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前人一直在强调刀法表现笔法之论,但篆刻毕竟不同于书法,篆刻除了具有一定书法属性外,还具有美术等其它多种属性,从而共同构成了篆刻艺术的独立品格。篆刻独特的艺术语言是以秦汉古印为基础的,古印中靠自然因素而形成的斑驳朦胧之美,已是表现篆刻特殊金石意味的重要内容。后世的篆刻创作中,在印面上创造这种斑驳朦胧的效果,以表现古印中的金石之气,实际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而制造这种效果,单靠固有的  相似文献   

2.
方介堪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郑逸梅曾评价:"由刻而书,由书而画,由画而诗,遂成才多艺之人".他擅长篆刻、书法、绘画,尤精篆刻.治印初法赵之琛、徐三庚,后转宗吴让之.对印章文字断代和分类特别擅长.他的篆刻刀法娴熟,创作印章以多、快、好出名.据说,他一天可刻三十余方工稳类印章,且不需打稿.20世纪30年代以后,他精研汉印,以典雅整饬汉玉印和细圆朱饮誉印坛,被郭沫若称为"已达炉火纯青之境".  相似文献   

3.
正刀法是篆刻的表现,书法意味是其内涵。重刀法技巧表现者,明代朱简谓之能品;而重内涵轻表现者,谓之妙品。只有刀笔浑融无迹可寻者,方为神品。而夸张刀法成病态者,是破坏笔法的外道;单纯追求镂刻技术者,是丧失笔法的庸工。刀法,具体言之是用刀的方法。当然,这种用刀之法是具有一定书法属性的,不是单纯工艺性的。在长期篆刻用刀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刀法程式,并由这不同程式的刀法创造出不同艺术效果的印面线条,传达出不同特点的"笔意"。篆刻创作,是用以刀刻  相似文献   

4.
晚清篆刻家赵之谦从流派兴亡的高度对称雄于印坛的浙派和皖派的消极方面,特别是皖派吴让之的创作模式进行了批判;赵之谦将篆刻文字的取法对象引向古代印章之外的金石文字,形成了“印外求印”的印学理论;赵之谦创作综合了两派创作方法上的精华,达到刀法和篆法的有机结合,创造出静穆稳健的篆刻艺术风格,为晚清文人篆刻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篆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其要素有三:一曰篆法,二曰章法,三曰刀法。"印眼法"属章法的范畴,是诸多章法中的一法。所谓印眼法,就是在印面上突然出现一个方块、三角形或一个圆点(当然方块、三角形、圆点的形成,要符合篆字的结构,‘变眼’要巧、要活),十分刺激跳眼,引人注目,犹似万里蓝  相似文献   

6.
正许容在《说篆》中云:"夫刻印之道,有文法、章法、笔法、刀法……各朝之印,当宗各朝之体,不可混杂其文,改更其篆。"沈野在《印谈》中,也表明了刀法、章法、字法在篆刻创作中的重要性。可见,篆法、章法、刀法在篆刻创作中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可称为篆刻创  相似文献   

7.
正大多数人都是从学习汉印开始走进篆刻世界的。汉印是经典,但汉印仅仅是篆刻世界里的一种印式。相对而言,古玺在章法上更加活泼自由,在字法上更加多变,其刀法具有更多待探索的空间,创作过程也更能抒发情感。通过一方方姿态万千又奇谲恣肆的古玺,  相似文献   

8.
范欣竹 《成才之路》2009,(28):87-88
一、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古代的印章注重的是结构匀称、协调、实用.而现代的篆刻,着力表现的是艺术的自我,张扬个性.创造不同的环境.调动不同的情绪,篆刻家追求的是个性的张扬,讲究的是视觉的动态美。因此在章法上,现代篆刻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在刀法、篆法、章法、审美趣味上有很大的突破。传统篆刻艺术,不饰张扬。素面朝天,注重内在之美,现代艺术则以心灵的体会和自觉的个性张扬为基础,注重外在之趣。在一方印中。它应该既有豪壮飘逸的书体。又有美观悦目的构图。更要有刀法生动的刻韵。同样的,刀法能够表现出印章的笔墨效果。前人对刀法的理解非常慎重.以刀法分派别。而现代的篆刻家在刀法上却推陈出新,创作写意淋漓尽致。所谓说.有什么样的章法设计。就要用什么样的刀法来表现。稳、准、狠地大胆落刀.是当代的篆刻中最常见的技法特征。例如,铁线篆。  相似文献   

9.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篆刻方面的教育,对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对启迪大学生的智慧、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大学生了解和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等都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进行篆刻教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意在讲述理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让学生学会写印稿、印稿上石和运用刀法,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篆刻浅说     
篆刻是我们华夏民族独特的抽象的线条艺术,在方寸之间表现人的心迹、意气。篆刻要有书法基础,学篆刻的第一步就是要学篆法,这是篆刻的基本功之一。治一枚印,首先要设计好印稿,根据不同印文内容,字数的多少和印材形状,选择不同的字体,作一番摆布,处理好虚实、疏密、巧拙、离合、粗细、屈伸的搭配。篆刻艺术的最大特点,体现在刀上面。用刀表现笔的抑扬顿挫、轻重疾徐。篆刻的艺术美,是刻出来的,多种刀法,效果不同。一般来说,冲刀挺劲外露。切刀沉着内含,侧刀犀利,正刀浑厚。正刀,刻痕两面  相似文献   

11.
齐白石朱文篆刻在结构体势上与白文相同,但在刀法上有所区别。其白文篆刻用一刀即可刻出一面光洁,一面斑驳的线条,而朱文篆刻就必须用两刀才能做到。白石先生刻朱文的方法是一刀背向线条下刀,使线条一边光洁,另一边则对著线条下刀,使其参差不齐。在布局上,白石先生不做均匀整齐的安排,而是通过疏密的对比与错落来突出印面的动感及力度。如「齐大」两字一高一低。「劭平」重心上移,留出下面大片空白,这些都体现出白石先生的别具匠心之处。  相似文献   

12.
正印章和字画是古玩中最难鉴别的。收藏印章,有人是以石为主,有人是以印为主,二者皆可。要想收藏到一方好印,印章老、名家刻是首选。当然,章石的好坏,也是考虑的因素之一。鉴别字画要懂得笔墨功夫,鉴别印章要识别篆法、刀法、章法、时代流派、书法功底等等。藏印,主要应从篆刻艺术考量。一个收藏印章的人,对书法艺术要有精深的研究,否则很难对篆刻的好坏有  相似文献   

13.
临摹汉印是学习篆刻艺术的入门途径。通过学习缪篆文字,养成入印文字规范的良好习惯;学习汉印的章法,营造平衡稳定的印面;训练严谨的规矩,蒙养博大的气象;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临摹前应当有一些必要的刀法训练;最好是在临摹的阶段,就直接在印面上作反书印稿的训练;要重视形似,重视规矩与法度。临摹的对象选择平正工稳、清晰完整的汉印作品为好;多读、多写比临刻汉印更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自东汉蔡邕提出疾涩的概念以来,疾涩就贯穿于书法、篆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之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运用与表现。篆刻艺术中的"疾"表现为冲刀法,"涩"表现为切刀法,疾涩则表现为冲、切刀法的结合。刻刀与印石的摩擦影响着篆刻艺术疾涩法的表现,疾涩互用可克服单独使用疾或涩所出现的弊病。疾涩通过使用刻刀的节节顿挫将刀力注入印石的点画线条之中,使点画线条挺拔有力并且节奏变化较  相似文献   

15.
吴让之作为晚清四大家之首,其篆刻对其他三家——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产生了深远影响。吴让之的篆刻刀法以冲刀为主,披削结合;篆法以小篆入印,方中寓圆;章法形式多样,稳中求险;边款则独具匠心,行草篆隶皆能用之。学习吴让之对篆刻的独特理解,能对取法吴让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艺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其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根据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宜的形式.而唐、宋时期是印章艺术向篆刻艺术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到了明清两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流派纷呈.在当代,篆刻刀法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刀法...  相似文献   

17.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相结合,用印章特定形式表现的一门艺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其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根据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出相宜的形式。而唐、宋时期是印章艺术向篆刻艺术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到了明清两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流派纷呈。在当代,篆刻刀法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刀法的视觉冲击力不断被强化。  相似文献   

18.
正印章是书法、章法、刀法相结合的艺术。书法是篆刻的前提,篆刻是书法的继续,所以,懂刀法、懂书法,对刻好印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印章是由一个或更多的文字组成的印文,每个字的结体都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有长有短,有多有少,有正有斜,有收有放,有藏有露,处理得当与否是大不一样的。如果你掌握了每个字的书写技巧和点画之间结体的变化,安排一方印章相对来讲就容易得  相似文献   

19.
刀法与笔意,在篆刻创作中是一个两难选择,但也是辩证统一的。吴吕硕的篆刻创作,时时流露出笔意,某些印章又见刀法意趣,面目多变。  相似文献   

20.
印章起源于商代,盛行于秦汉,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刻印又名治印,多出篆字,故又名篆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之一。印章和书画作品密切相关,它不仅起凭信作用,还在经营位置、布局轻重、虚实上起平衡、点缀作用,使诗、书、画、印有机地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成为珠联壁合的艺术珍品。一方印章在“方寸天地”里,能表现“气象万千”的艺术境界,这是因为篆刻艺术是汇书法、刀法、章法牙一炉的综合艺术。作者经过精心设计、刻意制作,在印面上表现出书法的笔意和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