而不是以“画”为主进行专业训练。 教学目的 1.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尤其是工笔人物画的有关知识。 2.使学生初步了解工笔人物画的基本绘画步骤。 3.使学生感受到线造型的美及其所反映的传统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画种。关于对造型的认识,水墨写意人物画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随着西方绘画的引进,中国绘画在绘画造型观念上产生改变,西方绘画的造型艺术与中国绘画造型方法相融合,丰富了中国画的画面效果。这种造型观念的改变,使中国画坛上出现了不同的绘画风格。水墨人物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优秀成分,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