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三、临帖问题常有人问,入手时或某个阶段宜临什么帖?又常问你看我临什么帖好?或问我学哪一体好?再或问为什么要临帖?更常有人问我怎么总临不像?问题很多。据我个人的理解,在此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临碑帖是入门 临帖,要求先"入帖",然后"出帖"."入"就是把所临碑帖的书法,真正学到手,达到形神兼备;"出"就是从原学碑帖中脱化而出,创立自己的独特风格.作为一个书法家来说,"入帖"并不是目的,这只是一种掌握书法艺术技巧所必经的途径,"出"帖才是目的.  相似文献   

3.
谈谈临摹     
我国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学字方法是临摹。要想把字写好,临摹是条必由之路。“木受绳则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园。临摹,就是使中学生循序渐进地、初步掌握书写工具和了解写字规律入门的好方法。临摹,是指“临”和“摹”两个方面。“临”就是一边看着所学字帖范本,一边临写。“摹”有几种方法,通常是说先从字帖范本里双钩,然后填实。现在不少人把“临”和“摹”视为一事,也未尝不可。“临”可分“对帖临”和“背帖临”两种。先说“对帖临”。  相似文献   

4.
书法是有一定法则的。欲学书法,先必临帖,临帖就要先“入帖”后“出帖”。所谓“入帖”,就是把所临碑帖的书法真正学到手,达到神形兼备,所谓“出帖”,就是从原学碑帖中脱化而出。诚然,古代碑帖浩如烟海,初学书者,必须选择对味口、对路子的、且比较规范的范本,这样既便于学习,又易于掌握。然后由老师给学生认真分析范本的艺术特点之所在,从而找出结字框架、用笔规律。在进行示范时要求学生做到手、眼、心并用,神情专注,物我两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课标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是粗知文章大意,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一、"以学定教",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陈老师的课堂上,笔者看到了老师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学知识的方法和技能。比如,在学生讨论交流后,她问:谁来说说你从这些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是:要重视学生的动口说理提问、动手书写和动手操作,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要引导他们不单是"学会",并且"会学"。这正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的:"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的教,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知识,而不是教学生"是",还是"不是","要这样"或"不要这样"。学相声讲究的是"学""说""斗""唱",而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在"趣""说""写""作""问"几个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为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与习惯。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自己方面来讲的,是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学生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相似文献   

8.
同学们,如果你想学好书法,那你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选帖。帖是什么?是学习书法的范本。学书法可以不拜师,但不能不临帖。帖就是不说话的老师。择(zé)师不可不慎,选帖也非常重要。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地理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少真正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那么,在新课程的今天,如何改变这种"闷课"现象,打造魅力课堂?  相似文献   

10.
很怕被人问到现在学的是什么专业,因为一旦回答"新闻学",别人就会立刻问道:"新闻学还有研究生?你们学的什么呀?新闻有什么好研究的?"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倒不是因为我不知道我自己学的是什么,研究的是什么,而是我觉得对一个外行人讲述这个专业性质的问题实在是一件很费神费力的事情。于是每每有人问到这类问题时,我总是用"一个专业有一个专业的特点,这个很复杂,你不明白是很正常的,毕竟你不是学这个的"来敷衍了事。然而,闲下来以后,自己仔细想想觉得有必要向非新闻专业的人们说些什么,也正好与  相似文献   

11.
不敢     
<正>有一天,子路问孔子:"您和我,谁比较适合带兵打仗?"孔子指着自己答:"我适合。"子路反问道:"您不是常说我很勇敢吗?"孔子说:"可我不仅勇敢,而且还勇于不敢呀!"孔子的"勇于不敢",它的深层含义就是人心中要有所敬畏,敬畏良心、敬畏天理、敬畏法度,不可越线,要自警自省,守住做人的本色。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学书法,临的是古人的碑帖,碑帖上许多字是繁体字,除了要写好这些字,还要学会识记这些字。一天,一位同学指着隶书字帖上的一个"土"字问我"老师,土  相似文献   

13.
描红,是儿童练学书法"初级阶段"的招式.通行的方法是用一张薄纸蒙在上面,"亦笔亦趋",待得"知其大概"后,便让他们临摹了,如果想在书法上有点名堂的话,习书者还必须脱离字帖,这样才能逐渐创造出自己的风格来.倘若老于"描红",或一味地仿临他人字体,则必"死于前人书下".这其实讲的就是书法界"入帖"与"出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白开水     
生活像什么?很多人都这样问过老师、朋友或自己。如果问生活是怎么样的?有人会说"生活是幸福的",有人会说"生活是残酷的",也有人会说"生活是平淡的"。那么,生活到底像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为自己喝彩     
我常为别人喝彩,一次,有人问我:"你为自己快乐吗?你为自己喝彩吗?"这一问,将我的思绪带回到四年级时的一件事情中……  相似文献   

16.
李艳升 《甘肃教育》2014,(15):66-66
正素质教育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去思索、去求知。而在学生"我要学"的过程中,不可缺少教师正确的"导"。这一过程中的"导",既不是越俎代庖,也不是放任自流,而应该是"引而不发"。具体而言,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的"导",应该做到  相似文献   

17.
凌锋 《地理教育》2012,(9):10-11
长期以来,地理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少真正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那么,在新课程的今天,如何改变这种"闷课"现象,打造魅力课堂?一、把握时机——打造魅力课堂"节拍器"  相似文献   

18.
<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所谓的"钱学森之问"不是问大学,而是问社会,我想钱学森本人心里也很明白。有人说现在高考是"一考定终身",要多考几次才公平。其实,高考的"一考"是定不了终身的。少数人认为自己考得不理想,或者发挥得不好,或者的确还有差距,完全可以下一次再考。而且如果认为自己不适合上大学,或者一时考不上大学,为什么不能选择其他出路呢?如果社会本身是健全的,高  相似文献   

19.
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插图"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第127页),实际上并不是《兰亭集序》,而是《十七帖》里面的《足下今年政七十帖》.(此帖也收在南宋汇刻的丛帖《兰亭续帖》内,《兰亭续帖》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无关.)那么《兰亭集序》和《十七帖》是怎么回事呢?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不但文字优美,而且书法艺术成就极高,一般作为文章来读题目便叫作《兰亭集序》.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则称《兰亭帖》(或《兰亭序帖》),也称《禊帖》."禊"是"修禊事也"的"禊",本字应读xì.《兰亭集序》里面提到的"修稧(禊)事"是  相似文献   

20.
刘墉 《高中生之友》2014,(Z2):49-50
正带女儿去看《泰坦尼克号》,看完,她的眼睛、鼻子都红了。"你掉眼泪了,对不对?"我问她。她点了点头。"那女主角漂亮吗?"我又问,"你欣赏她吗?""漂亮、欣赏!"她很简短地答。"她乖不乖?是不是好女生呢?"我再问,"你要不要学她?"小丫头想了想,摇头:"不乖,不是好女生。我不要学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