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李先宪书友的行书中堂气息清雅,行气流畅,字形变化自然,用笔果断,线条点画流畅飞动,足见作者畅快自足的书写状态。从整体气息上讲,此作格调不俗,来不看以,功结夫字卖率弄真为能,追求自然畅快。从其结字和用笔方面结(结)、(庐)"二字。用笔不以技法表自然,如开篇"了书写的流处不做过分修饰,增加现为重点,起收笔及转折畅性。此作美中不足之处在于个别字草法不够规范,比如"需要进一步严谨规(远)""(还)"二字,草书和字法范,以免影响全篇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第十讲结字虽然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在楼兰简纸文书书法学习中,构字法则同样重要。尽管这些资料书写时间不同、书手众多、书体多样,但对它们分类整理后,我们仍然会受到许多启发。结字特征受书体影响,隶意重的字多宽扁形,章草多横势,今草多纵势,行书变化最丰富。因为书写习惯和审美取向不同,同一书体在不同书手笔下,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所以,楼兰简纸文书的结字是多样的、复杂的。要之,在于求同存异,能于共性之中规范法则,能于个性  相似文献   

3.
正唐戈非先生的临毛主席诗作行草书,有毛体气象,值得肯定的是,用墨比较自如,整个章法也自然大气,总体书写感觉是好的。应注意的方面有:一是点画欠扎实。用笔上还没有熟练掌握调锋能力,点画是抹出来的,用笔技法还有待加强。如"飞(飛)""生""松"等字。二是字法上不准确。毛主席写字,虽大小放胆错落,但均合古法。这件作品中"色""飞""从(從)"等字的书写不够到位。三是款字不够和谐,如"壬辰岁(歲)"的书写,没有毛体特点。  相似文献   

4.
"匚"这类上左下三面半包围结构在现代汉字书写体系中,笔顺基本上为先上横,次内部,最后竖折"∟"。但在近代汉字书写体系中,根据内部部件的特征,其笔顺面貌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内部部件独立成字,且与边框"匚"不相接,则先上横;另一类是内部部件不能独立成字,且与外框"匚"相接,笔顺就是先左竖。第一类的字例较多,如"匡/區/匹"等,第二类的字例主要以"臣"作为代表例字。对这类包围结构的笔顺面貌进行分析,发现异同并分属归类,为汉字书写规范化提供参考,为笔顺规则提供更多的纵向线索。  相似文献   

5.
正樊暑仁书友此幅作品为隶书七言绝句,全篇笔画厚重,字形宽博舒展,隶书的笔画特征表现明确。由此可见,作者能够较为准确地掌握隶书的用笔、结字等基本特征。从线条点画的形态和质感来看,作者书写速度较慢,线条略显凝滞,不够生动。笔画起笔的藏锋运用不够充分,因此,笔画起笔处形态稍显随意,如"天"字的横画起笔形态略像楷书。通篇来看,结字较为规整,只是个别字形处理有失协调,如"方""塘"等字,结构不够稳定。另,作品中"徘徊"的"徊"字,不应写作"洄"。  相似文献   

6.
正小朋友们,纵向结构是指上下结构和上中下结构。在书写这类字时,仍要把握"方块形"特点,可适度偏长。上下平分结构这类字上、下部分形状大体相同,高度基本相等。上、下大致平分空间。字例书写要领竖:厚重。  相似文献   

7.
正拟(擬):由于在蜀素这种少用的材料上书写,即使是米芾这个书艺高超的大家也小心翼翼,不敢马虎,故而用笔沉实,字也明显厚重一些,这个特点一直到拟古的第二首中间部分还在延续着。先看"拟"这个字——起笔虽露锋但是用笔稍重,再加重至短横收笔处轻提上行,先重后轻顺势写出竖钩,再顺笔藏锋  相似文献   

8.
正第九讲独体字汉字的多样性构字法是书法成为艺术的前提,加之毛笔书写手段的丰富性,为历代书家多样的审美追求提供了空间。《石门铭》书者王远深悟此中妙理。其书法,用笔丰富,结字多有变化,足为后世取法。以下据构字法则,先从独体字开始,对《石门铭》的结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沈根度书友的草书中堂,书写毛主席的七言律诗《长征》。作者自始至终一笔不苟,用笔精到,结字在端庄中有大小变化,章法比较和谐。偶有几个小瑕疵,如"闲(闲)"错写成了"间"字、"难(难)"字越出章法的边缘而略显不协调、落款太拘谨等,但仍不失为一件整体感较强的作品。作者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草书字势的欹正相间与"行气线"的摆动照应。字势的欹正相间,是指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字如其人",意思是说从书写的习惯特点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情和品行。但仔细考察历史,我发现"字如其人"是妄言。  相似文献   

11.
正傅山(1607-1684),明清之际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山西阳曲(今山西太原市郊)人。傅山通晓经史、诸子、释老之学,著有《霜红龛集》40卷。他长于书画,精鉴赏,并开清代金石学之源。此幅楷书楹联"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是一幅具有颜字风神的六言楷书力作。从作品来看,作者将颜字的  相似文献   

12.
正林宜辉先生的草书作品,点画遒媚劲健,书写一任自然,这是一个书家进入一定书写状态后所达到的意趣。其中,不乏精美之字,如"步、中、年、看、蕾、拂、人、报"等字。第三行以后书写状态越来越好,以落款状态为最佳。不足之处是缺乏古法。作者临帖似乎较少,手下个人习气较重,作品中也出现了个别字法不准确的问题,如"悠、息"字中的"心"字底不够准确。作品有黄庭坚意趣,作者不妨在黄草上研习一下,效果可能会更好。林朝镛先生的陶渊明诗书作,有"二王"气息,用笔比较  相似文献   

13.
当前,许多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水平都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其一是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普及,直接削弱了中小学生写字的强度;其二是当前能够承担写字课程教师缺乏。笔者认为要破解这一难题,让学习者体会结字美至关重要。其中,均衡匀称是结字美的基础,协调稳当是结字美的关键,尤其要注意主次分明、偏侧适度、均衡对称、收展有度的把握,形神兼备是结字美的终极目标。当对结字美有了深刻体会,就会对汉字书写产生兴趣,书写水平提高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相似文献   

14.
周洪鹏先生的大篆书作,篆法正确,书写一任自然,笔墨性情很好,落款也比较大气,总体上是件好作品。但个别线条不太精到,个别结字不太严谨。如风、无、穷字,都比较宽松,聚在一起显堵。建议作者参照一下王友谊大篆作品,着力在钟鼎文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5.
正郑征健书友的对联以欧阳询楷书为师法对象,基本掌握了欧楷的用笔、结字等基本技法。从书写效果看,作者在欧体方面的学习时间还较短,有些问题还比较明显。比如,用笔太注重方刻效果,导致很多笔画的起收笔和转折处过于生硬;结字还不熟练,有重心不稳——"泉"字  相似文献   

16.
贾锟先生的《香山诗》书作,下笔果断,书写性强,有些字如“香、步”等字写得还是不错的,用印也较好。从整体来看,作者似有较长的书写历史。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一是草法不准确。草书的法度非常严谨,稍有不慎很容易把字写错。这件作品中有几个字写得不合草法,如“花、里、都、争、头(头)”字。二是字法上形成了不良习气。如“托、云(云)、百、花、南、都”等字起笔较重,收笔较轻。三是章法上过匀。前两行字较小,后两行字较大,并且布如算子,没有变化。建议作者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字帖靠住临一段时间,写作品时可以先集字,使作品帖的面目强化一下。然后由少到多地不断集字书写,直到能变通处理作品中所有的单字,使之形神能与帖接近或风格上与帖接近。  相似文献   

1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写字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写字习惯,而低年级是学生形成良好书写习惯的关键期。我根据低段孩子不良书写习惯的现状,分析原因,在"趣"字上想办法,在"练"字上做文章,在"评"字上求多样,让"写好字"成为一种习惯。  相似文献   

18.
一听写词语,回顾内容,打开快乐学习之门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现在进行听写练习,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书写,其他同学拿出练习本。老师每次报两个词,你们先认真倾听,然后工整书写,注意写字姿势。(生书写词语:蝴蝶、草帽、韭菜、谷穗、铲地、瞎闹)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同学在黑板上的书写是否正确。(师生评价,特别强调"帽"字的写法)师:大家对照大屏幕检查,写对了给自己画个五角  相似文献   

19.
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书写汉字.教师应深入浅出地告诉学生书写汉字的一些常识.一、笔画的?晚、脾等字,是竖撇相连的字,不能把一长撇写成两笔,麦、敖、傲等字是竖撇分开的字,不能把竖撇连成一笔.二、偏旁的书写:如松、柏、桃等字的"木"旁,特、牧、牡等字的"牛"旁,耕、耘、耙等字的"耒"旁,籼、籽、粉、料等字的"米"旁,都没有钩,只有提手旁才有钩.三、横的长与短:如"辛"字是中间的一横长,"幸"字是第二、第四横长;麦、青、毒、责等凡是有三横的字都是中国的一横短,底下的一横长.  相似文献   

20.
正王月明书友的《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行草条幅,整体气息流畅自然,章法布局疏朗,线条沉稳,墨色富于变化,润燥兼施。草书作品贵在作者情绪的表达和意蕴的表现,因此往往书写速度较快。这不仅需要熟练的笔墨技法,而且更需要准确和熟练地运用草书字法。此作不足之处在于个别字的草法不够规范,如"月下沉吟久不归"的"下"字,容易误为"小"或"不"字。另,"净如练"误为"静如练"。综上,希望作者在书写过程中注意用字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